※ 引述《roger214 (我想去流浪)》之銘言:
: 明代因為明成祖朱隸得位不正的關係,造反得位,怕後世子孫也來這套,所以對
: 儲君以外的子嗣都是年紀到了就打發出去開府就藩,而且嚴令不准參與政事、軍
: 權。
: 結果就是這些朱氏子孫幾乎全都紈褲化,當然,還是有少數如寧王這種的,不過
: 整體來看,明朝皇室的整頓很成功。
政治上整頓很成功沒錯,完全剝奪宗室政治權力,使之完全不會危及大宗。
說穿了就是為了鞏固皇權,縱使會拖垮地方政府的財政,縱使在地方僭越奢華橫徵暴斂。
所以流寇所到之處,在搜殺富家大戶之前總會盡殺諸王、宗室,
甚至「不妄殺人,惟宗室無得免者。」
不讀清官修的明史,ok,介紹你讀
顧炎武《明季實錄》、吳偉業《綏寇紀略》、
戴笠《懷陵流寇始終錄》、郭影秋《李定國紀年》
多讀點書,共勉之。
: 至於滿清,在政治制度上,其實我覺得是大倒退。從皇太極開始,多爾袞、順治
: 、康熙口上說滿漢一家,卻是一直致力於假儒家之名,行滿人一家之實,漢人不
: 過是奴隸。
: 正因為這種骨子裡的輕視,導致滿人包括康熙對明朝政體優秀性的否定,加上北
: 方遊牧民族的思維,所以康熙一直沒有有效處理儲位的問題,才會讓明代幾乎沒
: 發生的問題,清代再度重現。
: 而滿清一朝,相權的消失,導致士大夫跟本無力制衡皇權,更加重了這個問題的
: 嚴重性。
: 對比康熙跟唐太宗,皇位問題幾乎如出一轍,就知道滿清一代制度上倒退多年了
: ,甚至比漢唐更不如。
: 中國的政治智慧,其實最終體現在明朝,並不是在清。康熙或者算得上一代英主
: ,但他一樣解決不了爭嗣的問題。所以在整體評價來說,滿清遠不如明,這根本
: 就在於立國的幾個滿清皇帝之私,尤其是康熙。
: 說直接點,在明朝,你我是漢人讀書,你我是人。在滿清,你我是漢人讀書,就
: 是奴才。
這...「臣」這個字意義即是奴隸,甚至俘虜。
《尚書.費誓》:「臣妾逋逃。」 孔安國傳:「役人賤者,男曰臣,女曰妾。」
《禮記.少儀》:「臣則左之。」鄭玄注:「臣,謂囚俘。」
「臣僕」就明白了,僕即奴僕。
「奴才」跟「臣」同等,差在奴才是滿語漢譯,自以為臣比奴高級嗎?
介紹你讀王鍾翰、劉師小萌的著作。 多讀點書吧,共勉之。
明制的優異處不只沒被否定,反而保留延續為清制,
各級中央/地方機關的建置敘述幾乎全都是「沿明制」,
介紹你讀《大清會典》、《清朝通典》
相權,形式上明就廢了別推諉,實質上繼續存續,
順治尚有議政王大臣,康熙後即回歸內閣大學士兼六部尚書,
雍乾後增加一個條件:軍機大臣大學士兼尚書。
而首輔所兼尚書從明的吏部尚書移轉為戶吏二部,
「相」一直都存在,清代體現在七八成的奏摺、題本都「交部議奏」「該部知道」
除了雍正,皇帝親自過問親自決斷的事情不多,大學士管刑部者的票擬更一直存在
軍機大臣部院的權力在清末反而高,慈禧主政時政令出於軍機處的比例有所提高。
康熙朝爭嗣問題不僅是爭嗣,它是黨爭的另一形式。
明代黨爭之禍,爭到皇帝不管,到崇禎還無能為力,
在清代皇帝及儒士學者認知為明亡主因之一,故歷朝都力求派系平衡。
從順治扶持內三院、立輔政大臣,到康熙除鰲拜、處理明索黨爭,
乾隆用文字獄處理張鄂兩黨,至嘉慶除和珅,都不脫壓抑突出的一方派系,
康熙尤其恨惡黨爭,於是當康熙末年爭繼的皇子勾結中外官員各擁其黨時,
他才會如此痛心。
嫡長制之敗筆即是不選賢能,康熙立太子就想走漢唐舊制,但是證明太子有問題,
為了國家就必須宣告嫡長制不堪行,滿洲不立嫡的舊俗反而優越。
分不分封在順治也討論過,明藩王在地方的問題清人也看得很清楚,
於是綁在京師就近約束,
又因坐領爵俸不效力實在無理,故入八分公以上宗室爵都必須在京當差。
無非是對明制的改革。
一句「我覺得是大倒退」「大開歷史倒車」,還真輕鬆。
: 看看滿清自己的滿人怎麼定義的,一般漢人又是怎麼被對待的,即使到清末,漢
: 人掌實權的不少,滿人又是怎麼對漢人不滿,甚至不公平對待的?
