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沖煮義式咖啡發現
研磨以 批次進料 與 連續進料 所煮出來的結果差異很大
網路上好像沒什麼人討論這塊
磨豆機 楊家901N
義式咖啡機 Bezzera Mitica PID 熱交換機
兩組實驗對照
1.磨豆批次進料
秤19g 豆丟入磨豆機中
開電源研磨
倒入沖煮皿
秤足18g豆量
2. 連續研磨
倒入 大量 咖啡豆入磨豆機豆槽
研磨時確保豆槽都是有豆狀態
一樣秤足18g
然後沖煮
盡量讓兩者其它沖煮條件一樣
兩者沖煮結果差很多
1.沖煮時間 20s
沖煮量 50cc
咖啡萃取時流動相對穩定
2.沖煮時間 19s
沖煮量 70cc
咖啡萃取流動很不穩,流速快很多
以前就發現會有差別
如果豆槽上方沒豆
那麼尾段磨出來的豆子粒徑會比較大顆
差異到用肉眼都能分辨
但沒想到會導致沖煮結果差這麼多
以一般家玩家來說
通常不會把一大包豆子一次丟入豆槽
而是一次秤夠的量去磨
請教各位玩家有沒有類似經驗嗎?
其實我一直想不透為什麼會有不同粒徑
研磨粒徑不是取決於兩磨盤的間隙嗎?
那為什麼兩者會有差異?這是什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