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第二十
章〉)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中庸‧第二十一章〉)
〈中庸〉提出學、問、思、辨、行五種工夫,是否有一定的先後
順序呢?其實是沒有的,並不是「博學」完成以後才去「審問」,不
然要學習的事物無窮無盡,排在最後的「篤行」豈不是永遠輪不到?
儒家以實踐為本,孔子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
而》)相較於學問思辨來說,篤行才是優先;而在篤行當中遇到疑難
,也自然要通過學問思辨才能解決。〈中庸〉學問思辨行不是固定的
程序步驟,五種工夫都可以也應該交互進行。
學是自學,問是請教別人,思是建立理解架構,辨是做價值判斷
。學思並重,任何學問都需要通過自己的思辨,吸收消化、融會貫通
,而不是不求甚解;任何思辨背後也需要有紮實的學問基礎,而不是
胡思亂想。學問思辨屬於廣義的「知」,知行又是齊頭並進的。對於
某些急於實踐的人來說,是可以提醒他學問思辨優先,篤行放在後頭
,如孔子勸告子路:「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論語‧陽貨》
)但並不是一定要這樣說。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這句有點像繞口令的話,是要講天道與人道的關係。〈中庸〉貫通天
人之道,「誠」屬於天道,「明」屬於人道,天道與人道雖然有所區
分,但又是通而為一的。儒家的關懷在於道德實踐,天道是因為有人
的參與、主導、創造才有意義,如果只是純粹中性的自然現象之天,
並不是儒家所要探討的。就儒家看來,世界根本上是一個道德的世界
。「自誠明」、「誠則明矣」是從本體說工夫,天道本體是誠,「誠
」落在每一個人的生命當中是性,「明」或者說明善(知道是非善惡
,能夠做價值判斷)的能力,都是由天道或人的本性發出。「自明誠
」、「明則誠矣」是從工夫說本體,充分發揮「明」的能力,賦予事
物道德意義、道德價值,便是本性或天道的朗現,從而增益了「誠」
的內涵。誠和明、天道和人道如同一個圓圈來回循環,進行源源不斷
的道德創造。
「自誠明」這一章也呼應〈中庸〉首章提出的「性、道、教」,
「天命之謂性」是就本體來說,「修道之謂教」是就工夫來說,「率
性之謂道」是將本體和工夫連接貫通起來。也可以說「誠則明矣」是
從聖人的角度來說,充分發揮內在的真實善性(誠),能夠洞察萬事
萬物的是非善惡(明),成為後人的典範。「明則誠矣」是從賢人的
角度來說,依照聖人之教修養自身,時時刻刻對當下面對的事物做分
辨釐清(明),最後也可以達到和聖人相同的境界,使生命成為真實
永恆的存在(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