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加坡大國平衡戰略面臨挑戰

作者: citi (citi)   2016-11-09 14:25:53
標題:新加坡大國平衡戰略面臨挑戰
新聞來源:金融時報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70032
趙靈敏:過去,新加坡從大國平衡戰略中獲益良多。然而,中國不再是過去的中國,新加
坡也不再是過去的新加坡。
因為新加坡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和做法,中國官方和媒體前一段時間罕見地公開對新加坡
表達了不滿和憤怒。新加坡則深感委屈,認為自己遭到了誤解,並通過各種渠道進行瞭解
釋和抗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理由,就是新加坡實行大國平衡戰略,對中美一視同仁,在
南海問題上,新加坡敦促中國遵守國際法,同時也批評美國沒有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並沒有選邊站。此外,新加坡還強調自己是一個多元種族的獨立國家,並非華人國家
,不存在因此而產生的對中國的特殊親近;國際法和國際秩序對新加坡的生存和安全至關
重要,新加坡再三強調遵守國際法只是在闡述自己的原則,並沒有針對中國的意思……
從新加坡的立場看,這套邏輯是可以自圓其說的,新加坡當然也希望中國能接受這套邏輯
。然而從後來官方媒體和軍方人士的表態來看,中國並沒有被新加坡的這套邏輯說服。而
從現實的角度看,雖然過去幾十年新加坡從大國平衡戰略中獲益良多,但這一戰略的基礎
正在發生變化,中國不再是過去的中國,新加坡也不再是過去的新加坡。
大國平衡的關鍵是平衡,而無論從物理運動、人際交往還是國際關系的視角去看,平衡從
來不是容易的事情,人人都想平衡,但失衡卻是常態。這是因為平衡要得以實現,需要具
備幾個苛刻的條件:“平衡手”自身有特殊的實力,被各方廣泛接受;有高超的技巧,能
夠拿捏好分寸,在不得罪和激怒任何一方的情況下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各方出於種種
考慮願意被平衡,認可“平衡手”左右逢源的努力,不會輕易打破平衡。過去幾十年,新
加坡大國平衡戰略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這些條件大體都具備。
新加坡今天所擁有的國際地位,離不開李光耀個人的能力和貢獻。李光耀是世界級的政治
家,他對新加坡的貢獻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將一個主要人口是苦力的小型貨物轉運港口
,治理成廉潔高效、法治嚴明的全球知名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在一代人的時間里實現了
從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的跨越;從民主到全球治理,從印度的未來到中國的改革開放,他
都有自己明確清晰、富有洞見的看法,從而大大提升了新加坡的國際影響力。美國前國務
卿基辛格就評價說,“李光耀是美國必不可少的朋友,主要不是因為他所代表的權力,而
是因為他那非凡的思維。他的分析非常好、非常有深度,以至於其他國家的領導人都認為
同他會面是接受啟迪的一種途徑。”
在具體的國際政治操作上,李光耀很清楚平衡的界限在哪裡。他堅持給在新加坡塗鴉的美
國少年施以鞭刑,但在邀請美國軍事力量留駐新加坡的問題上從不含糊;他也會批評中國
,但會在政治風波後的1990年和中國建交,並批評香港民主派沒有現實感。顯然,他分得
清什麽是對方的核心利益,什麽是次一級的利益,哪些是可以碰的,哪些不能碰。這種判
斷力是“平衡手”最核心的競爭力。事實上,由於平衡不易得,古往今來能玩轉平衡的都
是國際關系頂尖高手,稍遜一籌都不行。比如在英俄法奧意之間玩弄“五球不落”游戲的
俾斯麥,在蘇攻美守的形勢下擇機和美國建交的毛澤東和周恩來,冷戰時在東西方之間左
右逢源的鐵托。
因此,新加坡在國家治理上的成就,李光耀的個人魅力帶來的別國對新加坡的認可,加上
高超的國際政治手腕,是新加坡能玩轉大國平衡的根本原因。但現在,這些因素都不同程
度出現了褪色,使得平衡變得不那麽容易了。
首先,李光耀已經在2015年3月去世了,伴隨他離去的,是不可復制的洞察力和國際影響
