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即將帶領德國進入新時代、面對新挑戰的「梅克爾2.0」——蕭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10-05 13:12:30
標題: 即將帶領德國進入新時代、面對新挑戰的「梅克爾2.0」——蕭爾茨
文章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3974937
閻紀宇 2021-10-05 06:10
「人民選出一個新政府,期望重新開始,期望一個進步政府。人民讓社會民主黨獨佔鼇頭
,期望我成為下一任總理。」
——蕭爾茨(Olaf Scholz)
蕭爾茨(Olaf Scholz) 2017年9月德國聯邦議院(國會下議院)選舉堪稱戰後德國最戲
劇化的一場大選,主要執政黨基民盟/基社盟表現欠佳但仍拔得頭籌;自民黨從上一屆的
幾乎泡沫化(政黨票不到5%門檻,席次掛零)起死回生;傳統政黨視如蛇蠍的極右翼「德
國另類選擇黨」不但首度拿下席次,而且躍升為第三大黨。境遇最慘的是執政聯盟的「小
夥伴」社民黨,得票率(20.5%)與席次(153席)都重挫兩成,交出二戰之後最差的成績。
德國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SPD)創立於1863年,論
「年紀」是基民盟的2倍有餘,是聯邦議院(Bundestag)最古老的政黨,曾經締造「威瑪
共和」(Weimarer Republik),因為力抗納粹崛起而慘遭打壓,戰後兩度(1969-1982
,1998-2005)領導執政聯盟,出過布蘭德(Willy Brandt)、施密特(Helmut Schmidt
)、施洛德(Gerhard Schröder)等名相。然而2017年的社民黨,卻讓人想到同為歐洲
最具代表性左派政黨、同一年在大選中慘敗的法國社會黨(PS)。兩年後的歐洲議會(
European Parliament)選舉,社民黨只拿到15.8%,又是史上最差。
一度瀕臨「雞肋化」、「邊緣化」的社會民主黨
許多分析家認為,社民黨在2013年大選之後「西瓜靠大邊」,與基民盟共組「大聯盟」(
grand coalition),黨內左派大感不滿,而且又被聲望下滑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
總理「帶衰」。因此2017年選後,社民黨不想再重蹈覆轍,信誓旦旦要重新扮演反對黨角
色,然而後來迫於現實(或者顧全大局),還是與基民盟再續前緣。2021年大選起跑之前
,社民黨支持率只剩12%左右,說它泡沫化或許太早,但「雞肋化」、「邊緣化」似乎已
成定局。
但是,選戰一路打來,社民黨聲勢一路升溫,壓過積弱不振的基民盟,反超原本氣勢如虹
的綠黨(Die Grünen),8月之後更是勝券在握,9月26日開票:社民黨時隔19年之後,
再度成為聯邦議院第一大黨,在選後「組閣戰」搶佔優勢位置,柏林總理府(Bundeskan-
zleramt)遙遙在望。這樣的逆轉勝,一大部分要感謝社民黨的總理候選人蕭爾茨(Olaf
Scholz)。
蕭爾茨現年63歲,已婚,沒有子女,妻子恩斯特(Britta Ernst)是社民黨幹部。蕭爾茨
出身律師,專長是勞工與就業相關法規,1998年從政,長年在社民黨內、故鄉漢堡(
Hamburg)與聯邦議院耕耘,資歷相當豐富:漢堡市議員、聯邦議員、社民黨秘書長、勞
動部部長、漢堡市長、社民黨副主席、副總理兼財政部長……
被當作「犧牲打」卻飛出全壘打牆外
的確,蕭爾茨是梅克爾第四屆內閣之中最具人望的閣員,新冠肺炎疫情風暴期間推動1300
億歐元紓困計畫大受好評,但他在社民黨內屬於中間派、溫和派,不為黨內左派所喜,
