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經驗? 人脈?
我公司的主管老人,某天跟他談一件基礎問題 (大一程度基礎中基礎的概念)
結果他居然講出所有教科書都不一樣的結論....
還一直說我錯了,一臉不削的表情
如果按他的結論,那就是什麼都不要做,這件事不可行。
但事實是這件事可行,而其他家都發現了這方法,開始在做了
後來開會時,他還告訴老闆這件事不可行
老闆也同意
我就看這兩個人在那邊耍白癡....,把機會讓給別人
這才是老人的程度,愛面子要高薪,又死不認錯
而造成這些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怕被取代,又不思自我進修
這是我對台灣老人的看法,這樣的例子不只一位。
※ 引述《yoyoruru (哇系笨阿佑)》之銘
: 今天德國金屬加工技師,從小鑽研技術,每個人都是師傅等級
: 日本的技師、職人,也都不斷精進技術
: 每個人一天的產出價值,都是台灣一般工人的好幾倍
: 學校或學徒出來兩三年就能獨當一面
: 台灣的?
: 台灣也有優秀的人才,不比歐美日差
: 這些人擔心勞工權益?不需要,他們的技術能走遍世界都吃的開
: 老闆花大錢留人都來不及了,這些人都比歐美平均薪資福利好
: 但台灣現在大部分剛出來的勞工?
: 大學畢業行政職,連WORD都要重新教,EXCEL連SUM= 是什麼都不知道
: 也在工地看過,不敢用砂輪機的輕隔間工人,帶著工作手套用砂輪機的工人
: 三視圖不會看的機械系大學生
: 這些人每年工作2300小時的產能也比不上歐美日1500小時的一半甚至更少
: 偏偏這些台灣佔不少數量的人,卻要拿歐美的工時、薪資來比?
: 什麼叫全球化
: 世界各地同等技術的人,薪資差異會越來越小
: 尤其一個目前的世界工廠在隔壁
: 作業員素質沒有比人家好多少,勞動條件自然慢慢跟中國一樣
: 錢少,事多,工時長
: 這些都是相對的,今天台灣工人花2小時幫老闆賺的錢,日本可能只要1小時
: 很自然的台灣工人就是要多做人家一倍的時間才能有相同的所得
: 不然就是少領一倍的薪水
: 這跟慣老闆沒有關係,職場公司不是學習的地方
: 而是你有一分能力得到一分收穫
: "工作的地方"
: 的確一些老人家技術上能力跟不上時代卻佔高位高薪
: 但別忘了,經驗與人脈在這社會上也是能力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