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入侵阿富汗的40年傷口:俄羅斯為何重返

作者: laptic (無明)   2019-05-02 20:48:04
入侵阿富汗的40年傷口:俄羅斯為何重返「帝國墳場」?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3788786
2019/05/02 The Glocal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550.jpg
2019年是蘇聯對阿富汗的戰爭(1979-1989)的40周年。這場戰爭,曾被戈巴契夫稱為「
蘇聯的流血傷口」。圖為蘇阿戰爭期間入侵的紅軍「Mi-24」直升機。圖/路透社
文/湯鈞佑(The Glocal研究員)
「蘇聯–阿富汗戰爭之於蘇聯,就像越戰之於美國。」曾有論者這樣評論。
2019年是「蘇聯–阿富汗戰爭」40周年。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無疑是近代國際史上極
為重大的轉折點——它終結了70年代美蘇相對緩和的關係,並引發新一輪的激烈對抗,原
以為可在一個月內終結的戰爭,最後卻延續近十年。
蘇聯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根據「蘇共28大」工作報告,蘇聯在阿富汗戰爭期間共花費了
600億盧布,近5萬蘇軍戰死沙場,傷病人數近10萬。如此沉重的負擔,也被認為是導致日
後蘇聯瓦解、冷戰終結的重要原因之一。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750.jpg
蘇聯為阿富汗戰爭付出慘痛代價,也被認為是導致日後蘇聯瓦解、冷戰終結的重要原因之
一。圖為蘇阿戰爭中,墜機的紅軍直升機。圖/美聯社
四十年前的那場戰爭
受到地緣政治因素影響,阿富汗局勢的變動對於蘇聯來說一向至關重要。美國前安全顧問
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曾公開表示:蘇聯一旦控制阿富汗,將西向伊朗,
東至南亞,從而打開印度洋;並能以阿富汗為立足點,向西南威脅波斯灣產油國,控制石
油管線,從側翼包圍西歐,謀求世界霸權。
而阿富汗全國人口中的大量塔吉克人、烏茲別克人與土庫曼人,和蘇聯的中亞各加盟國的
各民族系出同源,彼此經貿又往來密切,阿富汗任何風吹草動,都對蘇聯國家利益影響甚
深。
1979年,阿富汗發生政變,繼位者哈菲佐拉.阿明(Hafizullah Amin)上台後,不斷聲
稱要改善與美國的關係,並指責蘇聯有意謀害自己,想當然地被蘇聯視為「不聽話」的眼
中釘。政變後一個多月,蘇聯中央政治局在向國家領導人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
)上繳的報告中便稱:在當前情勢下,政治局合理認為,阿明會為了保持個人統治地位,
做出改變阿富汗政權性質的行為。
由於蘇聯認定阿富汗自1973年建國起,在蘇聯扶植下已逐漸走上社會主義的道路,是故保
衛阿富汗社會主義的成果,自然也是蘇聯宣稱應盡的國際主義義務。1979年年末,蘇聯政
府暗殺阿明,並扶持魁儡巴布拉克.卡爾邁勒(Babrak Karmal)繼位。但此時的阿富汗
因為政府內鬥嚴重而威信大減,反政府軍聲勢日漸壯大,為了「幫助」卡爾邁勒鞏固政權
,蘇聯遂以「應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和國家領導的集體請求,反擊外來侵略」為由,出兵阿
富汗。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484.jpg
阿富汗局勢的變動,深深牽動著蘇聯。1979關鍵那年,阿富汗的親美領導人阿明(圖左)
在政變後掌權,蘇聯國家領導人布里茲涅夫(中)將阿明拔之而後快,並扶植傀儡政權卡
爾邁勒(右)上台。圖/維基共享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517.jpg
「應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和國家領導的集體請求,反擊外來侵略...」蘇聯以此為由,於
1979年出兵阿富汗。圖/維基共享
為何蘇聯以失敗告終?
