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QueenHKASino (港島楂FIT阿叔)》之銘言:
: 而又因為他是民生必須品(你可以不玩科技產品,但不能不住)
: 才會有投資科技產業對社會有貢獻,房地產業則毫無幫助的錯覺吧
: 房地產業不是只有”買賣房子”這一個部份,
: 科技業因為有研發,會產生出創新的科技,對人類是一種進步,
: 而房地產業不會給人類帶來創新的進步,但不代表他就不需要存在,
: 有住的需求就要有人蓋房子,就像發明了新的科技後也要有人生產,
: 至於明明供過於求還一直蓋,這是炒作行為,就像科技股也一樣有人炒一樣,
: 炒作行為不值得鼓勵,但不代表整個產業對社會就沒有幫助
去到這裡其實大家有點偏題了.
這串的標題講的是怎樣領先韓國, 臺灣式的信用觀, 以及房地產, 在這
點上都是原因. 我們並不主張說, 科技及高端產業是壓倒一切. 但是卻
不能否認, 韓國在這裡就是打敗了臺灣.
這討論, 並不是在講共產主義, 也不是怎樣將資產階級給根除. 而是臺
灣有多少個不適合科技和高端產業發展的因素, 甚至他並不是全部. 上
面提出的都是一些最簡單, 最容易看出原因的問題.
例如拖延付款, 對於資金充足銀行又肯借錢的行業來說, 傷害自然較少
, 但對於銀行不肯借錢的行業來說, 拖款會是大問題, 因為那些公司根
本就會直接發不出薪水, 在完全不是自己公司的問題下就倒掉. 這結論
不就很簡單: 大資本不願投資, 小資本又會死於信用.
會提出這點, 就是因為他非常客觀, 錢來到才能夠發出薪水, 否則就要
借, 銀行不借, 薪水就發不出來. 發不出來, 公司要不就是拖欠薪水,
「等收到數再發」, 要不就是直接黑字關門. 這跟其他有爭議性和主觀
性的理由相比(比方說前陣子說的甚麼 10 元股票面值論, 分紅制度論
都是主觀的, 而且也偏向純勞方角度), 這理由非常踏實, 而且也沒甚
麼代替方案.
提出更多的缺點, 並不會將那些缺點變成「不是重點」, 「不是原因」
, 而是這些缺點會全部加起來, 而是「全部都是原因」. 臺灣又何止這
些缺點? 公司法落後, 營所稅, 巨大的海外收入免稅額和過低的個人收
入免稅額, 技術股還要課稅, 補助大企業去做低產值甚至負產值行為,
這些要說, 是會說不完.
不如總歸一句說, 臺灣諸種體制就是為一個七十年代模式的工業社會而
設計的, 他大部份保留到資訊時代的今天. 結果一堆不合時宜的設定,
而這裡的討論, 還天天在講怎樣回到蔣經國八十年代的榮景. 而不明白
問題正正就是大家想留在八十年代, 而韓國就在九八年金融風暴後, 把
國家改造成適應資訊時代.
人家贏是贏在對整個國家的革新, 而不是怎樣「保持八九十年代的領先
優勢」, 人才也是革新的人才, 若臺灣自己不願革新, 覺得理想世界就
是回到蔣經國的八十年代, 那能救臺灣的人才就是多啦A夢, 因為牠會
帶時光機把整個臺灣穿越回去錢淹腳目.
整個討論, 最要命的正是標題那「保持」兩字, 臺灣需要的是保持甚麼
嗎? 經濟並不是像一條火車軌一樣, 是前後之分的賽跑, 產業更像生物
, 他會變成一個你完全不熟悉的形態, 就像 M$ 就算是 PC 的霸主, 在
流動世界可以完全被打得抬不起頭. 當全世界在變, 你自己不變時, 你
就自然落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