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飛
千年滄桑教廷內,每一種語言的地位浮沉和勢力消漲,都得以窺見這個龐大帝國內的權力
更迭與變遷。
教皇方濟各訪美,駕臨費城,很多拉美族裔的人千里迢迢、攜家帶口來看他的演講,理由
很簡單,“他是世界上首個拉美人教皇,他說我們自己的語言”。
的確,在教皇此次訪美準備的18個演講中,只有4個是使用英語的,其中還包括在國會的
演講,而其餘的全部是用西班牙語講,方濟各是出生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義大利後
裔人。
而方濟各用西班牙語演講,一方面或許是說西班牙語很親切、很自然,二是也照顧到了美
國數量龐大的拉丁族裔人群。有資料顯示,到2025年,美國說西班牙語的人口數量將超越
說英語的人口數量,屆時,這種語言會真正成為“大多數人的語言”。拉丁裔族群也是教
皇在美洲的最大信眾族群,教皇的推特粉絲數可以佐證,他在推特的西班牙語帳戶有超過
1000千萬關注者,英語帳號則只有700萬。這樣也正常,因為1960年以來,拉丁族裔地區
的教堂數量增加了71%。
雖然教皇可以說很多種語言,但實際上他說得最自如的還是他從小就說的語言——西班牙
語的布宜諾斯艾利斯話,所以很多時候,他會隨身帶一個翻譯。
在今年一月出訪菲律賓時,教皇甚至高興地說,我有個翻譯,一個很棒的翻譯。這位翻譯
至少通曉西班牙、義大利和英語三種語言,可以在三種語言之間自由地切換翻譯,即便如
此,他還是有頭疼的時候,比如教皇方濟各經常說著說著就會溜出來一個布宜諾斯艾利斯
方言詞兒。
比如在菲律賓時,教皇一高興就說了一個詞,pollera,波烈拉,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方言
裡,它是指上面有五顏六色裝飾的白底大裙子,一種女人穿的節日盛裝,結果翻譯也實在
不懂阿根廷各種方言,一想教皇肯定是說教務唄,結果就把它翻譯成了falda,教皇的白
色法衣,猴吃麻花——滿擰了。
不過,方濟各確實是一個在語言上很執著、很較真的教皇。比如去年10月,是他首先把拉
丁語給“踢出”教廷的,他宣佈,英語將不再作為梵蒂岡各主教集會時的官方語言,而換
成梵蒂岡的通用語——義大利語。有人說,這其實是方濟各的新官上任之火,是燒向前任
教皇本篤十六的,因為正是本篤十六在位時,在梵蒂岡開始大搞了“拉丁語文活學活用”
的專項整治工作,以提高主教們對拉丁語文的熱情,刺激他們的懶惰和懈怠,這頗有點清
朝皇帝重提滿語以振興國運的意思。本篤十六為了炫耀他的拉丁文,即便是退位聲明也是
用拉丁文讀的,真有點為拉丁文守寡的意味,用拉丁語讀退位聲明,這在600年來也是首
次,而最先發佈教皇退位消息的那個梵蒂岡記者,就是因為懂拉丁文,其他記者完全不知
道他老人家在說啥,看來會一門冷僻語言也有用得上的時候。
雖然方濟各對拉丁語這種束之高閣的梵蒂岡文件體專用語不太喜歡,但對於教義中的語言
歸屬卻十分在意。比如去年5月,方濟各在以色列,就和內塔尼亞胡爭執起來。內塔尼亞
胡坐那大言不慚地說,耶穌是講希伯來語的,這好像就是當著別人面說,你爸是我哥們,
方濟各馬上插嘴說,不對,耶穌說亞拉姆語,內塔尼亞胡還沒完沒了回嘴說,他是說亞拉
姆語,但是懂希伯來語。
根據維基百科的顯示,除了拉丁文之外,梵蒂岡在對外發聲還會用義大利語、英語、法語
、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漢語和阿拉伯語,可見對西班牙語的推崇,完全是方濟各
的個人成長經歷使然。
而他的前任本篤十六,不僅是個狂熱的拉丁文守寡者,還是個多語天才,甚至有人寫信給
梵蒂岡新聞,說他看到的本篤十六會幾門流利語言的幾種說法都不一樣,到底會幾種都是
什麼?綜合了幾種意見,他比較流利的語言應該包括:德語(他是德國人)、義大利語(
