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薛仁明:祖父祖母,皇天后土

作者: qilai (左是一種心智缺陷)   2012-01-26 17:19:13
  因我早先有篇“關於兩岸讀經”,上回講座時,有位小學老師甚感興趣,遂提請願聞
其詳。我回答說,讀經雖然重要,但也有同樣緊要、甚至更為緊要者,譬如說,祭祀。尤
其臺灣南部祭祀虔盛,不妨就常帶學生,尤其讓自己的小孩,多去拜拜吧!
  話說,近幾年來,每隔兩個月,我都帶著妻小,偕家中二老,到台中一趟。去台中,
是為了看林醫師;林醫師診脈精絕,臨證察機,常能治病於未發。我三個稚兒,尤其家中
二老,都有賴林醫師善加調護。早先,由於舟車勞頓,頗費周章,加上臺灣老歐吉桑特有
之執拗,因此,對於這趟遠門,家父一直意興闌珊,總說不去;而後,屢經孫兒撒嬌托請
,央求再三,他先是勉為其難,漸漸的,也不復抗拒,便成了習慣。於是,兩月一回,倒
也幾無間斷,於是數年。但這回,卻是家母說她不去。
  臺灣的老太太多半行事平和,甚少偏執,總能隨遇而安。家母亦然。但這回我勸說半
晌,她仍不去。你道為何?蓋當天乃我祖父之忌日也。家祖父去世,至今三十餘載,忌日
當天,家母年年祭奠,未曾稍怠;即使這回,我勸她台中回返後過午再拜,她也不肯;言
道,忌日之祭,唯能上午。
  家母平日隨和,但遇到祭祀之事,卻從不苟且,毫無馬虎。這般對祭祀之慎重,非獨
獨我母,蓋遍在於島內四處也。左傳有言,“國之大事,唯祀與戎”,臺灣民間祭祀不輟
,每每視為頭等大事,其實,都通於昔日之朝廷,皆上古禮樂遺緒也。
  數千年來,正因祭祀如此虔敬,才培養出一代代清和之人。尤其鄉下老嫗,常常年紀
越長,越是和悅;越到晚年,越是靜定。她們多半不識字,自然也未曾讀書;經典裏頭的
聖賢之道,通常也無甚聽聞;但是,較諸許多飽學之士,她們生命之安穩信實,她們性情
之清朗健旺,不僅毫無遜色,甚且猶有過之。何以然?蓋因她們在中國文明的禮樂之中,
日日行之,日日由之;雖說未必知其理,未必明其旨,卻具體真實地在行儀之中點點滴滴
變化了自身,更形塑了性情。
  這樣的禮樂文明,祭祀是關鍵。除了祖父,每年祖母之忌日,家母也同樣祭奠奉饗,
未曾或斷。我從未見過祖母,母親也未嘗親見;事實上,早在我父親年幼之時,祖母便已
因病逝世。去世至今,忽忽已逾一甲子矣;六十幾年來,歲歲年年,忌日有兒媳祭奠,清
明有兒孫墳前掃墓,逢年過節則與列祖列宗同饗盛饌,即使平日,也晨昏一盞清茶與三炷
清香。這般的清香嫋嫋,遍於臺灣鄉間各地,於是,世人皆曰,臺灣民風淳樸,臺灣人情
厚實。
  祭祀,是對歷史的報恩。中國文明不僅說感恩,更重視報恩。父母恩重,故中國文明
標舉一個“孝”字;“孝”是報父母之恩,祭祖則將孝思延伸,跨越了幽冥,使之綿亙,
使之久遠,遼遼無盡,猶如青山千萬重。祖先之外,中國人也祭聖賢、拜仙佛,答報他們
遺澤後世、惠及萬民;此外,各地還奉祀歷朝人物,其中,有成者,有敗者,但不管如何
,歷史總因他們而錚錚然有響有亮。我老家漁村,寺廟特多,祀奉媽祖最盛,一來答報昔
日渡海來台護佑之恩,二來感激年年風濤但海上行船終仍一切平安。十一年前,內人懷長
女,臨分娩數周,天天挺著大肚子,走到金鑾宮,步上層層階梯,向媽祖娘娘敬謝禮拜。
離我家最近的廟宇,則是太陽殿,主祀日月星君;我家中三個小孩,都是才剛會走路,便
爬上一級一級樓梯,去向“太陽公公”合掌頂禮。他們口中的“太陽公公”,其實就是崇
禎皇帝明思宗;蓋當年明末遺民,渡海來台,始終思念先主,不忘故國也。
  祭祀,也是對自然的感激。人受恩於歷史,也受惠于自然;由父母長輩撫育,也由皇
天后土所生養。因此,中國人敬拜日月山川,奉祀四時節氣,更虔敬於祭天與祀地。所有
的祭祀,祭天位階最高。臺灣鄉下之婚禮,至今猶多規格極高之祭天儀式,曰,拜天公;
我結婚時的拜天公,其慎重,其莊嚴,都讓我遙想歷朝在天壇祭天時的神志清明與惟虔惟
誠。有這樣的清明與虔敬,中國文明才可以吉祥止止,才可以綿亙長久,遼遼無盡。
  祭天之外,更多祀地。周代祭祀土地,名曰“社祭”;“社祭”後,分“社肉”;陳
平早年寒微,就因均分“社肉”極妥極當,備受父老稱許。“社祭”處,就是“社廟”,
臺灣則稱為土地公廟。土地公廟分佈極廣,甚至連公墓也經常可見;但見一尊甚高甚大的
土地公矗立其中,慈眉善眼,照拂陰陽。更多的土地公廟,則在鄉野間;許多的客家村莊
,初初走過莊頭的那間土地廟,便開始看見屋舍儼然,聽聞人家笑語,待拜過了後頭另尊
土地,便只見一片豁然,眼前儘是離離稻穗。在水田邊,走著走著,會忽見一株大樹,或
樟,或榕,樹下總又有一間小廟,廟埕不大,但有幾張籐椅,老者聊天下棋,幼童嬉戲其
間,那兒有綠蔭涼沁,那兒有清香嫋嫋,那兒最有尋常民間之好風景。
  上回,我在稻田間的產業道上,領著小朋友騎車,逶迤一路,望見前頭有棵大樟樹,
我回頭對孩子說,前面那是土地公廟,你們去跟土地公爺爺拜一拜吧!他們三人才一聽聞
,不待分說,倏地便騎上前去,單車停在廟埕,忽地便在小廟中有模有樣拜了起來。這恭
敬禮拜,是他們的學習,是他們的修行,也是他們尋常光陰的好風景。
http://changjing77.pixnet.net/blog/post/3620828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