2019年競選黨魁時甚至落敗,社民黨8月決定推舉他為總理候選人的時候,其實頗有「犧
牲打」或「孤注一擲」的味道。
沒想到犧牲打卻飛出全壘打牆外!蕭爾茨的作風溫和平實,談話枯燥乏味,個人魅力顯然
不是他的強項,甚至被德國媒體取了一個外號「蕭爾茨機器人」(Scholzomat)。
在2021年這場選戰之中,「蕭爾茨機器人」擁有一項秘密武器:梅克爾。他的任務雖然是
擊敗梅克爾的基民盟,但深知德國選民被「老媽」(Mutti)照顧16年之後,需要一個與
她同樣穩定、可靠的領導人。換言之,愈像梅克爾的候選人(及其政黨)愈有機會脫穎而
出。
打敗梅克爾政黨的「梅克爾2.0」
蕭爾茨與梅克爾年紀相近(差不到4歲),都是漢堡人,教會都是路德宗(Evangelisch-
lutherische Kirchen,信義會),蕭爾茨還兩度進入梅克爾內閣,化身「梅克爾2.0」(
Merkel 2.0)似乎順理成章。
於是我們看到選戰期間,蕭爾茨以各種手法「召喚」長官,強調自己資歷豐富、冷靜沉穩
、專業深厚的「梅克爾特質」,受訪時刻意使用「Kanzler」(總理)一詞的陰性「
Kanzlerin」,還會擺出德國民眾再熟悉不過的手勢——以兩手拇指與食指圈成的「梅克
爾菱形」(Merkel-Raute)。
相較之下,基民盟總理候選人拉謝特(Armin Laschet)雖然也與梅克爾淵源深厚,但選
戰期間頻頻失言失態(例如勘察嚴重水災時嬉皮笑臉,電視辯論時氣急敗壞),望之不似
人君。綠黨總理候選人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形象年輕清新,但被財務與學經
歷爭議拖累,又受到嚴重的性別攻擊,聲勢開高走低。蕭爾茨雖然也有過一些近乎醜聞的
爭議,但他總是能夠四兩撥千金,將傷害降到最低。
溫和的左派,能否在綠黨、自民黨之間左右逢源?
在政策上,蕭爾茨的中間偏左立場也是利多,他主張加速德國的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進程、對高所得者加稅、強化退休年金等社會安全網、全力推動國家數位化,
但是都還算溫和漸進,一方面與綠黨結盟順理成章(雙方在漢堡長期合作),一方面保留
與中間偏右自民黨(FDP)磋商的空間。
9月26日德國大選的結果相當微妙,社民黨只贏基民盟/基社盟1.6%,綠黨與自民黨頗有
斬獲,極右派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與極左派的「左翼黨」(Die Linke)是兩大
輸家。這代表大部分德國選民面對「後梅克爾時代」仍期待中間(偏左or偏右)路線,而
且在對基民盟投下不信任票的同時,也對社民黨保持觀望態度。
也正因如此,未來德國將出現戰後首見的「三黨聯盟」(過去都是一大黨+一小黨);綠
黨與自民黨扮演舉足輕重的「造王者」(kingmaker)且樂在其中;拉謝特與基民盟對組
閣還抱持一線希望。局勢如此渾沌易變,蕭爾茨可說是未上任就遭遇考驗。
但是對蕭爾茨而言,「喬內閣人事」恐怕還是戰後德國第9位首相工作中比較容易的部分
。大選結果顯示德國民心思變,知道國家需要新氣象與新動力,知道原地踏步會注定衰亡
,但同時又眷戀梅克爾時期的穩定感、安全感與信任感,深信「老媽」遇上再大的危機都
能履險如夷。
因此,蕭爾茨一方面要繼承梅克爾的衣缽,一方面要開創新局面:帶領德國走出新冠疫情
後遺症、加速因應氣候危機、推動數位化與產業現代化、補強社會安全網、提出更明確且
一致的「中國政策」、面向美國提升歐洲的自主性德國是歐洲火車頭,是21世紀「中等強
權」(middle power)的代表,後梅克爾時期,德國仍然需要一位偉大的總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