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欺詐、混亂、政變與分裂:美國大選可能出現的「災難性」場景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0-09-09 23:48:41
標題: 欺詐、混亂、政變與分裂:美國大選可能出現的「災難性」場景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is.gd/6sPtY9
縱觀美國歷史,總統大選的激烈競爭難免遭到暴力行為和對結果的不信任的破壞。1968年
,重要的總統候選人之一羅伯特・肯尼迪遭到暗殺。而1912年,重要的總統候選人泰迪・
羅斯福在威斯康星州發表演講時遭到槍擊,但是他後來成功當上了總統。
直到今天,觀察家們也承認,歷史學家仍在爭論誰才是真正贏得了1876年選舉之人,到底
是共和黨人羅斯福・海斯,還是民主黨人塞繆爾・提爾登。
即使是在內戰期間,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也一直能夠得到輸家的承認。儘管如此,據分析
人士認為,可能會出現真正的風險以破壞將在今年11月舉行的總統選舉,而這是該國過去
從未經歷過的。
使外界產生這種擔憂的,正是現任總統特朗普對今年選舉所持的懷疑和不尊重態度,而在
這些擔憂的影響之下,推出了一項模擬即將舉行的選舉的研究計劃。這項倡議來自喬治敦
大學憲法專家羅莎・布魯克斯以及伯格魯恩研究所副所長尼爾斯・吉爾曼。
這項倡議旨在發現今年總統選舉期間美國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情況。
這項倡議被稱為「過渡完整性項目」,它為計劃在今年11月3日舉行的總統選舉的結果,
設定了4種可能出現的情形:
1. 民主黨候選人喬・拜登以微弱優勢獲勝。
2. 喬・拜登取得了重大勝利,並在議會投票與公民投票中都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3. 特朗普在選舉團中以多數票獲勝,但卻失去了公民投票,正如2016年選舉中發生的那
樣。
4. 長時間無法確認獲勝者的情況,正如我們在2000年選舉中所經歷的情況那樣。
與特朗普顧問背景相似的共和黨人參加了這項實驗,其中包括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前主席邁
克爾・斯蒂爾、保守派評論員比爾・克里斯托爾,以及肯塔基前州務卿特里・格雷森。
民主黨方面,參與者包括2016年希拉里・克林頓的競選經理約翰・波德斯塔,比爾・克林
頓和巴拉克・奧巴馬的前任顧問、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達娜・巴西,以及前密歇根州
州長詹妮弗・格蘭霍姆。
除以上人員之外,參與實驗者還包括戰略家、前政治家、記者、民意調查專家、技術和社
交媒體專家,以及來自情報部門、司法部門、陸軍和國土安全部門的前任官員。
布魯克斯表示,「我和我的同事們都不希望這個項目會產生對美國民主試驗可能失敗的擔
憂,我們意識到,確定最嚴重的風險,可能是避免11月出現災難的最佳方法。因此,我們
模擬了一系列的場景。」
最好的情況也會是災難性的
這些場景提示稱,「我們可以在選舉日早上醒來,並在互聯網上讀到一些虛假的消息,稱
拜登因嚴重心髒病發作而住院,並有生命危險,而選舉也因此被推遲。然後,所有的網絡
和主要報紙都會駁斥這些謠言,並強調它們是沒有根據的,但是,拜登的許多支持者都已
經留在家裡,因為他們因這些錯誤的消息而感到困惑。」
儘管如此,在那個深夜到來之時,「大多數主流電視台都確認拜登在選舉中以微弱優勢獲
勝,因此,他在投票團上取得了較小的優勢,而在公民選票上也取得了優勢。民意調查專
家預計,隨著點票和計票工作的進行,拜登的優勢將會越來越明顯。因為在一些西部地區
,大多數選民都會通過郵寄方式投票。」
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那麼特朗普將會拒絕承認這個結果,他會在推特上聲稱,「數百萬
非法移民和死者投出了大量的投票,還沒有計算的選票都是通過造假而成。」
屆時,社交媒體上將充斥著來自特朗普支持者的消息,這些消息將聲稱選舉已經在「政變
中被竊取了」。支持特朗普的評論員也會在福克斯新聞網和右翼頻道中重複類似的消息。