在蘇聯出兵阿富汗初期,無論是領導階層乃至第一線官兵,都認為這次行動會如同1968年
的布拉格之春一樣,蘇軍必能在短期內穩定情勢,迅速撤退。諷刺的是,這一次的任務時
程直至十年後的1989年才失敗告終。究其原因複雜,但高度集中的領導體制僵化,是一大
致命傷。
布里茲涅夫上任後,自70年代開始趨於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使得當時蘇聯的決策,往往
是由一群缺乏戰爭實務經驗的少數高層,根據未經嚴格檢視的情報所下達的指令。這一特
性在進軍阿富汗時,蘇聯對國際事務的錯誤預測也顯露無遺——當時蘇聯中央過度樂觀地
認為,阿富汗雖位於中亞,但離富藏石油的海灣尚有一段距離,不會嚴重危及國際石油供
應,西方世界應當不會有強烈反應。
不料進軍阿富汗的行為,卻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同聲譴責,認為蘇聯為謀求私利,打破了當
時國際戰略平衡。1980年,聯合國召開全體緊急特別會議,通過「要求外國軍隊撤出阿富
汗」的決議,此後8年連年做出如是結論。
蘇聯對外關係亦屢屢受挫。美國不斷以阿富汗問題在談判時向蘇聯施加壓力;中國則把阿
富汗問題稱為蘇中關係的障礙;蘇聯在伊斯蘭世界的外交活動也瀕臨停頓。雪上加霜的是
,美國甚至透過中央情報局,向戰場上的阿富汗抵抗組織提供武器援助,迫使希望早日撤
軍的蘇軍,不得不對抵抗力量發動更猛烈的回擊。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436.jpg
當時蘇聯的決策,往往是由一群缺乏戰爭實務經驗的少數高層,根據未經嚴格檢視的情報
所下達的指令。這一特性在進軍阿富汗時,蘇聯對國際事務的錯誤預測也顯露無遺。圖/
美聯社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537.jpg
美國甚至透過中央情報局,向戰場上的阿富汗抵抗組織提供武器援助,迫使希望早日撤軍
的蘇軍,不得不對抵抗力量發動更猛烈的回擊。圖為與蘇聯作戰的阿富汗聖戰士。圖/美
聯社
蘇聯領導人缺乏對時局的準確判斷與預測,使得當時的軍事戰略更是一大敗筆。由於過於
輕敵,蘇軍派往阿富汗的作戰人數明顯不足,大規模進攻戰術又無法適應阿富汗的山區地
形和游擊戰,過分集中的指揮權也限制了前線軍官調度軍隊的機動性,造成蘇軍大量傷亡
;在政治上,蘇聯於阿富汗扶植的魁儡政權,其所引進帶有蘇聯色彩的制度與文化,也與
阿富汗人民格格不入,遭到強烈抵制,根本無法有效統治。
此外,在戰場上的高額花費,在蘇聯經濟下滑的80年代更是一筆沉重的負擔;不斷從戰場
送回蘇聯的棺材亦造成全國國民陷入極度傷感的低迷氛圍。戰爭帶來的消極感,讓蘇聯內
部人民開始對政府的出兵決策心生不滿。1984年,莫斯科民調顯示,高達6成的民眾反對
阿富汗戰爭,共產黨員中亦有4成持反對意見。在蘇阿戰爭末期,蘇聯提倡的「新思維」
政策,讓民眾更公開地討論時事,這些反對聲浪也無疑對中央帶來極大壓力。
蘇聯領導階層意識到,阿富汗戰爭所帶來的不僅是經濟與軍事上的負擔,也使得克里姆林
宮在國內與國際上聲望驟降。內憂外患下,1986年,蘇聯對阿富汗戰爭有了關鍵性的變化
——蘇阿兩國不再堅持撤軍問題只是兩國之間的事,並表示願意接受聯合國調解。蘇聯開
始大力支持阿富汗政權實行「民族和解」政策:由政府帶頭宣布單方面停火,停止軍事行
動以及給予百姓生活補助等。
時任總書記戈巴契夫也公開表示:「我們已經在阿富汗打了6年,再不改變態度,還得再
打個20,30年。蘇聯應該在兩年內從阿富汗撤軍。」1988年,阿富汗、巴基斯坦、蘇聯與
美國代表就政治解決阿富汗問題簽署協議。阿富汗戰爭被戈巴契夫稱作蘇聯「流血的傷口
