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國文界掀起古今之爭,
支持白話文的一方認為白話文易表達且易理解,
但我個人認為,中文白話文是非常鬆散的語言,
有時候並不易於理解,甚至導致誤會,
追根究柢,原因在於白話文過於「意合」(相較於英文的「形合」)
PS 這是語言學的術語,不懂也沒關係。
舉例來說:
1 晚餐吃牛排。 以中文為母語的人一定能懂這句話,
也不認為這句話有什麼大問題。
但仔細看,究竟是誰吃了牛排? 是「晚餐」嗎?
2 我們晚餐吃牛排。 這句話告訴你誰吃了牛排:我們。
但再仔細看,我們和「晚餐」是什麼關係?
(或者問:我們稱呼為「晚餐」?)
若用英文表達同樣意思,
這句話應該是這樣:
3 我們吃牛排當作晚餐。 We had steak for dinner.
英文清楚告訴你:
誰? 我們
做了什麼? 吃牛排
為什麼? 當晚餐
這樣的說法完全沒有語意模糊的問題。
也許有人會問:有必要講得那麼拗口嗎?
用第1句表達不是很簡單?
沒錯,很拗口,而且有違於我們說中文的習慣,
但當你想進一步把時間地點等更多資訊加進去這句話時,
你會發現英文表達方式反而比較方便:
4 We had steak for dinner in the restaurant yesterday.
此時英文已經無法直譯成中文了:
a.我們吃牛排當晚餐在這家餐廳昨天。(不是正常的中文)
改用比較順口的表達方式:
b.昨天我們晚餐在這家餐廳吃牛排。
c.昨天我們在這家餐廳用晚餐,我們吃牛排。
幾個問題點:
(1)中文主詞「我們」和動詞「吃牛排」被一串字隔開了,
這會產生理解上的負擔。
*英文的主詞和動詞通常緊緊相連,
只有需要特別強調某些資訊時才會改變字詞順序。
白話文是否增加了主詞和動詞之間的間隔?
我認為這是白話文的缺點之一:鬆散。
(2)中文的「主要」資訊和「次要」資訊不易分辨,
這也會產生理解上的負擔。
*英文把主要資訊放在最主要的位置,
通常就是以「主詞+動詞」形成的句首。
其他次要資訊就像是尾巴一樣掛在後面,
(如上例,「我們吃牛排」就是最主要的資訊。)
白話文是否讓「主要」和「次要」更加難辨?
當無關緊要的資訊比重要資訊更佔篇幅時,
由於無法透過字詞順序分辨「主要」和「次要」,
讀者對重要資訊的解讀會受到干擾。
另外一個例子:
5 上周末,趁著國慶連假,除了80歲行動不便的老奶奶以外,
我們全家到米其林一星主廚開的法式餐廳吃晚餐,
我們吃了三分熟的牛排,刀子切下去時血水流出令我印象深刻。
我的解讀:「刀子切下去時血水流出」是作者最想傳達的資訊,
(如果發文在臉書上,作者甚至會拍照上傳給大家看)
作者不是要告訴你上周末是國慶連假、老奶奶行動不便,
也不會要你只注意到米其林主廚法式餐廳、三分熟牛排,
作者最在意的/最想和讀者分享是「刀子切下去時血水流出」。
但前面一長串的鋪陳都是次要資訊,說完之後才遲遲帶入重點。
這是從小到大國文老師教我的寫作模式。
在白話文的時代,鋪陳往往很長,讀者要花更多時間抓重點,
有時甚至抓不到,所以需要國文老師來教白話文。但與其教學生
讀懂白話文,不如教學生寫易懂的白話文,減少白話文的缺點,
(如鬆散、模糊),這樣不是比較好嗎?
我依自己的理解把例5翻成英文:
6 Juice flew out the moment I cut into my steak. That was
impressive. I enjoyed it medium-rare and so did my whole
family, except Grandma, who wasn't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