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經濟學人 為何他們是錯的 談反全球化

作者: mlkj (￾N )   2016-10-02 23:07:46
原文
http://tinyurl.com/googbvy
翻譯
http://mlkj24.pixnet.net/blog/post/31715401
Economist Oct 1st 2016
1843年的9月,利物浦水星報報導了市內一場大型的自由貿易遊行活動,皇家劇院擠得水
洩不通。新選上的國會議員John Bright,侃侃而談進口食品關稅去除的好處,跟新成立
報紙「經濟學人」的立論相呼應。John Bright告訴他的聽眾,當他在拉票時,他曾解釋
過「如果貿易受到限制,對石匠、鞋匠、木匠,以及各種技術人員會如何吃到苦頭」。他
在利物浦的演說大受好評。
但過了173年,卻很難想像重要西方國家的政治人物,會由於他/她為自由貿易辯護,而受
到稱讚。美國總統選舉的兩位候選人都並非自由貿易的支持者。在許多議題語無倫次的川
普,在這方面倒是很清楚:外國人的不公平競爭,摧毀了美國的工作機會。他威脅要撕毀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退出TPP、與中國展開貿易戰爭。希拉蕊現在也開始譴責TPP了,而這
份協議她曾協助談判,這有損她信譽。在德國(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國之一),成千上萬人在
9月初走上街頭,抗議談判中的歐盟、美國貿易協定。
對貿易的反彈,只是對經濟開放影響普遍焦慮中的一種症狀罷了。英國脫歐投票反映的,
是對大量、無限制移民湧入後,對社會福利、就業、文化影響的擔憂。大企業因利用外國
空殼公司來避稅遭到譴責。這樣的批評,蘊含著某些事實:需要做更多事,來幫助那些因
為開放而遭淘汰的人。但改善全球化還是要逆轉全球化,這兩件事是有天壤之別。有一種
想法認為,全球化是一場騙局,只對大企業跟有錢人有利;這種想法是錯的。
真正的助貧政策
The real pro-poor policy
二次大戰後的數十年,全球生活水準有巨大進步,主要是因為世界貿易暴增的關係。出口
貨品在1950年,僅占了全球GDP的8%,到了半世紀後,已經佔了將近20%。出口導向的成長
以及外資,讓中國數億人脫貧,並讓從愛爾蘭到南韓的各國經濟體轉型。
說白一些,西方選民對於新興市場這樣非比尋常的財富轉移,並不是感到太舒服。但回到
他們自己國內,自由貿易的整體好處也是不需爭論的。進行出口的企業,比那些只做國內
市場的廠商生產力更高、支付更高的工資。美國半數的出口額,都是出到有簽署自由貿易
協議的國家,即使這些國家佔全球GDP總額不到十分之一。
相反地,保護主義會傷害消費者,且對勞工也沒甚麼幫助。貧困國從貿易中所獲得的好處
,比富裕國更多。一份橫跨四十國的研究顯示,如果跨國境的交易被終止,最富裕的消費
者群,會損失的28%的購買力;但最底層的消費者將會喪失63%的購買力。根據彼得森國際
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資料顯示,自歐巴馬
2009年對中國輪胎課反傾銷稅後,美國消費者轉用非中國製輪胎的成本約是十一億美金。
這個金額,分到1,200個所謂「拯救下來」的工作機會上,平均每個工作機會的金額超過
九十萬美金。
開放還有其他好處。移民改善的,不只是他們自身的生活,同時也會改善接納國的經濟情
況:自2000年後,抵達英國的歐洲移民對財政上來說,是淨貢獻,在2001年至2011年間,
對財政挹注了超過兩百億英鎊。外資則帶來競爭、科技、管理訣竅跟工作機會,這也是為
何中國對外國投資過於小心一事,令人失望。
你最近為我做了甚麼?
What have you done for me lately?