: 至於說到百姓生活,自己看看:http://tieba.baidu.com/p/813673495
清末漢民籍高官掌實權不少,庚子之後派系幾乎完全失衡,李鴻章為首
故主政者漸次拉抬一個旗人少壯派以制衡。
有錯嗎?這策略失敗時就是袁世凱坐上內閣總理之時,結果擺明了。
把派系問題簡化到只有滿人漢人,把官員想像得太無聊了 把官員智商低估了?
百姓生活啊...
這篇引文,隨手摘兩條,把沒引出的上下文用黃字標出:
1.杭州「人無擔石之儲,然亦不以儲蓄為意,即輿夫僕隸奔勞終日,夜則歸市肴酒,
夫婦團醉而後已,明日又別為計。故一日不可有病,不可有飢,不可有兵,
有則無自存之策。」
2.順天「薄骨肉而重交游,厭老成而尚新銳。以燕游為佳致,以飲博為本業。
家無擔石,而飲食服御擬與巨室;囊若垂罄,而典妻鬻子以佛進香;甚者遺骸未收,
樹幡疊鼓,飯僧動費百千,貧家亦強為之。風會之趨,人情之化,始未嘗不樸茂,
而後漸以漓,其變猶江河其流,殆益甚焉。」
其他專敘士人上流生活的就不必提了。
是的,晚明江南嚴重奢侈風氣,地方志甚至士人筆記(如《續見聞雜記》)
可看到你最喜愛的士大夫非常不喜歡這些所謂的「百姓生活」,
大力抨擊此風不可長,對窮人敘述也沒偏廢。
該文全是江南、順天這種古代天龍國,其他地方如歙縣,
萬曆《歙志.風土》:「正德末嘉靖初,則稍異矣。商賈既多,土田不重。
操貲交接,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毀。東家已富,西家自貧。高下失均,
錙銖共競。互相凌奪,各自張皇。於是詐偽萌矣,訐爭起矣,紛華染矣,靡汰臻矣。
…迄今三十餘年則迥異矣,富者百人而一,貧者十人而九,貧者既不能敵富,
少者反可以制多。金令司天,錢神卓地。貪婪罔極,骨肉相殘。」
貧富差距點出一般大眾過什麼生活。這在清中葉之後產生同樣症狀。
地方志不斷章取義的原文,自己查詢,自己看看:
http://res4.nlc.gov.cn/home/index.trs?channelid=8
外加介紹你讀 卜正民《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
清代民間商業活力,介紹你讀
吳滔《清代江南市鎮與農村關繫的空間透視》
劉石吉《清代江南商品經濟的發展與市鎮的興起》
邱澎生《十八十九世紀蘇州城的新興工商業團體》《明清中國的商業法律》
多讀點書,共勉之。
: 還有,任何制度都有好有壞,滿清把明朝寫的爛來襯托自己好很正常,可是仔細
: 想想滿清那麼好,為何不但朝廷科學未前,連民間活力都消失了?明代被寫的爛
: ,可是卻發展出火槍營、紅衣大砲出來,雖說因為士族壓迫,農工商被輕賤,但
: 可查的史料,民間的發明活力卻遠勝滿清一代?
: 最無可辯駁的一點是,你找一個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不補缺,卻還可以維持的朝代
: 出來,為何萬曆爛成這樣卻還是沒倒?不外因為政治制度優秀。
: 明朝士大夫雖說譁眾取寵,好邀令名,偽君子多,但敢死的也多,滿清一代,漢
: 儒敢死的幾個?滿清一代,儒家士大夫卻是諂媚的更加更噁心。
乾隆第一次征準噶爾時,清軍每100人中鳥槍手75名 用永勝威字號鳥槍及鑽布喇槍、
砲手5名 攜帶新鑄威遠砲一位。
科學未前?槍砲?
