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卡斯楚的這篇訃告,我們寫了57年

作者: citi (citi)   2016-12-01 13:21:21
標題:卡斯楚的這篇訃告,我們寫了57年
新聞來源:紐約時報
http://cn.nytstyle.com/international/
20161130/insider-castro-death-plan/zh-hant/
《紐約時報》記者講述了他們對這位古巴革命者訃告的編撰工作,它最初起草於1959年。
死亡計劃書
作者:蘭迪·阿奇博德(Randal C. Archibold)
近些年來,每個駐墨西哥記者,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接手並修改過菲德爾·卡斯楚
(Fidel Castro)的「死亡計劃書」。我們都以為,這件事肯定會發生在我們的任期之內—
—結果卻眼睜睜看著卡斯楚堅持到超出我們的任期,就像他超過各位總統的任期一樣。
墨西哥分社社長阿扎姆·艾哈邁德(Azam Ahmed)現在成為獨佔鰲頭的「贏家」,雖然達米
恩·凱夫(Damien Cave)才是事情發生時真正在古巴的人——他運氣奇佳,當時正在那裡
度假。(蘭迪·阿奇博德曾經是駐墨西哥記者,現在是《紐約時報》的體育版副主編。)
重大假期
作者:達米恩·凱夫
我的一個重要假期剛剛結束了。這次度假,我和妻子、兩個孩子,以及岳父回了一趟古巴
。我妻子是古巴裔美國人,岳父在56年前離開古巴時還是個孩子,這是他第一次重返那裡
。我們本應起床然後坐飛機回家。但這時,我聽到了一陣雜亂的聲音:酒店房間裡大聲響
起的電話鈴聲和門上猛烈的拍響聲。外面還是漆黑一片,太陽還沒出來,我太茫然了,猜
不出發生了什麼事情。
於是我打開門,門外站著我的岳父勞爾(Raul)。他穿戴整齊,毫無睡意的樣子。「菲德爾
死了,」他說。他的臉上流露出了積壓數十載的情感。然後,他快步走進屋裡,打開電視

在房間裡,我們慌亂地計劃該怎麼辦。最終的決定是家人先走,我留下來。簡直是形勢陡
變。近20年裡我經常來古巴,但那時我一直在想的卻是2006年菲德爾第一次生病時,我和
時任國際新聞部編輯蘇珊·希拉(Susan Chira)的一次交談。
當時,在伊拉克報導戰事的我還是一個一竅不通的年輕記者,激情多過智慧。我主動提出
,如果菲德爾即將離開那座他統治了幾十年的島嶼,我願意去古巴。不管巴格達了。我渴
望去哈瓦那。
事實證明,去古巴的請求提得為時過早。我從伊拉克去了邁阿密,以為或許這樣能讓我去
到哈瓦那。然後,我又去了墨西哥,並經常從墨西哥去古巴,實現了在這個小島逐步走向
經濟轉型時對其進行報導的夢想。其實我們中的很多人直到離開,都不知道這個過程會有
多麼緩慢和複雜。
即使是此刻,當我藉助哈瓦那的一個Wi-Fi熱點寫東西的時候(我卡裡的時間快要用完了
!),仍在琢磨菲德爾的死在古巴的蛻變中意味著什麼。因為蛻變,而非革命,才是當下
的主題。正如一個古巴人告訴我的,菲德爾的訃告和死亡是一個篇章的結束,但絕不是整
個故事的結束。
事實上,像現如今生活在島上的很多人一樣,我對這個地方抱有很多希望。希望它擁有更
多歡愉,呈現出更多「古巴性」。但願我有朝一日還能和家人重返這裡,有機會寫作,有
機會觀察。
在那之前我只能說,很多人為報導菲德爾時代的終結付出了巨大努力,我為自己能參與其
中而感到高興——即便需要一點點運氣才行。或許這恰恰就是原因。(達米恩·凱夫曾是
駐墨西哥城、邁阿密、巴格達和紐瓦克的記者,目前是數字部門的美國新聞副主編。)
無數次編輯、更新和修正
作者:蘇珊·希拉(Susan Chira)
多年來,當我們被菲德爾·卡斯楚逝世的謠言一次又一次地嚇一大跳的時候,我手頭一直
保留著關於古巴的報導計劃。我們有一份名單,所有在古巴待過或者在那裡有親人的時報
記者都被登記在冊。一些人會直接去邁阿密;另一些人則會嘗試沿著種種路線前往古巴,
儘管誰都沒有簽證。我和前主編比爾·凱勒(Bill Keller)曾在2009年前往哈瓦那,請求
獲得更便利的採訪條件,但卻徒勞無功。不過,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的確給我那本《霍亂時期的愛情》簽了名,這堪稱我職業生涯的一個亮
點。
我們甚至計劃派人經由東南部城市聖地亞哥-德古巴偷偷潛入,因為覺得溜進這個國家除
哈瓦那以外的地方或許更容易一些。菲德爾於1953年在聖地亞哥-德古巴市發起了革命,
並於1959年宣布獲得勝利。邁阿密分社有關於前往小哈瓦那的一些長期有效的指導意見(
而且托莉澤特·阿爾瓦雷斯[Lizette Alvarez]的福,我們有一位在那裡長大的古巴移民
)。
這篇權威性的訃告由安瑟尼‧德帕爾馬(Anthony DePalma)撰寫,他的妻子及家人是從古
巴逃離的。在過去十幾年裡,訃告被編輯和修改了無數次。
人們曾對菲德爾去世時的動盪局面有過種種預測,但在他成功傳位給弟弟勞爾(Raúl)後
,這些猜想漸漸消失了。我還記得有好幾次,我們在深夜或周末慌慌張張地聚在編輯室裡
,重讀訃告、規劃版面、起草報導方案,最後總是白忙一場。
而這一次,消息是真的,多年的準備終於有了回報。(蘇珊·希拉(Susan Chira)是《紐
約時報》資深記者、性別議題編輯,曾在2004至2011年間擔任外國新聞編輯。)
無數個小時
作者:威廉·麥克唐納(William McDonald)
比起其他任何人的訃告,菲德爾·卡斯楚這篇讓我們花費的時間是最多的。
每當有卡斯楚逝世的謠言傳出,我們都會把訃告從架子上拿下來,撣掉灰塵,回傳給作者
安瑟尼‧德帕爾馬,看看是否需要做出任何更新,可能會在這裡或者那裡做一點兒潤色,
然後發給相關人員進行編輯,再一次做好發表的準備。
我當初最擔心的是,那一天終於到來的時候,我們得知消息是在週六晚上10點之類的時間
,不得不叫停正在印製週日版報紙的印刷機,匆匆忙忙地設法把幾千字塞進去。
碰巧,這次的時機堪稱完美:對週六的報紙來說是太遲了,但剛好可以趕上週日版的整個
製作流程。當然了,數字版讀者可以在週六早上邊喝咖啡邊看訃告。(比爾·麥克唐納是
時報的訃告編輯。)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Killercat (殺人貓™)   2016-12-01 21:57:00
這邊的Raul到底是不是指Raul Castro啊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