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中
庸‧第一章〉)
〈中庸〉的「慎獨」有兩種理解方式,第一種是在感官經驗的層
次下,將「不睹不聞」理解成自己或別人看不見、聽不到的現實狀況
。這種理解會產生一些問題,首先是自己「不睹不聞」,也就是事情
尚未發生時,我們的內心要「戒慎恐懼」,時時警覺。但既然事情尚
未發生,「戒慎恐懼」並沒有一個特定的對象,事前當然應該做好準
備,但現實狀況隨時在變化,還是要臨機應變,不太可能都按照原本
的規劃。而且「戒慎恐懼」也並不只是在事前,在做事時的每一刻也
都應該「戒慎恐懼」。其次是別人「不睹不聞」,即使別人沒看見或
沒聽到,我們也應該端正自己的言行,因為「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壞事總有一天會顯現。這樣講也有問題,因為道德是出於本心自我
的要求,「舉頭三尺有神明」或想像隨時有人在旁邊監督,固然是對
自己的一種提醒,但並不是因為怕被別人發現所以才不做壞事。
比較恰當的理解方式應該是第二種,也就是不著眼於外在現實,
改從內在起心動念的角度來理解,「戒慎恐懼」的對象是內心的偏見
或私欲。自己心裡在想什麼,別人當然不會完全知道,只能從當事人
外在的言行表現去推測,也就是「不睹不聞」。但自己的內心卻是雪
亮的,只要你願意誠實去面對反省就可以察覺,所以說「莫見乎隱,
莫顯乎微」(對自己來說,沒有什麼是比隱微的自私念頭更明顯的)
,一察覺就馬上克治去除,便是「慎獨」。同樣地,「戒慎恐懼」的
目的也是內心保持高度警覺專注,時時刻刻持守光明良善的本心,不
管事情發生前或發生後,都要有這樣的心境,才能夠妥善因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