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滴滴估值超0億 還記得大明湖畔的Uber嗎

作者: arielhsiao (愛麗兒)   2017-05-02 20:46:27
4月28日,滴滴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輪超過55億美元融資,至此,滴滴的估值超過500億美元

而曾經與滴滴相愛相殺的Uber也常常見諸於海外媒體頭條,但是上頭條的原因卻不怎麼光
鮮。擴張歐洲遇阻、性醜聞官司纏身、多位高管連續離職、險遭蘋果商店下架……自從
2016年7月退出中國,更準確的說是與滴滴合並後,Uber在中國以外的市場上,陷入了連
環公關危機。
Uber
今年2月,負責工程技術的Uber高級副總裁辛哈(Amit Singhal)離職;3月,Uber地圖和
商業平台副總裁布萊恩·麥克倫登(Brian McClendon)宣布離職;同月,擔任Uber總裁
不到一年時間的傑夫·瓊斯(Jeff Jones)離職。4月,該公司全球公共政策和溝通主管
蕾切爾·懷特斯通(Rachel Whetstone)離職。
高管離職的同時,Uber負面新聞不斷曝出。
不久前,一位前Uber女工程師發博客,稱自己在工作時遭到性騷擾、被公司歧視,而且
Uber人力資源部門置若罔聞。性侵醜聞引發熱議。
在大舉進軍的歐洲市場,Uber也挫敗連連。意大利法庭4月7日作出裁決,全面禁止各類
Uber車輛在意大利運營,並宣布Uber將無權在該國進行任何廣告宣傳活動。此舉相當於完
全禁止Uber進入意大利市場。在丹麥,由於新的出租車監管規定過於繁瑣,Uber表示在4
月18日關閉其服務。
禍不單行,眼下Uber正被Google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公司告上法庭。Waymo指控稱,
Uber收購了自動駕駛卡車公司Otto,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正是Google過去從事自動駕駛汽
車研發的員工。Waymo已經向法庭申請禁止令,要求Uber停止使用相關盜竊的技術開發自
己的無人車。
不久前《紐約時報》還曝光,Uber App曾經險遭蘋果商店下架。在Uber CEO卡蘭尼克的授
意下,Uber玩起了障眼法:即使用戶已經刪除了該軟件並清除了個人信息,它仍然能夠悄
悄地識別和標記iPhone的手機用戶信息。這項技術的初衷是檢測欺詐行為,但卻違反了蘋
果公司的隱私協議。庫克親自找Uber CEO卡蘭尼克談話後,Uber才停止這種行為。
美國著名科技網站The Information一份調查顯示,Uber司機的流失率現在非常高,司機
注冊一年之後,僅剩4%還在堅守。這一方面由於是在北美市場和Lyft日益激烈的競爭,另
一方面是因為司機補貼低,沒有小費收入。
企業文化“有毒”
Uber這個超級“獨角獸”負面新聞纏身,有媒體指出,其“有毒”的企業文化才是問題所
在。
有媒體報道稱,當新員工加入Uber的時候,會被要求認同有14條核心內容的企業價值觀,
其中包括大膽激進,“癡迷”顧客以及“永遠猛推”。Uber尤其強調“精英領導體製”,
意思是那些最棒和最聰明的員工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爬到頂層——哪怕是踩著別人上位也可
以。
而這種畸形的企業文化在Uber初期擴張取得成功之後就被凸顯出來。企業在短時間內快速
增長,容易讓人盲目追求規模、資本。一旦大膽激進過了頭,企業甚至漠視商業規則,隨
心所欲。
2014年,Uber在歐洲推行UberPop私家車拚車服務時,並沒有得到歐洲地區國家政府的認
可,這為後來Uber遭荷蘭、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等多個國家對其業務的
封殺埋下了禍根。為了追求速度和規模,Uber允許司機在沒有牌照、沒有特定駕照的情況
下注冊UberPop並為乘客提供客運服務。而這種低成本的私家車拚車服務,不僅搶奪了出
租車司機的生意,更關鍵的是會給乘客帶來風險。
而面對歐洲當地政府的監管時,Uber則錯誤的表現出與之對抗的架勢,而CEO卡蘭尼克不
僅沒能阻止這一錯誤行為,反而大力支持強硬對抗。
即便是在美國,Uber也頗受質疑,被指誇大專車司機的安全背景,欺騙消費者讓其誤以為
Uber具有高安全性;被指欺騙司機,誇大可能帶來的收入,致使部分人購買車輛加入Uber
而導致受損等。
“Uber CEO在玩火!”
談到Uber激進的企業文化,不得不提它桀驁不馴的CEO卡蘭尼克。《紐約時報》近期刊登
長篇文章,標題直指“Uber CEO在玩火!”
Uber CEO卡蘭尼克
為了將優步打造成專車帝國,卡蘭尼克公然漠視了許多準則和規範,只有在被抓了個現行
時才會有所收斂。他公開嘲笑交通運輸安全法規,與競爭者對著干,利用法律漏洞和灰色
地帶來獲得商業優勢。在此過程中,卡蘭尼克推動了一個全新交通產業的形成。目前為止
,優步已遍布70多個國家,估值近700億美元,而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天使投資人、達拉斯小牛隊老板、卡蘭尼克的導師馬克·庫班(Mark Cuban)曾這樣形容
卡蘭尼克:“他最大的優點和最大的缺點都是為了一個目標不撞南牆不回頭。”
對於規則的漠視在矽谷屢見不鮮,但是卡蘭尼克領導下的Uber似乎過於激進,除了期滿蘋
果,還給競爭對手搗亂、允許公司使用名為Greyball的秘密工具欺騙執法機構等。
負面新聞的巨大壓力下,卡蘭尼克也抑製不住暴躁。此前彭博社披露了關於卡蘭尼克的一
段在Uber高端專車中的視頻,當時他和正在抱怨公司新政策導致收入下降的專車司機發生
了口角,並報以粗口。視頻公布後,卡蘭尼克對外道歉,表示自己“仍然需要成長”。
董事會的成員也認為,卡蘭尼克必須改變自己的管理風格。卡蘭尼克承認自己確實需要管
理方面的幫助。他也將和公司的高管一起重新製定公司的價值。消息稱,關於Uber企業文
化的內部調查結果將在5月份出來。
據The Information報道,受負面因素影響,Uber近期在私人股票交易市場上被投資者看
跌,估值現約500億美元,比年初的600億美元整整跌了100億美元。
後來者滴滴已經迎頭趕上,兩者估值相當。“大明湖畔”的Uber是否還能夠保持專車行業
的領先優勢,還得先看卡蘭尼克這個“科技界的搖滾明星”如何處理這一系列的公關危機
……
///
https://pcdailyon.com/20170502_650088.html
聽在中國的朋友說,朋友說真的很少人使用uber,不知道是真是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