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
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
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
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公孫丑下》)
古代的政治觀念和現代不同,在專制政治的格局之下,君王心中
所想的是如何鞏固及擴張自身的權力,要想勝過競爭對手,就必須做
充分的準備,擁有比對手更強大的物質力量才行,包括城池、兵革、
米粟等,還要佔據易守難攻的險要之地,才能在戰爭中獲勝。但孟子
此處卻逆向思考,過分依賴這些物質力量,覺得萬無一失,反而會導
致失敗,人心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
戰國時代固然是「打天下」,諸侯都想逐鹿中原。但即使是大一
統的時代,君王也不能完全放心,還是會落入永無休止的權力鬥爭。
皇帝雖然名義上是最高領袖,但朝廷內外總是有大大小小的朋黨或利
益團體在一旁虎視眈眈,等待機會篡奪皇帝的權力。中國歷史上宦官
、外戚、權臣、藩鎮的問題層出不窮,皇帝也想了各種辦法來控制、
鎮壓臣民,比如秦代廢封建、設郡縣,收繳民間兵器;漢代初期殺功
臣,分封劉姓王族;宋代實行中央集權,重文輕武;明代廢除宰相等
。這些防堵措施不能說都無效,但效果有限,時間一久還是會出現漏
洞:秦朝被推翻是因為農民起義;漢代滅亡是外戚、宦官亂政以及由
此引發的軍閥割據;宋明兩代亡於異族等。從儒家思想的角度來看,
無論是通過軍事武力或政治制度,只要君王的出發點是自私的,心中
想的是如何獨佔權力而不是愛民,就已經是墮入邪道,不會有什麼好
結果。
現代民主政治關注的主要問題不是皇帝如何防止臣下篡位,而是
如何約束政府,防止政府濫用權力傷害到老百姓。因此在制度上也做
了種種設計,包括制訂憲法,這是政府與人民共同簽訂的契約;三權
分立,沒有單一個人或機關可以獨佔所有權力,而是將權力分散,讓
不同的機構相互制衡。光是約束臣下沒什麼意思,要約束最高領袖才
有用,民主政治可以說是時代的進步。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民
主政治雖然在制度上優於古代,但不能保證選舉出來的領袖都是大公
無私,還是可能有私心,只是因為有制度的約束,對國家的傷害不像
古代那麼嚴重而已。有私心的政治領袖,還是會遊走在法律邊緣,表
面上合法,私底下仍然會操作各種灰色地帶的手段打壓政敵。因此我
們還是要重溫孟子的名言「得道者多助」,權力鬥爭是無效的,讓人
民感受到幸福,人民自然會支持政府,不用煩惱失去政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