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神學信念的評估(二)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5-20 17:40:37
2.神學知識論或信念發生學的議題
2.1基督信仰的信念的建立
信念的建立或來源可能各種各樣,
最基本的就是來自我們的文化傳承,
包含家庭、學校、媒體、教會、藝術、書籍等等社群或信念的承載物。
對於詮釋學而言,
只要能夠被我們詮釋=理解、推演、應用、批判、討論的承載物,
其最小單位稱之為「文本」或「流傳物」,後者的稱呼是強調其「歷史性」。
(「文本」不限於純文字,圖像、聲音乃至影像、表演、禮儀等等,
只要能被詮釋的單位都算。)
越能經歷歷史檢驗,或者產生豐富詮釋史的文本,
詮釋學會認為這種文本越有「真理性」,
也就可能稱之為「經典」。
我們接觸各種文本,產生詮釋,便產生信念。
如果接觸的是信仰的文本,如教會的教導、信仰的傳承、神學的著作等等,
(看世俗的文本,當然多少就會產生世俗的信念)
如以上1.3、1.4的文本,經過詮釋過程,就會產生基督信仰的信念;
而這些信念符合某些信仰標準,最重要的如三一神論、基督神人二性、
唯獨聖經,基本上就可說是「正統的」基督信仰之信念;
但關於何謂「正信」,每個教派還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標準附加上去。
2.2從單純信念到神學信念的意義
在我們產生以上信念之後,就可以有「信仰生活」、稱之為基督徒。
但不代表我們的信念都能通過知識的、學術的、科學的檢驗。
這些檢驗,正如練功,
可能使我們的「內功」(既有的信仰的信念庫)更上一層樓,
並產生各種「外功」、「絕技」(受檢驗後成為神學的信念),
就是藉由信念的知識化,得以產生後續的「應用」或「實踐」之基礎。
也就是所謂「知識就是力量」。
(但要強調,就算沒有知識化的信念,還是可以應用、實踐的,
只是強度、廣度、精準度未必比得上知識化後的信念;
但另一方面,破壞力、錯誤信念或信念錯用的影響力,
知識化後的也會嚴重數倍!)
單純信念的實踐,與神學信念的實踐,
也可以類比為手工藝,跟科技工業化大量、標準化製造的差別。
當然,神學信念沒有如工業化想像的那麼糟,
但其實也很可能就是那麼糟XD
不過,單純將神學信念當成一個檢驗既有信念的過程,
仍有其價值意義,
因為不經檢驗,我們不知道自己裡面藏了哪些錯誤的、世俗的、自相矛盾的,
或者帶有破壞性的信念。
做神學,是讓我們更謙卑,不是更驕傲。
2.3神學信念建立的標準或來源
按衛理宗論神學四基石,就是有四個標準或來源:
聖經、傳統、理性、經驗。
不同的宗派,會對這四個標準或來源有不同的比重或優先順序
(我之前對於目前台灣新教為主,流行的幾種模式的簡單表述,
寫在#1MzUESZI (JesusLove))。
在合一運動或福音主義的意識之下,
要跟新教多對話,就要更重視聖經;
要跟天主教、東正教多對話,就要更重視傳統;
要跟無神論者、人文主義者、知識份子多對話,就要更重視理性;
要跟一般民眾的感性、回歸生活的本真,就要更重視經驗/體驗/生命概念。
[以下下一篇繼續...]
3.自由主義神學或不信派的議題
4.社會福音的議題
5.按果子評估或實踐神學的議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