」,長達十年的流血戰爭至此終於告一段落。然而,此後的蘇聯/俄羅斯卻始終沒有忘記
那場戰爭的教訓和未竟的野心。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417.jpg
蘇軍大規模進攻戰術無法適應阿富汗的山區地形和游擊戰,過分集中的指揮權也限制了前
線軍官調度軍隊的機動性,造成蘇軍大量傷亡。圖為遭聖戰士游擊隊俘虜的蘇軍坦克。圖
/美聯社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400.jpg
「我們已經在阿富汗打了6年,再不改變態度,還得再打個20,30年。蘇聯應該在兩年內
從阿富汗撤軍。」圖/路透社
當代俄阿關係的演變
蘇聯撤出阿富汗後,在戰爭期間出現的各大軍事組織進入長期內亂。可以說,阿富汗今日
不斷的大小內戰,便是源於當時蘇聯的對阿戰爭。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90年代政經轉
型過程中,由於奉行一面倒的親西方政策,再加上國內經濟蕭條,通膨與失業居高不下,
外交上難以發揮,對中東局勢也只能隔岸觀火。
1992年阿富汗發生革命,俄羅斯承認新成立的阿富汗伊斯蘭國;但好景不常,塔利班於
1996年奪取政權,改稱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由於塔利班採取伊斯蘭極端主義,更公開承
認車臣分裂政權,刺激著當時中亞新興獨立國家極端宗教主義者的野心,也對俄羅斯地緣
政治帶來極大威脅。
因此,俄羅斯政府不願承認塔利班政權,對其採取反對立場。並且基於維護國土完整的考
量,俄羅斯持續對阿富汗反塔利班政權提供協助,運送軍火資源及協助修繕基礎建設。
千禧年後普丁(Vladimir Putin)上台,俄國經濟隨著國際原物料價格高速成長,擺脫90
年代蘇聯解體後的疲軟。經濟恢復讓俄羅斯得以開始加強對中東外交,逐步恢復在該地區
的影響力:在阿富汗的「北方聯盟」成立後,俄羅斯立即對阿富汗展開全面性的政治、經
濟與軍事協助,並展開高層互訪活動,企圖阻止北約東擴以及極端民族主義散布,以維護
俄羅斯國家安全之名——重返阿富汗。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602.jpg
90年代塔利班奪取政權後,俄羅斯政府不願承認其政權,並且持續對阿富汗反塔利班政權
提供協助,運送軍火資源及協助修繕基礎建設。圖為1998年阿富汗大地震時,俄國協助賑
災。圖/路透社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610.jpg
千禧年後,俄國擺脫90年代蘇聯解體後的疲軟,重新加強對中東、中亞外交,逐步恢復在
該地區的影響力。圖為2000左右,車臣危機時俄羅斯的車臣大搜捕。圖/美聯社
千禧年、普丁、重返阿富汗
2001年,震驚全球的911事件發生後,美國藉反恐名義,進入阿富汗圍剿塔利班與賓拉登
。但在推翻塔利班後,美國卻沒有任何從阿富汗撤兵的跡象,持續以反恐為由,在中亞建
立的軍事基地駐紮,這也使得俄羅斯的不滿與懷疑逐漸增加。
俄羅斯擔憂,美國想藉由控制阿富汗,將其與印度、巴基斯坦連成一線,圍堵俄羅斯戰略
南下之路,並擴大北約在印度洋的活動空間。同時,若由美國主導的、途經阿富汗與巴基
斯坦的輸油管道成功修建,那麼歐洲對俄羅斯油氣的依賴性更會大大降低。
是故,塔利班政權解體後,籠罩在對阿戰爭陰影下的俄羅斯,開始積極透過各方勘璇,促
成親俄的「北方聯盟」迅速在政府中掌握了實權。2002年,「北方聯盟」取得中央政權後
