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使用的器具是C40+星芒濾杯
平常手沖退26格,90-92度水,不悶蒸,中心注水200ml,斷水後再繞圈注水100ml,沖出
來是明亮乾淨的味道
平常會固定回購臥龍550或699方案
買過音樂家系列、茶味明顯的、各式處理法的淺焙/淺中焙,使用相同沖法,自己跟家人
都覺得好喝(臥龍豆子真的品質很穩)
直到最近買了下圖1磅超值方案豆
https://i.imgur.com/cukfBWX.jpg
無論怎麼調整參數,把C40退到28、30格,水溫降低至85-88,使用原沖法還是只有苦味
怎麼沖都無法成功
本想有無可能是星芒濾杯流速較慢的問題,換了V60嘗試興波咖啡1:2:2:1、一刀流等方
式式,只要悶蒸或是多繞幾圈,一入口還是只有單一苦味Orz
同樣是中焙豆,臥龍另外一包黑十字鐵筆卡,就能透過原來的手法沖出甜味、桂圓紅棗茶
味,可是這款豆子一直失敗囧。因為豆子還剩很多,想問問板上高手建議如何調整,希望
能順利喝完它Orz
作者:
CJhang (Civil Jobs)
2021-07-07 01:30:00豆子本身如果沒有你要的味道 再怎麼沖都不會有 而且都用C40+星芒了 要不要自己杯測看看
先直接問店家看看?星芒跟V60都是是快流速濾杯 中焙要不要換梯形或平底試試?
試試80-95-80沖法,元食咖啡有介紹過2018年手沖冠軍沖法
忽然發現不知道粉水比是多少?還是拉高粉水比,之後bypass試試,抓前段
作者:
Garrys (蓋瑞斯)
2021-07-07 02:05:001:10, 如果都只有苦味也很怪豆子外觀有奇怪地方嗎
作者: atoom (atoom) 2021-07-07 02:19:00
v60然後先沖12g這樣流速很快XD
作者:
imbm0322 (Wolong Coffee Studio)
2021-07-07 02:40:00晚安,可以請問您沖煮的比例嗎?不過一磅系列我們當初的確設定為比全商業豆再好一滴滴的豆子品質,這也反應在價格上面,目的就是希望大家WFH的時候美式機或全自動可以喝大量美式與拿鐵,可能與您550或是699的豆子品質期望有落差,也期待您與我們聯絡溝通了解by腦闆
作者:
ernielwl (ernielwl)
2021-07-07 03:32:00磨粗一點法壓浸泡萃取3分鐘,還不行就是豆子特色了
作者:
xxxrecoil (xxxrecoil)
2021-07-07 05:11:00如果豆子很廢,怎麼泡還是廢
作者: jacky7987 (憶) 2021-07-07 08:35:00
星芒應該是偏快才對,不是用桶裝水的話也可以用看看
這款豆跟你應該相性不好,嘗試加奶可以把甜味帶出來純飲的話細研磨拉高粉水比悶蒸後中心注水到底試試
作者:
andy3020 (:+:One PEACE:+:)
2021-07-07 09:06:00最近是都流行釣老闆出來嗎XD 看老闆的解釋應該是豆子等級的關係不是原Po不會沖,遇到不喜歡的豆子我都加牛奶快速幹掉期待下一包了
我中深焙都用梯形濾杯也許可以用牛仔咖啡的煮法 法蘭絨過濾 我覺得這方法可以把味道都煮出來 雖然雜味也會多一點 可以確認風味
有種方法可以找問題及分析豆子,準備3個玻璃杯,悶蒸後注水平均分三段,分別注入三個杯子取前中後段,然後可以分別喝喝看前中後段、前+中段、前+中+bypass、三段混合,這樣心裡應該就有答案了
前幾天元食咖啡跟GK coffee直播有用zerojapan梯形濾杯沖80-95-80方法
作者:
taohua (taohua)
2021-07-07 11:19:00我都沖1:10 再依濃度喜好兌水 後段苦澀味多
請問以上大大,我的理解是流速快的濾杯不是比較適合沖中深焙的豆子嗎?若換成流速慢的濾杯來沖,過萃的機率不就更高?
中深一般要喝厚實甜感,中深的豆子密度低本身流速就快所以快流速濾杯會更快,需要視情況調整參數不然可能流太快甜萃不夠
作者:
Icta ( )
2021-07-07 12:28:00應該是說中深焙豆很容易跟油沫維持上浮的狀態很難讓他吸飽足夠的水分沉降,形成足夠的過濾層很多傳統手法把萃取前段放那麼慢拉那麼長就是要讓較深焙度的豆子吸飽足夠的水分並沉降,形成過濾層如果手法跟器材偏快,等於用大量的清水沖刷下方為數不多的粉層,導致均勻度不佳所以要用點滴、斷水或慢速濾杯去拉長前期萃取過濾層較厚實後,後面再視萃取率調整速度跟比例很多時候過萃的味道並不是來自於整體的高萃取,而是萃取不均甜感跟風味沒有帶出來的話,苦味反而更明顯我知道有些人有所謂"前段過萃"的觀念,我自己不喜歡這個說法我比較偏向萃取前段出現問題時,是來自於沒有建立好過濾層並不是因為前段溶解出什麼後面溶解不出的物質另,像是kono三代的流速是歷代最慢,說明卻說他最容易操作也是對應日本一般使用者愛喝深焙豆子,卻不能要求大家都懂如何建立適當過濾層的技巧所以靠器材流速去避免沖深焙時,水流嘩啦啦沖刷小部分粉層導致空洞+苦澀的結果
作者:
Garrys (蓋瑞斯)
2021-07-07 12:58:00推薦kalita 波佐見 梯形,好用
作者:
yayayoyi (drip brew)
2021-07-07 13:04:00坦白講 這家內用過 也買過豆子 都很苦雜
I大講的好詳細啊之前都是直接結論去推,中深焙,後段易苦,豆子輕不易積水,所以用慢速濾杯偏浸泡外加低溫水控制萃取率,得到一杯濃度高但萃取率低的咖啡個人覺得蛋糕濾杯才是防呆濾杯完全體XD
取濃度高的前中段bypass也可以,除非你有加水潔癖
作者:
Garrys (蓋瑞斯)
2021-07-07 13:31:00蛋糕濾杯也很猛XD一票
作者:
iamOllY (歐爺)
2021-07-07 13:43:00買個藍瓶濾杯,又快又防呆。多好不然用浸泡的,C40 30格,88度水,浸泡2.5-3分
推Icta大。話說最近有些人推hario無限濾杯的無腦一次注水法,我看三代KONO應該也可以這樣玩最近買kakalove的december bottomless平底,蠻期待
作者:
Garrys (蓋瑞斯)
2021-07-07 13:50:00感覺浸泡的聰明濾杯也算是最終防線的一款濾杯也算偏向杯測每支豆子嗎?
作者:
Pettit (perfume)
2021-07-07 14:13:00聰明濾杯 可以比手沖細 直接泡4分鐘後下水仿照杯測參數就對了
作者:
flag698 (love.mr.children)
2021-07-13 23:23:00用不是生豆商提供的風味描述(這點很好),寫上烤杏仁跟松木,其實就是委婉的表示該豆子偏苦味,不太有層次了,反正多買幾次你就會知道了,換個角度想,你覺得豆子充起來的味道有沒有符合那三個風味描述,答案很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