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鄰居有遭過小偷,因為他們家的地理關係的緣故,
剛好在大樓的外圍,算監視器的死角,
他們剛好家裡是三個女兒,最大的嫁出去了,
兩個小的都還在唸書,平時也住外面,
有一次暑假,最小的女兒回家小住,
晚上睡覺睡到一半,發現客廳有發出很巨大的聲響,
她原本以為是家裡的人,後來想想不對,
那天鄰居夫婦兩個人去日本遊玩,
家裡只有她一個人在家!!
因為他們家也不是第一次遭竊,所以她直覺的反應是小偷,
但她的房間是那種小隔間,沒有窗戶的那種,
雖然她房間有上鎖,但是那種簡易式的喇叭鎖,很容易破壞。
她不敢動,只敢拿著美工刀躲在房間床上,假裝屋子裡沒人在,
但小偷在屋裡翻箱倒櫃,然後翻到隔壁她爸媽的房間,
她想了想不對,如果小偷摸到她房間,一定會想辦法開門,
那她就完蛋了。
但她原本想報警,又覺得這樣一定來不及,還好她有樓上鄰居的手機,
趕快打給她。幸好對方沒那麼早睡。
原本是想叫他們家人來救她,但她又想了想,她們下來樓下,又沒有鑰匙,
他們也進不來,反而會驚動小偷知道屋內有人,她更危險。
她就教她的鄰居朋友一個方法。
等她講完的時候,她感覺小偷也搜刮完隔壁房間,要來轉她的房門了。
當她確定有人在轉動她的門把,發出喀喀的聲音,然後開始在動作想要開鎖的時候,
她是整個人都嚇住了,用綿被蓋住自己動都不敢動。
還好登時消防警鈴聲大作,因為她叫他鄰居立刻去按火警的鈴聲,然後衝下來拍他們家
的門說失火、失火了,快救火、快救火。
因為火警鈴聲雖然響,但小偷可能只會嚇到,然後躲到房子間等警鈴過去
,但如果有人說失火了,小偷可能真的會以為有火災,為了逃命就趕快跑走。
然後她還是不敢動也不敢發出任何聲音,一個人躲在房間裡,
因為她還是不敢保證小偷是不是還躲在房子裡。
等到她鄰居帶了警察跟鎖匠,開了她們家的門,在她房間門口敲門,
她確定是鄰居的聲音後,才開門走出來。
講這件事除了因為這女學生很冷靜也很機警外,也是在突顯一個問題。
今天有很多立即性的危機,不是報警就可以解決的,
如果大動作的處理不當,反而會造成人員的損傷。
如果我鄰居的小女兒房間沒有上鎖,或是她鄰居衝下來大喊就說捉小偷,
會不會造成小偷知道屋內有其它人在,對她造成傷害?
如果她不夠冷靜,高聲尖叫,或是出面跟歹徒對質,
會不會讓她置身於更大的危險中?
所以她的出發點都是保障她自己個人的生命安全為第一,因為她沒有辦法逃離現場。
同樣的,回到這個案件來看。
我也覺得這個屋主很有道理,因為歹徒是入侵他家,又去攻擊他。
但另外一則新聞報導的情況又不太一樣,他們是進入發現有異狀遭人入侵,以為有人在。
屋主兩人一起前去察看屋內,然後發現歹徒,對方出手攻擊,
他們才扭打在一塊。
但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是不是應該先安排老弱婦儒先退避至安全範圍?
或是找幫手來支援才是上策?因為說真的,帶著要照顧的婦幼,還可能造成分心,
而且一個人上又沒其它幫手,其實是很冒險的。
再來所謂的堡壘原則,是不是應該要本人原本就在屋內,然後遇到外力入侵,無法逃脫及
求援的時候才適用?
以前美國也有發生過,屋主在外頭回家結果還沒進門就發現屋內有人,以為是小偷,
開槍把對方打死後,才發現那是在外讀大學放假返家的自己兒子。
當然,也有可能是屋主根本就不知道小偷還在屋內,只是單純的以為遭竊,
去查看,才發現小偷還躲在屋子裡,進而演變成雙方扭打,然後屋主為了保護妻兒,
才失手把對方打死,這就純粹是個意外了。
因為陳述的理由與過程不一樣,有沒有知道對方的存在,應該會造成判斷上的不同。
不過我相信比較是應該偏向後者,因為如果知道屋內可能還有歹徒在,
正常人的直覺反應應該是『先找可供護自身的東西』防身。
而不是像該屋主一樣,赤手空拳上陣。
連小女生都懂得找刀子護身了,一個成年人不可能不懂這個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