力。對今天包括中美在內的各國領導人來說,李光耀很可能是從年輕時代就耳熟能詳的偶
像級人物,自帶光環,他們願意傾聽他的意見,在面對具體問題時也會因此給新加坡留有
情面。李顯龍對他們來說就陌生很多,因此更多時候是公事公辦。不僅如此,在一些具體
問題的處理上,今天的新加坡治理團隊,手法顯然比李光耀時代要粗糙很多。在這種情況
下,同一個大國平衡戰略,就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效果。
就拿中新圍繞著南海問題的爭端來說,中國認定南海是自己的核心利益,本來就對仲裁及
其結果很惱火,仲裁結果發布後,中國外交左拉右打,使得包括美國日本菲律賓在內,絕
大部分國家在此問題的表態都很剋制,因為大家都明白,事情最終還是要靠談判來解決。
在此敏感時刻,新加坡敦促中國尊重國際法,至少在策略上很不明智。歷史上新加坡雖然
因為麥克菲案和美國有過齟齬、因為毒販死刑問題和澳大利亞鬧過不愉快,但這些事情的
份量和南海問題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
新加坡指責中國分裂東盟,但歸根到底,東盟的團結是東盟10國的事情,並非中國的責任
,新加坡在此問題上指責中國,就像中國網友指責是新加坡的邀請導致美國重返亞洲一樣
不切實際。新加坡也反復強調自己不是華人國家,暗示中國民眾以親戚的標準要求自己是
自作多情,這確實是實情;但另一方面,你也很難想象新加坡今天在中國所擁有的巨大利
益和中國把它當親戚看沒有任何關系。這也是很多中國民眾反感新加坡的重要原因。
其次,新加坡自身的發展成就正在面臨考驗。一方面,新加坡新一輪的經濟轉型前景不明
朗。今年前三個季度,新加坡GDP連續負增長,特別是第三季度環比下降4.1%,是自2012
年第三季度以來表現最差的一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並不期望本國GDP增長在2017
年出現顯著回升。經濟短期的下跌並不可怕,但數據也顯示,近年來新加坡經濟增長中來
自創新和科技等方面的動力缺乏,顯示經濟轉型的前景並不明朗。而經濟上持續的成功對
新加坡的國際地位和維持對人才的吸引力至關重要。
對於新加坡來講,國家認同和文化認同仍在建構過程中,人們到新加坡去工作生活,很大
程度上是因為種種現實的好處。因此,新加坡要維持吸引力就必須創造奇跡,不斷從一個
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不能出錯。過往正是因為新加坡在經濟等硬實力上有卓越表現,當
它說什麽或試圖充當“平衡手”時,人們才願意傾聽,這和很多人把比爾·蓋茨和馬雲的
話奉為圭臬是一個道理。從這個角度看,經濟持續低迷對新加坡充當“平衡手”肯定是不
利的。
另一方面,新加坡面臨領導力衰退的現實風險。新加坡過去半個世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
是領導力的成功。李顯龍的領導力不輸於同時代的西方政治家,但他畢竟沒有經歷過太過
嚴酷的政治歷練。自2004年以來,李顯龍擔任總理已經超過12年,近年來在多個場合表態
2020年大選後交棒,但迄今為止,內閣一些關鍵職位仍由李顯龍同輩的資深部長們擔任。
而新加坡之前的兩次領導人交接,吳作棟和李顯龍都曾在副總理、財政部長、國防部長等
關鍵崗位上經歷了長期的歷練,政治經驗很充足。這次的混沌狀態持續了這麽久,說明目
前內閣里並沒有眾望所歸的人選,決策者左右權衡拿不定主意,還在猶豫中,這給新加坡
的領導人培養機制敲了警鐘。而不管未來定下來的領導人是誰,他的學習期註定將非常短
暫,在李光耀已經去世、新加坡面臨多重挑戰又不容犯錯的情況下,壓力可想而知。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RIFF ( 向問天 )   2016-11-09 15:08:00
瑞士是怎麼辦到的? 台灣很須要學習
作者: ianlin45 (Ian)   2016-11-09 18:55:00
那瑞士是怎麼辦到的
作者: chosenone (獲選者)   2016-11-09 18:59:00
瑞士鄉民善戰是有名的 教宗還有一支瑞士衛隊瑞士全民皆兵 男性公民每年都要去受軍事訓練硬到讓你啃不下去
作者: kpier2 (條漢子)   2016-11-09 19:02:00
台灣學得很像不是? 例如那個紅十字會(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