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經濟學人 捷克斯洛伐克各自獨立的影響

作者: mlkj (￾N )   2018-01-05 21:36:44
原文
https://www.economist.com/blogs/economist-explains/2018/01/economist-explains-0
翻譯
http://mlkj24.pixnet.net/blog/post/32199877
Economist Jan 4th 2018
25年前,當國際社會把焦點放在巴爾幹半島上的血腥衝突時,另一個歐洲的多民族國家悄
悄地分裂成兩個。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兩個國家,當時用「天鵝絨分裂
(Velvet Divorce)」的名稱來形容,呼應了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發生的反共產無流血天鵝
絨革命(Velvet Revolution)。這意味著捷克斯洛伐克的分離是和平的。但事實上,雙方
都只有少數的人支持分裂 — 37%的斯洛伐克人以及36%的捷克人。革命英雄哈維爾
(Vaclav Havel)當時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總統,他非常氣餒,導致他直接辭職下台,並沒有
主導分裂的過程。赤裸裸的民族主義是南斯拉夫衝突的火種,而經濟跟領導無方則是捷克
斯洛伐克分裂的主因 — 這樣的情況,預示了當代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的獨立行為。
這兩國的人民都經歷過分裂。儘管過往兩國都是哈布斯堡帝國的一部份,但捷克人由維也
納所治理,而斯洛伐克人則是歸在匈牙利下。捷克斯洛伐克本身就是在一戰後,從奧匈帝
國中獨立的。在二戰時,斯洛伐克宣布獨立,建立了一個親納粹的魁儡政權,而捷克則被
德國佔領。共產黨在1948年占領後,曾是奧匈帝國工業中心的捷克領土,因為蘇聯對重工
業的重視而得利。但重分配的國家政策,試圖刺激多山且多為農業發展的斯洛伐克經濟。
到了1992年,斯洛伐克的人均GDP已經進步到約是捷克的四分之三了。但在捷克的眼光來
看,對這樣的支出心生不滿,而在斯洛伐克人的眼中,他們的命運掌握在布拉格官僚手中
,被野心勃勃的政客利用。雖然哈維爾是後共產時期捷克斯洛伐克的全球性代表人物,但
聯邦式的政治制度,也製造出兩位強大的地區領導人:捷克總理克勞斯(Vaclay Klaus)以
及斯洛伐克總理梅洽爾(Merciar)。
克勞斯是一位自由市場的理想家,迫切地想希望母國成為席捲歐洲自由主義的先驅國之一
,希望把權力集中在布拉格。而梅洽爾是位傳統恩庇-侍從主義的政治人物,希望斯洛伐
克能自治,並讓自己的力量進入國家資產中,以維持自身的政治權力寶座。在1992年中時
,分裂的跡象已經很明顯,兩位總理同意在7月正式分裂。在那之後,克勞斯尋求快速的
私有化,讓捷克成為中歐的經濟新星;但大眾也產生不滿,因為前共產時期的消息靈通人
士、跨國大公司,在私有化的過程中,獲得了不成比例的利益。而梅洽爾則緊縮統治權,
以半威權強人之姿治理著斯洛伐克,放緩斯洛伐克進入歐盟的進程,並短暫地讓該國成為
中歐的不受歡迎國家。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1998年政黨輪替,梅洽爾下台後才改變。
現在,捷克跟斯洛伐克都是北約、歐盟會員國。歐盟的成立,讓1993年匆匆建造的海關檢
查哨變得沒有意義。除了偶爾在體育賽事表現不佳後產生悲鳴,以及在老派流行文化之外
,沒甚麼人嚴肅討論兩國統一的事。自分裂後,斯洛伐克藉由擴大製造業基地、稅賦減免
帶來外資等行動,更進一步地縮小財富差距,正在邁向全世界汽車人均製造數量最高的國
家。現在,斯洛伐克的人均GDP,已經是捷克的九成了。過去被認為是捷克的窮酸兄弟國
,現在的斯洛伐克,可以當作常常被蔑視的南義人、瓦隆人(比利時),以及其他被捲入區
域鬥爭歐洲人的打氣筒。
作者: zyxx (321)   2018-01-09 17:59:00
請問第二大段:GDP進步到捷克的四分之三 是諷刺語氣嗎?還是真的進步?
作者: Killercat (殺人貓™)   2018-01-22 17:17:00
不是,這是典型的1900s的工業區農業區差距現有的捷克領地取得大多數的工業區,斯洛伐克則是大多數的農業區。後二戰時代工農分區發展差異飛速自然造就了捷克看起來比較富有的印象。但是其實以一個農業比例較大的東歐國家來說,斯羅伐克幹得很不錯了
作者: tony3366211 (00)   2018-01-31 19:09:00
就農業補貼太多,把預算佔走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