,俄國外交部長隨即展開訪阿之行,並承諾向阿國提供後勤與技術支援,幫助其組建職業
軍隊;次年,俄阿政府進一步發表聯合聲明,並公開簽署17項協議,表示兩國將致力於發
展政治、經貿、科技與文化等深入關係。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678.jpg
911事件後,美國藉反恐名義,進入阿富汗圍剿塔利班與賓拉登。但在推翻塔利班後,卻
沒有任何從阿富汗撤兵的跡象,持續以反恐為由,在中亞建立的軍事基地駐紮。圖為美軍
在中亞的軍事基地之一。圖/美聯社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688.jpg
美軍在阿富汗、中亞的活動,另克里姆林宮感到不安。圖為2004年,普丁前往車臣視察
。圖/美聯社
為了解決阿富汗對蘇聯的大筆債務及拓展雙方經貿關係,俄羅斯更在2007年宣布「免除阿
富汗90%對俄欠款」,以獲得承包阿富汗公共建設的優先權,並簽署經貿合作發展備忘錄
。此舉也成功讓俄阿貿易總額從07年的0.7億美金,大幅增長到08年的1.9億美元,希望藉
著日漸增加的對阿經濟影響力,回應美國在阿富汗的干涉。
此外,俄羅斯更重啟蘇聯軟實力對外戰略,大力在阿富汗推廣俄式教育體系,幫助阿國學
生到俄國留學,並強調俄阿的歷史友好,回顧蘇聯時期在阿國的各項建設與人才培育績效
。有歷史學者指出,隨著時間的流逝與俄國的轟炸宣傳,阿富汗民眾對蘇阿戰爭的慘痛回
憶似也逐漸模糊,反倒開始對蘇聯與俄羅斯在當地的投入產生正面解讀。
2014年後,當撤軍阿富汗開始成為美國政府與民間的主要論調後,俄羅斯立刻表態支持支
持阿富汗政權的獨立性。時任總理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曾表示:「2014年後
的阿富汗,要開始靠自己的力量保證國家安全。」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615.jpg
2014年後,撤軍阿富汗開始成為美國主要論調後,俄羅斯時任總理梅德韋傑夫曾表示:「
阿富汗要開始靠自己的力量保證國家安全。」圖為在阿美軍,身後可見蘇軍在對阿戰爭期
間遺留下來的坦克。圖/路透社
筆者認為,這顯示了俄羅斯在長年與阿富汗交涉的過程中體悟到:既然塔利班政權已然垮
台,比起強硬地與美國競逐阿國代理權,不如轉而支持阿富汗作為國際中立國家,名正言
順地支持阿國現有親俄政權與政治體系。
事實上,早在2002年「北方聯盟」取得政權後,俄阿便立即發表聯合聲明,宣布要將阿富
汗打造為一個「和平、統一、中立、繁榮,並與鄰國和睦相處的國家」。俄羅斯外交部長
拉夫羅夫在2010年也曾公開宣示:在國際社會為穩定所盡的努力後,恢復阿富汗的中立地
位,將是形成區域和睦氛圍的關鍵因素。
從蘇聯至俄羅斯,這40年間對阿富汗的政策上雖有差異,但始終不變的就是維持對其的影
響力。從前蘇聯出兵阿富汗,是為了在冷戰對峙下,防止阿國領導階層過度親美;現今俄
羅斯透過政治與經濟乃至於軟實力等手段援助阿富汗,也是希望確保阿富汗維持某種程度
的「中立性」,抑制美國等西方勢力在該地區的滲透。
時至今日,阿富汗的動盪與貧困都與俄羅斯緊密相關。不論未來國際局勢如何改變,相信
俄羅斯依然會將阿富汗視為其國際戰略中的棋子,謀求俄國最大的國家利益。
https://uc.udn.com.tw/photo/2019/05/02/99/6249706.jpg
阿富汗的動盪與貧困都與俄羅斯緊密相關。不論未來國際局勢如何改變,俄羅斯依然會將
阿富汗視為其國際戰略中的棋子,謀求俄國最大的國家利益。圖/路透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