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路上坡後
第一站就是地下化(順便)
然後長庚跟林口站都是高架
那為何這兩站不地下化呢
沒辦法地下化跟中山高有關嗎
作者:
lirick42 (卡賓depon)
2016-02-21 23:07:00$$$$$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讀)
2016-02-21 23:07:00摳摳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2-21 23:21:00好歹出土段可以移到接近A8的位置,A7設在更低的高程這樣讓青山路坡度較小 但需要更多錢 目前還沒看過評估過程
這一段有設站就偷笑。郊區加錢只為了爽度?規劃時思考方向是反過來,哪些段可以不地下?上台地第一站非得地下,是因為要減坡度。無法高架,否則搞不好連那站都不想走地下...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2-21 23:28:00某陣子的思考方向可是如何減緩坡度以擺脫三菱膠輪系統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2-21 23:31:00長生版本疑似爬坡末段有隧道但體育園區站高架設置另外A6軌頂離地16.6m實在滿客氣的 連A2三重站都有18.6m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2-21 23:39:00可以啊,這叫作以隧道改善線型
作者:
mooto (退出會比較好, 就退出)
2016-02-21 23:50:00比較奇怪的是明知坡度很大怎麼不提前往上爬
作者: Choukai0218 (揪凱 ˙ω˙) 2016-02-21 23:58:00
A8/A9不算郊區吧@@
有提早往上爬阿,不然青山段幹嘛搞10層高也不必再更早爬了,否則青山段要幾層阿....A8/A9以臺北的標準可以算郊區了。
誰叫上帝要擺個200多米的臺地在那找麻煩然後首都設在海拔不到幾米,機場設在另一邊
作者:
el1901 (終點站 徐匯中學)
2016-02-22 00:45:00A8地下變成地下穿越國ㄧ,所以A9也要跟著地下,這樣林口支線也會跟著地下化。有可能嗎?不可能
作者:
GTOW (小胖)
2016-02-22 01:19:00我有想法 體育園區站地下 長庚醫院站高架 文化三路地下 就不用爬高了還有 我想問一下 既然是台地 幹麻沒事爬上爬下的 既然要爬上台地 為何不將台地挖一條線讓機捷順利通過 就不用架這麼高了
作者:
cbate (自由是用錢買不到的)
2016-02-22 02:14:00重點是高速公路就是地下穿過啊!機場捷運如果再地下化,會跟高速公路撞在一起的
回GTOW 因為林口新市鎮要開發(歪說法:炒地)機捷本身還是得當區域捷運的功能,所以需要新市鎮以及南崁中壢等客源,"只"光靠機場通勤客養不起運量這條線就一次解決桃捷藍線 機場聯外 林口捷運的問題要說機捷是建O出奇蛋三合一也無誤wwwwww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2-22 07:22:00用郊區或市區去討論地下或高架 落入窠臼的思維了(講法像是地下化是很高級的..豈是郊區可用...)cbate大 高速公路也沒那的低 機捷長庚醫院站跟林口站要地下化車站要閃過高速公路並不難 反而那邊天空有五楊高也是互相閃來閃去
一個字 錢。 其他都是廢話。 同樣的案例在香港日本比比皆是。
完全不爬高的話,會深達上百米.....林口臺地就超過200米了。是要造成抗WW3核戰用?講白了,就是錢的問題。這條高架就千億級了不管林口是郊區還市區,當初連北車都想走高架.有錢自然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阿。有錢別說高架了,也可以改成地下+磁浮,順便加上抽真空管道,超屌。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2-22 11:20:00長庚醫院站跟林口站改成地下車站 也不可能深達上百米因為在新北大道七段那邊的機捷就已經高架30米再加上還有一段距離才爬上台地 就算這二站改地下化 也不至於深達百米這種事ps.原po並沒有說整條機捷地下化吧 他是問長庚醫院跟林口二站地下化而已吧
作者:
mooto (退出會比較好, 就退出)
2016-02-22 11:35:00我的意思是青山段才爬上去太慢了我也覺得林口站改地下相對簡單 anyway 像這種已經簽約又無法達標 也沒辦法繼續賠錢的合約怎麼解?
作者:
sbflight (艦娘在手 天下我有)
2016-02-22 11:50:00高架可以看風景阿(誤)
其實全段地下化不出土更簡單喔,反正不管錢從哪來?~
作者:
sdiaa (桂綸鎂)
2016-02-22 13:43:00原PO指類似高鐵那樣吧~ 從樹林進隧道幾乎穿過整個林口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16-02-22 18:01:00台灣的筒石駅?
作者:
jago (家狗)
2016-02-23 00:30:00認真說 那二站沒有地下化也不是因為"錢"的問題吧 比較是當時規劃者沒想要那樣子規劃罷了(否則沒錢是問題 體育大學站也別地下化了吧)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6-02-23 00:39:00錢--坡度有個平衡點 目前我還沒看過評估過程
作者: FakeMan (Traducteur) 2016-02-23 11:12:00
為什麼林口段不做支線就好?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2-23 11:18:00支線?那還是得爬上去海拔200多米林口台地才能談支線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16-02-23 11:36:00那不就等於做兩份土建?
坡度的評估就是直接到爬坡上限,突破上限就得靠工程與線形解決膠輪的上限比較高台北市區那一段地下則反而造成坡度大增但是地下加雙子星開發預期可撈回很多利益
作者: TaiwanUp (以運動為本的道路環境) 2016-02-24 01:47:00
地下化在任何情況都比較貴這件事應該重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