以上這些事實,都無法否認全球化有其缺點。自1840年代起,自由貿易的提倡者就知道這
點,雖說絕大多數人都受益於全球化,還是有些人會被淘汰。而幫助這些被淘汰者的行動
又太少。1999年至2011年美國製造業淨損失了約六百萬個工作機會,也許有五分之一是源
於中國的競爭;許多失業者沒有再找到新工作。而事後看來,英國政治家對於歐盟新成員
ー 東歐各國移民所帶來的社福壓力,過於盲目樂觀。而雖然沒有出現對短期資本快速、
無常的街頭抗爭,其跨境的消長、波動往往是有害的,尤其是對那些歐元區債務纏身的國
家來說。
如我們本周特別報導所提到的,要克服這些缺點,必須要做更多事。美國僅花了GDP的
0.1%(富裕國家平均的六分之一),在協助培訓失業工人找到新工作的政策上。在這種情況
下,無論川普還是希拉蕊,都沒有政策是針對那些受到貿易、更便宜科技傷害的勞工,令
人遺憾。在移民方面,可以仿效丹麥的例子,由地方政府的收益來分配新移民,這樣對學
校、醫院、住房的壓力便可得到緩解。許多人認為,將簽署國綁定貿易協定的規則,是對
民主的傷害。但有一些可利用共同規則的方法,來加強國家主權。共同規範跨國企業的課
稅方式,可讓各國更能掌握財政狀況。利用協調的方式,來遏制易波動的資本流動,將可
重掌國家貨幣政策。
這些是對保護主義、排外主義叫賣者的明智回應。對各國來說,最糟的答案,是完全否定
全球化。本報成立之初,支持廢除穀物法(Corn Laws,英國1815年至1846年強制實施的進
口關稅,藉以「保護」英國農人及地主),現在情況還是差不多。在開放經濟體中的機會
,會比封閉經濟體多,且更多元化。且大致上來說,更多機會,會讓人們更好。自1840年
起,自由貿易者就相信,封閉經濟造福的是有力人士,傷害的是勞工階級。他們當時是對
的,他們現在也是對的。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燒紙)   2016-10-03 07:18:00
那個企業、富商跨國避稅,產業因外移跟技術化減少的工作額與新增「常態」工作額巨大的落差...而且美國政府一直在撙節的邊緣,還期待政府新增款項幫助人?只能剝削已經是制式且持續,而補救措施不僅緩不濟急,而且比蜃樓更虛幻然後一直神話小而成功的國家,不知道小國用低稅率找來的富商養十個國民的錢是剝削成千上萬的原國家勞工而來
作者: kikii (摸咕)   2016-10-03 09:16:00
"大多數"的人都受益於全球化..這大多數是怎麼來的
作者: sdhpipt   2016-10-03 14:28:00
自耕自織維持一下自己的生活就知道貿易有多好了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燒紙)   2016-10-03 14:33:00
大多數人受益10,特定人士大概是100000000000000000000
作者: rainmaker2 (rainmaker2)   2016-10-03 15:25:00
同歸於盡
作者: clifflee (亞爾薩斯)   2016-10-03 15:39:00
光榮孤立後就看看同薪水的購買力會下滑得多誇張了
作者: RIFF ( 向問天 )   2016-10-03 15:57:00
1.政府沒照顧好受競爭的勞工 -經濟學人你怎麼不早說?2.你怎麼不跟HILLARY說?今天新聞: HILLARY嘲笑SANDERS的共產支持者HILLARY各種的躲閃飄3.US政府還可以舉債 我覺得US還遠遠有更大的舉債能力但是美國中產白人 可能還有亞裔 不願意4.我也覺得孤立後 很可能是:貶值拼出口 購買力下滑 勞動增加
作者: scarbywind (有事燒紙)   2016-10-03 16:37:00
舉債能力我還滿懷疑的,除了出去搶跟無限的(?)未來收入還有印鈔以外,目前的稅制根本收不回舉出的債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6-10-03 21:29:00
這篇就是開宗明義的自由主義信條經濟學人採取的立場是公認的自由派,經濟自由主義混合了古典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主張,再加上一些公民社會的理念,大體上構成了經濟學人評論的立場和基準一份報紙/雜誌,可以歷經170年以上,仍然堅持類似的主張堅持原則和理念,姑不論此理念是否正確,都讓人欽佩因為媒體畢竟性質特殊 能做到堅持理念不容易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2016-10-04 05:42:00
經濟全球化的確對世界大多數人有好處.各位可以看冷戰後,有多少貧窮的開發中/未開發國家收入大幅度成長 人民生活水準提升? 印度 中國兩國加起來就20億, 超過1/3地球人口而開發中國家崛起後出現新的消費市場,成為下一坡經濟發展的動力.因為最可怕的是,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已經達到頂點開發中卻還是一窮二白,最後全球經濟都會因為需求過少而過於低迷.
作者: MADAOTW (MADAO)   2016-10-10 17:36:00
從二戰冷戰時期看下來當然是好 但是,從wto後根本就不是如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