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中
庸‧第二十六章〉)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
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
‧里仁》)
《論語》和〈中庸〉這兩章都提到「一」這個概念,老子也說過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道德經‧第三十九章》)、「道
生一」(《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一」代表終極真理,也就是
「道」,哲學上稱為「本體論」,不管哪一家哪一派的哲學思想,都
是以探究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為目標,只是各家體悟的原理有所不同
。儒家和道家相同之處在於:認為終極真理不可說,老子說:「道可
道,非常道。」孔子雖然說:「吾道一以貫之」,從整部《論語》來
看,「一」應該是「仁」。〈中庸〉雖然說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
,從整部〈中庸〉來看,「一」應該是「誠」。但從原文來看,《論
語》和〈中庸〉畢竟沒有說出「一」是什麼(曾子說「忠恕」是實踐
工夫,不是「一」或「道」本身),只是給讀者一點暗示,讓讀者自
己去思考。其實就表示真正的「一」不可說,說「仁」或「誠」雖然
也未嘗不可,但只是字面上或頭腦概念上的理解而已,真正的明白還
是要基於個人的修行體驗,因此不必多說。
儒家和道家的不同之處,在於儒家所體會的「一」或「道」有生
生不息、日新又新的創造性,而這創造性一定要發用在實存的人生和
世界當中。既然要發用,便不能將世界上的各種學問知識,乃至複雜
的生活經驗排除在外,而是要吸收消化、融會貫通,一一給予恰當的
定位。儒者因此展現出博厚、高明、悠久的氣象,「博厚,所以載物
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中庸‧第二十六章
〉),對於物質世界皆能夠承載、涵蓋、成全之。道家的「一」或「
道」包含有無兩面,「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德經‧
第一章》),但以無為根本,「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
德經‧第一章》),或者說以自然為本,「道法自然」(《道德經‧
第二十五章》)。道家原則上不否定實存世界,但走的是回歸自然而
不是發展人文的路,各種生活經驗、人文創造的成果,對道家來說是
可有可無的,甚至過度發展還會產生副作用,對於實存人生和世界並
沒有積極的肯定,顯現的是沖虛、淡漠的心靈境界。
「為物不貳」是指形而上的本體、天道或誠,「生物不測」是道
在真實世界生生不息的大用流行。體用、形上形下是貫通的。「一言
而盡」和「一以貫之」不宜理解成:只要悟道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良知、仁心或誠固然是道德價值的根源、基礎或本體,但所謂的「本
體」也不是鐵板一塊,隨著時代的變化要展現新的內容,才是真創造
。如果都收攝到「一」或「道」就沒有發展,沈溺在形而上的虛無境
界當中(陽明稱為「光景」),和佛老也難以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