出入教廷肯定會)、法語、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拉丁語,其他是不流利但能閱讀
的:古希臘語、希伯來語,他簡直是最成功的新東方畢業生。這或許可以解釋他為何會大
力復興拉丁語,他對這些古老語言有種狂愛。
也恰恰是在本篤十六在位時,梵蒂岡推出英語、拉丁語、西班牙語等多種語言的教皇推特
帳號,有意思的是,他在位時,粉絲量最高的語言帳號是英語,然而到了說西班牙語的阿
根廷人方濟各做了教皇,西班牙語帳號就躍居粉絲量第一了,大家到底是信教還是聽地方
戲啊,還看語言下菜碟。
與本篤十六的大秀語言天賦相比,方濟各雖然也會多種語言,但是貌似在這方面他要遜色
得多,這或許也是他上任就砍了拉丁語作為主教集會討論語言的原因:讓你丫得瑟,我們
都說得很辛苦,詞兒都想不起來,簡直是華而不實的討論。
方濟各自己就曾坦言他的英語學習困難,原話是: I don’t have a ear of it,天生不
是學英語的料。1980年,43歲的方濟各遠離家鄉阿根廷,在都柏林上學,他獨自枯坐在斗
室裡,對著書本發愁:他人生中第一次要開始學習英語,他還要14英鎊去買英語磁帶。
“至今為止,對我來說最難的語言就是英語,尤其是發音,我天生聽不來”,他在一次訪
談中對傳記作者說。他的口音,會把war說的像or,把like說得像lie。
當選教皇前,他曾為自己訂了退休住所,在那奉教,還可以每天自然地說西班牙語,可是
他當選教皇的消息,打破了這個老人安度晚年的計畫,78歲的他不得不重新面對曾經頭疼
的英語,和多種語言,滿世界遊走。
但是,他還是說母語時最妙語連珠。去年,他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鼓勵年輕人說,不要站在
人生得陽臺上,要hagan lio。在阿根廷,這個詞的意思大致是,大膽發聲。而在墨西哥
,就是大聲惹禍。但是巴西和阿根廷的年輕人聽得懂,他們把這句話當做為人生信條:
keep calm and hagan lio。
不過,不說英語也不是什麼羞恥。在梵蒂岡被拉丁語和義大利語佔據多數的歷史上,英語
很少被提及,唯一一個英國出生的教皇阿德里安六世都不說英語,因為他是在法國長大的
。
而真正開始重視到語言-交流-傳播的重要性的人,是方濟各的前任的前任,教皇約翰保羅
二世,他開始用多種語言,滿世界遊走,讓世界目光都聚焦到這個白衣白帽的老人。
當然,保羅二世也是把教皇的從業資格標準提高的人,至少是語言能力方面。他是400多
年來當選的首個斯拉夫人教皇(他是波蘭人)。他也並非一個本篤十六一樣的語言天才,
他的義大利語本身就有點磕磕絆絆,但是每到一地,他都會讓人教他幾句當地語言,哪怕
是日語、新幾內亞語這些他會很勤加練習,就為了給當地人留個好印象,他是最敬業的教
皇。
1978年,約翰保羅二世當選教皇時,他的西班牙語其實並不好,但是念在拉丁族裔是當今
世界最大的信眾族群,他開始苦練西班牙語,從這個角度說,與其說是語言因教皇而貴,
不如說是,語言因信眾而貴。
到了1985年,約翰保羅二世苦練了多年的西班牙語,終於派上用場了,在秘魯,一個農民
對教皇哭訴說,我們活得像動物一樣,只有像畜生一般卑賤的少得可憐的權力。一位當地
主教想讓這個農民閉嘴,教皇怒了,直接用西班牙語說:讓他說!他的正義之神形象,瞬
間在只會說西班牙語的農民心中,無比高大。
1978年10月16日,約翰保羅二世在陽臺上用義大利語發表當選講話,他用磕磕絆絆的義大
利語說:我對你們,用你們的——不,是我們的語言來講,如果我講錯了,請糾正我。
在他在位20多年後,他可以在聖彼得廣場用流利的義大利語、英語、法語、德語講話,他
的努力,世界為之動容。
在他生命彌留的最後幾個小時中,他對在寓所外為他守夜的全世界青年信眾留言:我曾到
你們那裡去,現在是你們到我這裡來。我謝謝你們。
http://t25745769.lofter.com/post/1cbf93cd_86347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