很快,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就將對毫無根據的大規模郵件欺詐指控展開調查。
接下來的一周很可能會陷入混亂,屆時,支持拜登的人員將會走上街頭舉行大規模的抗議
示威,要求特朗普承認並接受失敗。而特朗普則將在推特上呼籲,「真正的愛國者必須制
止恐怖分子和左翼人士,那些支持第二修正案的人絕不允許選舉遭到竊取」。
隨後,在美國的許多城市內,示威者之間會爆發一些暴力事件,部分人士受傷,還有部分
人遭到殺害,而且還會出現有關受害者身份和施暴者身份的矛盾報導。
與此同時,特朗普將宣布,除非這場大屠殺現在結束,否則他將支持「叛亂」,並承諾派
出「偉大的美國軍隊走上街頭,教訓這群反美的恐怖分子」。而此時的五角大樓內,參謀
長聯席會議正忙著開會討論這場危機。
而這只是該項目的最終報告中出現的一個詳細示例。
未來危在旦夕
除了「拜登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情況之外,其他所有的場景都將走向災難的邊緣,包括出
現大規模的虛假宣傳運動,街頭暴力以及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憲法危機。
不確定的情形不包括獲勝者的身份,但是,可以在明年1月20日的就職日之前得到確認。
在「拜登以微弱優勢取勝」的情況下,特朗普會拒絕下台,除非他最終在特勤局人員的陪
同下被驅離白宮,但是,只有在燒毀其顧問提出的所有建議文件之後才可能發生,以免此
後他因這些文件而獲罪。
在每種情形之下,特朗普的競選團隊(負責模擬特朗普競選活動的隊友以及他當選或任命
的盟友)都是無情並持攻擊態度的,拜登的團隊將竭力擺脫這種狀況。
例如,在一次模擬任務中,特朗普團隊反復指控郵寄投票箱會產生選舉欺詐,導致國民警
衛隊在已知的民主黨支持地區摧毀了裝有數千張選票的投票箱。
在所有的情形之下,拜登團隊都敦促各界保持冷靜和民族團結,並以公平的形式完成計票
工作,而特朗普的團隊則發出呼籲,旨在動員或恐嚇計票官員。
在每一種情況之下,雙方的團隊都試圖發動支持者走上街頭。拜登的團隊反复呼籲進行和
平抗議,而特朗普的團隊則鼓勵支持者上街,然後利用因此產生的混亂來洗白其派遣國民
警衛隊前往各個美國城市以「恢復秩序」的合理性,而實際上這種做法會導致更多的混亂。
特朗普獲勝的後果
在「特朗普獲勝」的情況下,絕望的民主黨人將在又一場選舉中受到打擊,因為在可信的
外國干涉和鎮壓選民的指控後,他們的候選人卻獲得了更少的選票,此時,他們將尋求折
中方案,接受選舉結果,並開始提出在加利福尼亞、俄勒岡和華盛頓鼓勵分離主義運動的
想法——除非共和黨領導人同意採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將加利福尼亞州劃
分為5個更小的州,以確保其議員在參議院中擁有更多的席位,並授予華盛頓和波多黎各
成為州的資格。
在雙方都向法院以及公眾輿論提出上訴之時,法律專家指出,司法系統可能會避免就核心
問題作出裁決,因為法院可能會從本質上將此視為政治問題而非司法問題。但是,其他參
與者指出,這無法保證敗訴方會接受來自高度政治化的最高法院所作出的裁決。
一些好消息
該項目也提出了部分可以避免損害美國政治進程的方法,包括:
首先,來自民主和共和兩黨的國會領導人、各州州長、秘書以及檢察官,可以承諾保護選
舉過程的完整性和公正性,以免遭到黨派的干涉。各州官員可以確保選民獲取有關選舉的
詳細、準確信息,包括在哪裡投票、何時投票以及如何投票,並確保他們了解,沒有任何
人能夠取消或推遲選舉的進行。
該項目還指出,有必要消除行政方面的障礙,這些障礙可能會阻止選民在沒有任何錯誤的
情況下,按時完成郵寄投票,並僱用足夠數量的民意調查人員,以確保所有選民都能夠參
與投票並計算所有選票。
此外,還應當集中精力採取有效措施,保護負責計票的選舉官員免受騷擾和恐嚇,並在兩
黨制的基礎上,事先設定標準,來裁定有關各州在如何分配選票問題上存在的任何競爭。
與此同時,軍方及執法部門領導人應當準備好應對政客尋求操縱或濫用憲法權力的可能性
。包括特朗普在內的政黨支持者可能會試圖推動部署聯邦軍隊、國民警衛隊甚至是現役軍
人,旨在通過使其中某個特定政黨受益的方式來「恢復秩序」,或者是使部隊與執法部門
參與進來,旨在切斷計票過程。
媒體在此期間也將起到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可以幫助公眾了解一個事實,就是在選舉之夜
並沒有出現壓倒性獲勝者的情況,因為準確的計數結果可能需要數週才能完成,特別是鑑
