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的地方在下面
先附上新聞原文
鄭捷10日伏法,同樣因為隨機殺人案痛失愛女的「小燈泡」母親聞訊後感嘆「心情非常糟
糕」,認為政府還未剖析犯罪成因,給社會一個理解的機會,就這樣失去一個研究與了解
的對象。此話一出,不僅遭法務部長羅瑩雪反駁「她不了解才這麼說」,甚至引來國民黨
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的批評,直指小燈泡母親「才是值得研究的心理疾病案例」。
蔡正元12日在臉書上抒發己見,對於所謂「讓死刑犯活著,才可以研究為什麼犯下滔天大
罪」的說法不以為然,因為包括台灣在內,世界各國對於死刑犯犯罪行為的相關研究報告
早已汗牛充棟,「請廢死教徒更新一下說詞和論述吧!」
話鋒一轉,蔡正元認為真正應該研究的是「受害者家屬也是廢死教徒」的特殊心理狀態、
心理疾病,以及如何輔導和治療。他以「最近有個幼童遭割頸,身首異處的被害案例,其
母親受過相當教育」影射小燈泡母親,認為她支持廢死,對於鄭捷死刑和殺害女兒兇手的
認知,才是值得研究的心理疾病案例。
然而,小燈泡母親先前就已表示,在小燈泡遇害之後,許多人期待、迫使家屬清楚表態支
持死刑與否,但她不是不願意表態,而是真的沒有想透;如今,她不但沒有想得更清楚,
反而想得更多,更難輕易選邊站。
原文連結
http://www.storm.mg/article/118041
看完這篇新聞 其實我覺得小燈泡的媽媽真的很受傷 我很替他感到傷心
我本身有念心理諮商相關專業 然後有學簡單的法律
關於
作者:
SPFH120 (自宅è¦å‚™å“¡)
2016-05-18 09:01:00雖然說不應該檢討被害人,但我還是想要說當妳對公眾議題做出回應的時候,妳就該要有心理準備會有不同見解的人,而妳針對大眾議題,自然會有人去質疑妳的言論,而不能用被害人這保護傘,讓大家都認同妳的說法或是不去評論妳的說法.講實在的,別出來發言,自然不會有人把鄭捷的事情去針對妳,發了言,人家去質疑妳又說傷害人....就我個人而言,我是不覺得蔡跟羅的言論有提告的空間啦~
作者:
pajero (happylife)
2016-05-18 10:05:00台灣還不夠進步。
可以告看看,但法院會不會照她的意思判是另一回事。(我個人是覺得520後就可以去告了啦!)
XDDDD 樓上,順便英九一起吧 ...不過我是覺得應該很多人在排隊...
老實說 我不知道通常是怎樣的情況下提告會勝訴有沒有一些跟這比較相關的案例?
作者:
mortte (M)
2016-05-22 17:32:00的確怪怪的,正常人一定會用肉身保護小孩誰會只在旁邊用手拉?把自己看得比小孩更重的人才會如此吧
樓上可以去翻下紀錄,當時他母親推著嬰兒車,事發當下母親以為王景玉要幫小女孩,母親還揮手說不用,結果王景玉拿刀開始猛砍,這種狀況下,母親是要怎樣去肉身保護小孩?過程之中母親和歹徒還是有扭打呼救,母親也是有受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