清代軍事火器的改良與發明,介紹你讀黃一農院士的著作
清代繼續發展明代以來輿圖測繪技術,介紹你讀李孝聰、林天人的著作
清代陶瓷技術成就,去故宮看展覽解說就好。
如果科學的內涵只剩下槍砲好問,根本是瞧不起科學。
萬曆朝不上朝不補缺而不倒,因「一人領數職,在外巡按率不得代」,
也就是原任不得交接只好一直做下去,地方官萬一真正沒人,
對地方一州一縣而言就僅是無政府狀態,所以「職業盡弛、上下解體」
這代表中央朝廷要馬上倒?
中華民國總統遇缺不補,讓老蔣做N任不也沒倒嗎?不知跟制度優秀有何因果關係。
而「大選急選官及四方教職積數千人,久滯都下,時攀執政輿哀訴」
時人也懂這是制度上不該出現的情形,拿來說嘴?
清儒不敢死?真敢講...
何瑜文章統計單在咸豐元年至六年,七品以上文職殉國372人,含督撫藩臬63人,
民初殉死數量確實不及宋明,概因
1.在北京政府任職不牴觸忠清 2.早年多習新學 3.對目的認知歧異 4.滿洲仍有立國希望
介紹你讀 林師志宏《民國乃敵國也》
顧炎武《明季實錄》迎降擁戴賊臣紀
比敢死是吧...介紹你看國史忠義傳。
多讀點書吧,共勉之。
: 而且坦白說,滿清把明代士大夫寫的那麼不堪,沒有私心?寫爛了才好壓迫底下
: 士大夫當奴才,才好廢除本該有的權力制衡。
: 從現代權力制衡來看,明代君相權制衡,後宮、皇儲問題幾乎沒有,可滿清有相
: 權嗎?不止我們都知道權力制衡的重要性,這也是中國歷代政治體制的智慧成果
: ,可滿清卻是大開歷史倒車。
現代權力制衡?朱八八、朱蒂怎樣都不是搞相權制衡自己的人,平行世界嗎?
首輔永遠是輔,皇帝永遠是主,君尊臣卑分際不易,就別妄言平行分立的制衡。
眼中只有倒車?明代宦官問題正好用內務府完全解決了。
另外隨便舉個例,清代沿襲明代監察制度的成果,進一步完善,
科道合一、完成整套監察法律的立法、保障風聞奏事、藉奏摺制度配合的密奏權等,
介紹你讀 張晉藩《中國古代監察法制史》
律例制度的燦然大備、萌發罪刑法定思想等立法司法的重大進步就懶得提了。
: 真是以明代為戒,順治、康熙的表現根本就是政治腦殘了,竟然看不出明朝政治
: 體制的優秀之處而加以改進,反而去學千年前的政治制度去了,這樣的順治、康
: 熙又哪裡比朱元璋、朱隸英明?
: 還一代英主咧!!哈!!
不知道這版上誰人跟你說一代英主了,倒是自己提得起勁。
: 推 GreatMuta:那個ID是有名的清粉 不只一次看過他玩文字遊戲 清朝滿漢 08/14 07:53
: → GreatMuta:區分是分得很清楚的 還硬扯滿人的定義 他以前也常貶抑 08/14 07:54
: → GreatMuta:明朝 說清朝制度最好 皇帝最英明了 08/14 07:54
說有名還真受寵若驚。
文字遊戲?假如你沒搞清楚「原住民」定義,敢隨便批論原住民的社福待遇嗎?
莊師吉發:「不先搞清楚你說的滿漢到底是什麼,瞎子摸象。」
清朝區分很清楚,就是戶籍/軍籍/職官的行政管理體系,為了特定行政目的便可更動。
若血統分:
完顏麟慶母親是純常州民人,他是滿人還是漢人?
所有滿洲姓氏為「X佳」氏者,全都有漢血統。
佟佳氏同時隸屬滿洲旗與漢軍旗,是滿人是漢人?
若文化分:
乾隆後大多滿洲旗人完全不會滿文滿語,此後文化外觀與一般漢民人無異,怎區分?
鄂容安?宗室壽富、宗室盛昱?
莊師:「分旗民不分滿漢,只有革命黨人搞不清楚。」
至於「以前也常貶抑明朝 說清朝制度最好 皇帝最英明了」,無中生有還頗行的?
