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誠之道與敬信之德

作者: YangWenli (半退隱中)   2024-09-17 19:11:45
《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
言而信。《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
,不怒而民威於鈇鉞。《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
君子篤恭而天下平。《詩》云:「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
「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詩》曰:「德輶如毛」,毛猶有倫。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中庸‧第三十三章〉)
西方的倫理學有效益論、義務論和德行論三派。效益論主張行為
的價值須依行為之效果來衡量。義務論主張出於義務而做的行為,才
有道德價值。德行論的焦點不在行為之結果(效益)或動機(意志)
,而在行為者(人)。〈中庸〉這一章有一部分較接近德行論,「不
動而敬,不言而信」、「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重點不
在外在的言語行動、喜怒賞罰,而是君子本身樹立起人格典範,對人
民發揮感召力。但〈中庸〉與西方的德行論仍有很大不同,德行論主
張德行既非天生固有,亦非違反本性;它之可以逐漸形成,乃因我們
的本性適宜接受它;但只有經由訓練與習慣,我們才可使它完善。〈
中庸〉並不把德行看成行為習慣,德行是建立在內在的心性修養「敬
」或「篤恭」之上。
為什麼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呢?雖然老百姓
只能看見外在的喜怒賞罰,不一定了解君子的內在心性修養;但我們
對一個人的了解和評價,是建立在實際相處、互動的經驗之上的,通
過長期觀察,才能夠有準確的判斷。許多道德觀念雖然君子不說,或
說的內容人民不了解,但君子心中有一把尺,處理事情總是抱持公正
無私的態度,時間久了,人民自然會明白君子的想法,衷心敬重君子
。身教重於言教,喜怒賞罰只有一時的效果(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
),透過人格修養建立起互信,人民才會心悅誠服。至於比平民高一
個位階的貴族,已經具備基本的文化教養,當然就不只看具體經驗,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須學習心性修養的理論和工夫,並且努力實
踐,這也是古代教育的重點。
〈中庸〉首章說「天命之謂性」,天道性命相貫通,人的德行同
時指向天地萬物生化的根源,「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以「
誠」貫通天人物我。「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既是天道也是人道,從
天道來說,雖然天不言,但「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萬物都在天道
的大用流行中生生不已。從人道來說,「不動而敬,不言而信」,敬
是對自己,信是對別人,敬信都有真實之意,也就是誠,君子因為用
心真誠,才能夠感召人民,維繫人間社會的運作,不言不動而教化即
在其中。其中尤其以「敬」更為根本,「君子篤恭而天下平」,篤恭
就是敬,君子反求諸己,自己誠敬了,自然能夠取得別人的信任。「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的關鍵在
「慎獨」,於不睹不聞之處,也就是意念上戒慎恐懼,保存內在的天
命之性,不受私欲干擾;發而為種種外在情緒,自然恰如其分。戒慎
恐懼也是敬。「誠敬」是通貫〈中庸〉的心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