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些中途島的紀錄片。
美日雙方都曾犯下若干大大小小的錯誤。美軍一開始不清楚日軍航母位置,將自己飛機
分批去偵查,結果因為飛機機群各自分散,被日軍飛機痛宰。
不過日方指揮官南雲因為情報複雜,導致他思緒跳躍所下令的「陶侃搬磚」型的無聊命令
,白白浪費時間、精力、使得日本艦隊自尋死路。
日軍戰機既然一開始幹掉了蠻多架美軍飛機,局勢算暫時領先,將要返航至航母上補充油
料。但接著日軍指揮官南雲耍蠢了:
日軍剩餘第二波預備起飛的飛機,到底是要攻擊美方已經在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艦(所以飛
機要掛利於攻艦的魚雷彈)比較重要,或是去攻擊中途島美軍基地設施(所以飛機要掛利
於攻地的高爆彈)比較重要,南雲猶豫不決,命令一改再改,日軍航母上的地勤人員像陶
侃一樣把磚頭(不同炸彈)裝上、又拆下、再裝上...忙成一團,甲板上到處堆放還沒裝
上的炸彈。
日軍地勤如同白白花了半小時繞圈圈。然後美軍一部分(但也夠了)的轟炸機群來了....
日軍航母甲板上一堆彈藥...活脫脫現成的火藥桶...最後,在美軍的轟炸下,日軍四艘航
母沉沒,損失慘重。(註:這方面的戰況實情,有其他觀點)
但是,如果南雲幸運選擇先不去攻擊中途島設施,預備隊的飛機先用來保護自身航母與
攻擊對方航母,就是掛魚雷彈然後趕緊升空再說,而因此贏了中途島海戰、全殲美國該區
三艘航母,甚至再好一點,日軍接著集中兵力(包含山本總司令支援的兩艘航母)攻佔中
途島。這可以說是一次勝利。
我把它比喻成總體國力較居下風的自由行星同盟,好運第一次奪下伊賽隆要塞。
接著應該是從戰略層面提升到政略層面才是關鍵。例如:
同盟當然根本打不贏總體國力更強的銀河帝國。如同日本打贏不了美國。所以:
如同楊文里提督設想的見好就收:以此勝利當作心理衝擊的反差,主動放低姿態向對手
(銀河帝國/美國)提出停戰談和!如果有上帝視角,日本此時可故作大方,同意退出許多
已經佔領的土地都可以!徵求與英國、美國成為同盟,也簽訂密約對付蘇聯。日本跟美國
協商:
1.日方向美方道歉、但美方同意日方不需賠款(或象徵性賠款100美元)、日本退出軸心國
、日美雙方停戰簽和約、日本也請美國轉達願意與英國停戰,條件同上:日方不賠款。
2.日本放棄所控制的: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緬甸、越南、高棉、寮國、朝鮮半島(
因為已經日韓合併,所以作為討價還價之用)、中國大陸東北到東南各省,皆交由美軍接
收處置(由美方決定東南亞是否交還英國);但美方需承認日本擁有台灣(理由是這是19
世紀的清日間就以合法條約所割讓)為合法領土(亦即只爭取台灣是日方唯一可保留的戰
利品)。
3.日本和美國簽署共同防禦條約,出借高雄港、橫須賀港作為美國海軍基地,租期99年。
4.日本與美國簽訂密約,聯合防堵蘇聯。
如果日本在中途島戰役僥倖大獲全勝,再加上如果有人能穿越附身到裕仁天皇身上,先想
辦法(雖然很難,但是假設成功)以統戰策略聯合次要勢力鬥倒日本軍部,讓天皇重新掌
實權,接著按照上述1.2.3.4.跟美國議和(而不是某些網友說的如果打贏中途島就繼續擴
張)見好就收(甚至以上帝視角,不惜主動退讓、歸還侵略的土地,只求軍力、工業基礎
能維持),搞不好不虧還有賺(保持國力)。
各位覺得日方在中途島戰役獲勝後,以1.2.3.4.為假設情況,日美能談和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