於在這場空前的選舉中,會有大量的選票通過郵寄的方式到來。
───────────────────────────────────────
紐約軍事學院畢業的川普,真的看不起陣亡美軍嗎?昔日軍校同學爆料:他老早就是這副
德性
https://www.storm.mg/article/3019030
李忠謙 2020-09-09 18:42
https://i.imgur.com/WHuDMjY.jpg
左:川普18歲時在紐約軍事學院的畢業照。右:74歲的川普在造勢大會上宣稱自己最尊敬
美軍,也最受美軍喜愛。(左: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右: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被媒體咬上,直指他對陣亡美軍不敬,嘲笑他們是「魯蛇」(losers)
跟不知為何丟掉生命的「傻瓜」(suckers)。川普當然否認到底,痛罵率先爆料的《大
西洋月刊》是騙子、爛媒體、假新聞,因為「沒有人比我更尊敬美軍」、「美軍士兵都愛
我」。不過《外交政策》8日又追砍川普一刀,引用他昔日在軍校的同學說法,稱川普當
年就對部隊、紀律、傳統就十分蔑視。除了公然違抗命令,更是個自我感覺良好的渾球。
根據《大西洋月刊》報導,川普2018年在訪問法國時,臨時取消了巴黎「埃納-馬恩美國
陣亡將士公墓」(Aisne-Marne American Cemetery)的憑弔陣亡美軍行程,因為他覺得
葬在那裡的「都是魯蛇」,據稱他還問幕僚「那場戰爭裡誰是好人」。川普與時任白宮幕
僚長的凱利(John Kelly)2019年參訪阿靈頓國家公墓時(凱利的大兒子羅伯特在阿富汗
陣亡,正是埋骨此處),川普竟說:「我真搞不懂,他們圖的是什麼?」報導一出,川普
無論在推特或者記者會上都頻頻為自己辯解,並且痛罵《大西洋月刊》。
雖然二戰後才出生的川普從未在美軍服役、就算越戰時期也以骨刺之名躲過徵兵,但其實
他的父親佛瑞德・川普(Fred Trump)在川普才13歲時,就將他送進紐約軍事學院(New
York Military Academy)這間預科寄宿學校。直到18歲畢業,川普才到福坦莫大學(
Fordham University)就讀,兩年後再轉到著名的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並且取得經濟學學士的學位。由於川普
後來投身商界與表演事業,許多人都忘了他少年時曾在軍校度過的五年時光。
但《外交政策》沒忘。
昔日同學掀老底
《外交政策》記者Michael Hirsh(麥可・赫許)找到了當年跟川普一起念軍校的同學喬
治・懷特(George M. White),並且問了他川普到底是怎麼看待軍人的。如今已是74歲
老者(沒錯,川普今年也是74歲)的懷特,後來曾在美軍服役,他是當年川普班上第一位
升至上尉的學生,也是該班軍銜最高的學員。雖然川普的老爸把他丟到軍校「磨練」,但
懷特卻說,因為房地產事業有成的老川普對學校多所捐輸,當年才十多歲的少年川普也十
分享受那種「不受約束」的特權,對於軍隊最重視的紀律十分蔑視。
懷特說,媒體報導川普對陣亡美軍的看法,絲毫不讓他覺得驚訝。「在我跟他打交道時,
他就是一個無情又令人討厭的渾球。」《外交政策》指出,川普雖然在這間私立軍校待了
5年,但老川普給他的環境並不等於是「真的軍校」,加上老川普自己對美國的軍事傳統
相當淡漠。這有助於解釋川普為何對戰爭中捐軀或受傷的美軍如此蔑視,對於美軍在越南
與伊拉克等地的戰事也抱持懷疑態度。在貶低美軍的離譜言行曝光後,川普最新的策略除
了否認,他還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反戰的候選人,宣稱要讓美國人從「沒有盡頭的戰爭」中
解脫出來。
川普在7日的白宮記者會上,川普將自己對待士兵的方式與大選對手拜登(Joe Biden)相
提並論。他宣稱拜登讓美國人失去了工作、他開放了美國人的邊境、他讓讓年輕人去參加
那些瘋狂的打不完的戰爭。川普宣稱自己跟拜登完全不同,「這就是軍隊愛上我的原因之
一,不過我並不是說軍隊愛上我,而是士兵們愛我」。川普說:「那些五角大廈裡的領導
人不見得愛我,因為他們滿腦子都是打仗,好讓那些製造炸彈、飛機與其他武器的公司開
心。」
《外交政策》指出,川普肯定不是第一個質疑「對越南或伊拉克用兵是否明智」的人,美
軍在這兩個國家的戰事如今也普遍被認為是一場戰略失誤。作為川普當年在班上的「長官
」,懷特也同意川普總統反對許多海外部署的想法,但懷特也說,如果川普沒有那些對軍