: → aaa8841:執著於逸脫史料的想像,也不必多言了。 多讀書吧 共勉。 08/14 11:35
: 你有齒乎?
有眼睛讀書以駁目盲心盲者,是萬幸,別無所求。
: → GreatMuta:早就說他是清粉了啊 他剛剛4143篇的推文又露出馬腳了 08/14 13:08
失敬了,說明清服裝沒有優劣不行,沒瞧不起明漢服也不行。
推 roger214:全世界啥衣服都比清服好看 就算脫光也比清服有格調
到底誰露馬腳?
清代民女、命婦服與明幾無差異, http://ppt.cc/kgKS
或是滿口明服的人都歧視女性 眼中只有男性的世界?
: → ewayne:嗯 你也忽略了清代的政治制度幾乎完全延續明代的政治制度 08/14 20:25
: 哪裡延續?表皮還是骨子裡?明代士大夫敢頂著脖子跟皇帝硬扛,萬曆固然被士大夫氣到
: 不上朝,但也顯現出明朝其實相權很重。
: 滿清呢?別鬧了,漢臣這麼鬧的下場,光康熙一朝就血跡斑斑,後面只能是鴉雀無聲。
: 而歷代皇儲的處理方法更是重中之重,明代的處理方式總結了中國兩千年的政治智慧,
: 滿清卻倒退了,這叫什麼延續明代的政治制度?
明代官員硬抗皇帝,是明代制度應有的常態?還是變態?
到底為什麼要硬抗?皇帝一意孤行違背禮制之事嘛!
不好意思,清代除了戊戌變法外,還沒有皇帝一意孤行做這種讓舉朝反對之事,
尤其是違禮而使官員以為不能不以命守護禮教、能名垂青史的事。
相權以此表現也夠無奈的,不是嗎?
不上朝有多破壞制度,KoujikiOuji的文章 #1DxeJPke (historia) 已有解析。
還不經筵。
經筵自宋成為定制,皇帝由講官吸收知識討論學術,並向世人展現尊儒禮教,
大臣則將之當作啟沃君心、抨擊時政、影響國策的途徑。
程頤云:「人主居嵩高之位,持威福之柄,百官俱畏、不敢仰視、萬方奉承,
所欲隨得,苟非知畏議,其惑可知。臣以為天下重任惟宰相與經筵,天下治亂繫宰相,
君德成就責經筵,由此言之安得不以為重。」
至明清,經筵是政務的一部分,皇帝使自己知道畏議、不陷於惑便當然屬於政務。
會典為政書,所載皆政務,而會典對經筵有規範不亦明乎?
萬曆之後,經筵只是走過場,皇帝逃學造成官員少了一個影響政治的途徑,
晚明便已廣受官員批評。
: → ewayne:那就請你拿出史料 說一下康熙朝漢臣是怎麼血跡斑斑? 08/14 20:45
: 那你證明一下滿清有相權好了,想當睜眼瞎很容易,單單文字獄就牽累多少人?更別說
: 因為兩廢太子事攪起多少風浪。
: 老實說,明初兩個皇帝也殺的血跡斑斑,滿清作明史寫的很用力,可是卻沒解釋怎麼後
: 來內閣可以跟皇帝頂牛到氣得萬曆三十年不上朝?而滿清卻不見內閣可以這麼頂?解釋
: 一下如何。
: 滿清皇帝都很英明這種洗腦就別拿出來丟人。
到底誰在丟人??lol
: 至於滿清內閣?除了當橡皮章外,有啥?應付你只需要一件證明,慈禧,明朝後宮干不
: 了政,因為制度上代表相權的士大夫根本不容。滿清呢?
: 少拿架構一樣來當擋箭牌,實際上作用完全虛化,屁用,別跟我說,內閣有用,軍機處
: 又是哪來幹什麼的?
清代後宮也干不了政,直到辛酉政變。
後宮掌權必然危害國政嗎?不,反而管部軍機大臣的相權提高了,都代批奏摺了!
且更多批交部議的。
「作用完全虛化」是什麼屁話?遊戲玩太多以為治國很簡單?
到底有沒有看過清代內閣處理多少事情?
介紹你用資料庫 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km2c/archive/archivekm
答案要學會自給找,不是爬論壇,慢慢看喔~
軍機處結構精幹,效率極高,補內閣題本移會之失。
行政必有弊病而後改之。內閣有用,但不准改良是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