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前的理解與想法整理一下。
借用sCH的簡介#1OJrZMHz (Christianity)
→ sCHb68: 同婚議題也是教會與世界的問題,12/15 00:31
→ sCHb68: 也就是關乎如何定義「兩國論」的問題,12/15 00:32
→ sCHb68: 教會對於這個世界是客旅,12/15 00:32
→ sCHb68: 而客旅之所以為客旅,因為我們的家不屬於這世界, 12/15 00:32
→ sCHb68: 而我們的家是神的國, 12/15 00:32
→ sCHb68: 我們不會也不能去改造這個世界使其成為神的國, 12/15 00:32
→ sCHb68: 這樣是將這個世界當成神國,是偶像崇拜, 12/15 00:32
→ sCHb68: 因為世界的政權不是恩典的源頭,12/15 00:33
→ sCHb68: 不可能替上帝建立祂的國,12/15 00:33
→ sCHb68: 教會不可能訴諸此政權來建立上帝的國,12/15 00:33
→ sCHb68: 然而這也不是在說教會最好與世隔絕,12/15 00:33
→ sCHb68: 教會要教導福音,12/15 00:33
→ sCHb68: 由此才能使基督徒在這個世界的任何領域上榮耀上帝。12/15 00:33
這是天父世界,但基督徒也是客旅,
這就是在兩個國度觀架構下的弔詭表述。
而福音需要/可以改變世界以榮耀上帝嗎?如何改變世界呢?
改變世界的目的/界限是什麼呢?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
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
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
(太6:10b、5:16、17、20)
耶穌的講論放在兩個國度觀的脈絡中,又意味著什麼呢?
(暫時不考慮前千/時代論、天國-神國區分的觀點)
延續#1OKJ4jqt (Christianity)推文處的討論
推 theologe: 政治就是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生活方式的構畫、表述與踐12/15 06:32
→ theologe: 履。故信仰當然是政治主張的重要來源。12/15 06:32
→ eno4022: 最好政治跟信仰水乳交融對吧?呵呵12/15 10:57
推 theologe: 我的基本命題如我的簽名檔:信仰是社會的精神結構,12/15 11:04
→ theologe: 社會是信仰的物理或現實結構。12/15 11:05
→ theologe: 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不是混淆了信仰跟社會12/15 11:05
→ theologe: 。兩個國度是平行但又有緊密的結構存在。12/15 11:06
→ eno4022: 這就有趣了,你的追求跟聖經的預言不一樣耶 12/15 11:13
→ eno4022: 那到了審判前的末世,基督徒被逼迫時,你會跪下求饒嗎?12/15 11:13
→ eno4022: 反過來對弟兄姊妹說,根據聖經精義,神不會責怪我们12/15 11:14
→ eno4022: 假裝自己不是基督徒的。大家投降吧12/15 11:14
→ eno4022: 以色列人跟外邦人水乳交融的下場是怎樣都沒在看嗎 呵呵12/15 11:15
推 theologe: 霍布斯的「利維坦」描述了現代國家的基本結構,那就是一12/15 11:23
→ theologe: 種神學政治學。12/15 11:23
→ theologe: 但國家這隻「利維坦」跟信仰建制化後的教會,還是兩個平12/15 11:24
→ theologe: 平的發展,只是精神/物質結構上必然會有互動相交處。12/15 11:25
行
→ theologe: eno認為「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是世俗化?12/15 11:25
→ theologe: 說實在我不想在你的誤解與奇想抹黑中下太多功夫。12/15 11:26
→ theologe: 「利維坦」跟「教會」這兩個建制的產物,在發展過程中,12/15 11:27
→ theologe: 神學的反思以及一般知識介入後的反思,當然都是對二者調12/15 11:28
→ theologe: 整整備所必須要持續進行的過程。12/15 11:28
→ theologe: 故社會需要宗教的反思,教會需要社會的反思。12/15 11:29
→ theologe: 這就是我的基本命題。跟什麼世俗化根本是兩回事。12/15 11:29
1.解析國家概念中的宗教結構
社會先於國家,
社會的建制化是國家。
而這個建制化的過程需要宗教/信仰的介入,
就像黏著劑一樣。
只是這種宗教/信仰,不可能是原先純粹的宗教/信仰,
例如漢武帝獨尊儒術,但被政治化的儒家已經跟原初的/經典的儒家有了距離;
古代帝國都必然用宗教來合法化其統治,
而不只是合法化,也包含整個治國的理念。
唐朝因為用李做姓氏,就附庸於道家作為國家的精神中心,
雖然皇帝以信佛教為主。
西方兩河流域、地中海沿岸的帝國也都是類似的模式;
帝國的征服包含宗教的征服。
例如希臘人會習慣把敵國或附庸國的神祇納入其諸神之中。
巴比倫、波斯、埃及乃至後來較晚的伊斯蘭帝國等等都是類似模式,
只是他們習慣把對方的宗教滅了,或是包容存在但最小化其影響/信仰人數。
羅馬帝國原先是以皇帝為敬拜的對象,而包容各種宗教,
只要所有宗教都在皇帝面前「和平」地屈膝即可,
故造成猶太人的難搞狀況,最終是第二聖殿的毀滅與猶太人的四散,
還有就是拉比猶太教的形成。
但耶穌-保羅將猶太信仰往普世主義的發展,
加上眾教父的努力、擊敗各種競爭的宗教/思想,
最終在羅馬皇帝想模仿波斯帝國的政教合一模式以穩定政局時,
選取了基督宗教作為國教,就是君士坦丁主義的開始,
在西方教會部份,天主教就作為這個君士坦丁主義的延續者與發展者。
但這個被政治利用的宗教,嚴格來說已經是「被異化」的存在,
故宗教改革時,新教基本上拒絕這個延續君士坦丁主義的天主教為基督教會。
故羅馬帝國借用天主教名義,或是天主教以君士坦丁主義的幽靈所做的任何政治決定,
包含異端裁判、十字軍東征等等,
要說是基督教,也應精確地說是一個被異化的基督教之所為。
當然新教一開始乃至到現在,還是有一堆跟民族國家之發展結合的蠢事...。
但宗教改革爭取的「宗教自由」之世界,基本上已經成為西方文明的普世價值。
但無論如何,國家無論從古代意義來說,或近現代意義來說,
都脫離不了宗教作為其基本的精神結構。
只是這個「宗教」是一種被異化後的存在,
無論中國的儒釋道,乃至三民主義、馬列主義,
或是西方古帝國(包含現在還影響頗大的伊斯蘭世界)的各種宗教,
到了近代民族國家的契約論、權力制衡等等的政治哲學,
都不脫是宗教或準宗教、被異化後的宗教,
或可統稱就是「利維坦」。
故政治的革新,其實跟宗教或人心的革新是密切相關的;
當然再次強調,這種宗教是一種被異化後的利維坦。
而對利維坦的革新,必然要考慮其精神結構是一種宗教思維的基本事實。
2.解析教會概念中的社會結構
信仰先於教會,
教會是信仰的建制化。
這個建制化過程必然是運用社會資源(包含人、理念、文化、文明、物質等等)的過程,
故社會是教會的物質/現實結構。
教會裡的問題,也常常是社會的問題,
因為那是基本結構。
故教會需要進行社會反省,來去除其中的社會「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