隊的輕蔑態度,「那他就會是完美的了」。但川普作為美軍最高統帥,他對美軍部署的看
法可不僅僅止於牢騷,而是實際影響美軍的全球戰略與部署。包括2018年正式啟動與神學
士的談判之前,他突然宣布從阿富汗撤軍;2019年美軍放棄對敘利亞境內庫德族武裝的支
援,更是引來全球罵聲;今年7月,川普宣布從德國撤出1.2萬美軍,卻沒有給出任何戰略
上的理由。
川普對美軍的矛盾情節
川普的頻頻撤軍,並非單純反映他沒有戰略遠見。《外交政策》指出,事實上川普上任三
年多來,一直對五角大廈投入大量資金,美國每年都在增加國防開支。這意味著川普對待
軍隊的態度有其「根本上的矛盾」:一方面他嘲笑服役、犧牲與紀律,另一方面他又對閃
閃發亮的勳章、盛大的遊行與那些致命武器深深著迷。他一方面把自己描繪成一個強硬好
鬥的領導人、甚至比那些名將還要了解軍隊,另一方面他又一再試圖避免戰爭。
川普對美軍的又愛又恨,在其為國選才時更可以窺其一二。川普入主白宮後曾經甚為倚重
軍方的人才,包括找了陸戰隊上將馬提斯(James Mattis)擔任國防部長、陸軍中將麥克
馬斯特(H.R. McMaster)擔任國家安全顧問、另一位陸戰隊上將凱利(John Francis
Kelly)則當過國土安全部長與白宮幕僚長。當初川普找來這些退役名將任職時,曾盛讚
他們是「美國最棒的人才」、馬提斯更被譽為「最接近巴頓(George Patton)的名將」
,但最後川普與他們全都不歡而散,並且抱怨這些人都是「失敗者」、「笨蛋」、「嬰兒
」。
川普是軍校資優生嗎?
https://i.imgur.com/HMLLdSb.jpg
川普寄給紐約軍事學院,要脅不可公布當年成績的恐嚇信。
《外交政策》也試圖還原川普在軍校的表現與學習,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由於川普總是說
自己在軍校表現優異,他在紐約軍事學院的最後一年,也確實從一名中士晉升為上尉。但
有趣的是,他的私人律師柯亨(Michael D. Cohen)去年在國會作證時曾經指出,川普曾
指示他威脅母校「不准公開他的當年成績,否則就要提告」。柯亨怕口說無憑,當時還把
川普寄給福坦莫大學與紐約軍事學院的親筆簽名信公諸於世。
川普2016年曾在《華盛頓郵報》的專訪中表示,「我在軍隊裡表現得非常好」、「我是全
校最優秀的學生之一」。不過川普當年的軍校學弟桑迪 · 麥金托什(Sandy McIntosh)
對《外交政策》表示,他當年曾經幫川普看過他的作業,「這是我唯一一次看到他腦殘的
真相,我認為他的程度大概就是C-或D+吧」,「完全稱不上是一個好學生」。與川普同班
的懷特則說,川普在學校時就總是佩戴著根本不是他的勳章或獎章,這只是出於一種英雄
崇拜,而非他真正的本事。
老川普寵壞孩子
至於川普宣稱的「我在軍校比很多實際入伍的人接受的軍事訓練還要多」,後來在越戰期
間成為美國陸軍的懷特則說,他在真正入伍時很快就意識到,當年在紐約軍事學院的學習
「不過只是在演戲」。懷特嘲笑川普竟把軍校的學生時光說成真正的軍事經歷,並且認為
老川普對他的教養與溺愛,不過讓自己的兒子成了一個不服從的差勁學生,還沾染了一身
無可救藥的傲慢。
懷特抱怨,川普當年根本就不聽他與其他長官的命令,與瑪麗 · 川普(Mary Trump)在
書中所揭露的,「具有『高功能反社會人格』的老川普讓他的兒子變成一個有權有勢、自
我膨脹的自戀者」如出一轍。懷特說川普的媽媽當年曾跟自己的母親抱怨「川普完全不聽
我的話」,並且屢屢希望懷特的媽媽幫忙想想,要怎麼才能讓當年的屁孩川普就範。至於
川普的父親一直認為自己的兒子是個天才,校方甚至要懷特少管川普,「因為大家都知道
老川普正在掏出支票簿」。
《外交政策》指出,川普除了受到父親的溺愛之外,他以骨刺之名逃避越戰徵兵的舉動,
其實跟其祖父弗里德里希川普(Friedrich Trump)因為逃避兵役離開德國幾乎沒有兩樣
,而川普的父親同樣未曾當兵。神奇的是,川普腳跟的骨刺從未對他的事業與生活造成影
響。川普自己也曾向《華盛頓郵報》承認,「我避開了避少兵役」 、而且他「對於逃避
兵役感到有些內疚」。懷特說,當他1972年從韓國結束駐軍任務返回美國,在紐約遇到川
普還跟他提了自己去過哪裡,但川普根本不當一回事,還對我發出作嘔的聲音。
這位川普昔日在軍校的「長官」當時的回應是:「他媽的,你這傢伙真是個人才。」(I
said, Holy shit, you are a piece of work.)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