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WDJ (努力升級中)
2017-05-06 23:50:21前面有一篇加入一堆數據的力挺文章,
我看完覺得作者很認真,
但除了人均不公平,其他什麼都沒看到,
簡單翻譯為:「憑什麼我們00人要當二等公民!」,這句常見的話。
其實我也覺得這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但我有幾個前提,我也贊成前瞻這樣搞,
第一個是蓋軌道的錢地方要出多少,
出了之後排擠了什麼預算,
講清楚說明白,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軌道重要,但你拿原本用在什麼方面的預算換這條賠錢的軌道要先講清楚!
第二個是營運後的虧損怎麼來補,
地方首長現在爽爽拿來當政績,
反正等連任完也還沒開始營運,
賠也不是我在賠的心態太明顯!
第三個,是接續前兩點的延續,
一旦要蓋了,地方配合款和營運的虧損,
會造成地方長期被中央綁架,
就是一個先刷卡再分期繳款的方式,
營造出一個個地方政府卡奴,
這是台灣地方自治正式開始的崩壞,
到時地方首長每個月跑行政院像趕三點半借錢的行為,
勢必將成為常態...
中央對地方更能予取予求,這樣真的好嗎?
作者: popopal 2017-05-06 23:54:00
所以你還是不贊成0.0你贊成或反對也不會影響政府決策 現在也只能建議了
作者:
shter (飛梭之影)
2017-05-07 00:03:00建議基隆輕軌不要減少台鐵直通台北車站的區間車,可能嗎?
遍地開發的說法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就算是前瞻的計畫 還是要照一般可行性評估等等的流程不是說蓋就蓋
作者:
hchsyang (新莊嘴砲王)
2017-05-07 01:13:00有蓋當然好啊 但其他配套要做完整嘛 又不是光蓋個鐵路城市就自己發展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7 02:03:00自籌款要過地方議會這關 如果真的會賠到地方政府破產 議會就過不了不用多想
作者:
nkfcc (球春..)
2017-05-07 03:57:00總有比二等更鄉下的地方。然後現在被一等人擠掉中央預算(不同縣市)不夠,二等人(同縣市)還要擠掉他們的地方預算。超讚的。
作者:
ek252 (earth k)
2017-05-07 04:05:00前瞻計畫 錢坑計畫
作者: geesegeese (毆) 2017-05-07 07:18:00
沒有遍地開花,只有地方需求合不合理
作者:
whyooo (.)
2017-05-07 07:34:00縣市簽同意書,將來錢坑,不得由中央支援,我就同意問題是,很多連可行性研究都沒做
蓋軌道的錢自己出?你知道北捷花了1兆,每年只能靠市政府,編預算還30億嗎?
先在台北,台中,高雄三地一次多線齊發,把都市内通勤人口衝上來,再來談延伸線會比分散在台南屏東彰化竹苗還好然後台中高雄和台北後期路網一律輕軌運輸系統我跟原Po立場完全不同吧
沒形成路網才是真正浪費,北捷還沒形成路網前,政府也是先蓋好再讓北捷免費用
作者:
whyooo (.)
2017-05-07 09:58:00上次嫌不夠腫?人家提數據,你又來亂
作者: woodyj (woodyj) 2017-05-07 10:58:00
議會敢不過?不過就從黨中央提名下手跟打成背骨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7 11:05:00地方議會生態跟中央不一樣 而且台灣大部分地方議會都是國民黨掌控的
作者: popopal 2017-05-07 11:06:00
議員敢投反對 她選區的代表鄉里長會被洗臉XD印幾張文宣夾報紙就讓一堆跳腳了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7 11:18:00那也是選民的選擇 代議士是民眾選出來的既然當地的居民覺得需要捷運 那為什麼不蓋
作者: michael54 2017-05-07 11:58:00
該分攤的費用談好,營運都是地方的事,看到底誰禍國殃民!
作者:
RedCarp (艾瑞克紅)
2017-05-07 13:27:00當地居民覺得需要就要蓋?這理由會不會太扯
北捷還不是等一期路網都完成後,才慢慢靠市府編預算,每年還個意思意思而已
作者:
edos (DOS)
2017-05-07 13:42:00純噓樓上 什麼叫靠市府編預算每年還個意思意思北捷每年租金20多億 幾乎都被拿去重置基金用在折舊跟後期路網的興建分攤,每年北捷又要轉乘公車優惠跟悠遊卡優惠(共30億) 加起來一年50多億 叫意思意思?那請問高捷又多有意思了???
作者:
edos (DOS)
2017-05-07 13:46:00這還沒算北捷相關聯合開發的收益上百億
虧損或不賺也不是不行,但至少不要太離譜。限制在地方政府養的起虧的起的程度。
作者:
edos (DOS)
2017-05-07 13:48:00間接還有音北捷而上漲的房地產價格(這些都歸於私人口袋去了)
很多人把捷運不是用來賺錢的,無限上綱到虧多少都是正常
作者:
iincho (世界的盡頭)
2017-05-07 14:57:00"當地的居民覺得需要捷運 那為什麼不蓋" <- 啊不就沒錢..我記得之前這類的討論大部分都是建議先把公車路網先弄起來
原來台灣地方議會政治這麼清明喔XD,好啊,到時候地方虧到不省人事,就不要又在那邊哭鬧說南北平衡、中央十成。敢蓋就要敢養,中央不應被地方民粹綁架。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7 16:09:00會不會虧 這看細部計畫就會知道 而且就算可能行為導致虧損 但民眾的選擇還是要建 不住當地的人又有何權利對他人的選擇說三道四這是當地人民的選擇 後果她們自己會承擔民主政治就是這樣 對或錯都是自己的選擇
作者:
RedCarp (艾瑞克紅)
2017-05-07 16:13:00講的好聽...是要承擔個OOXX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7 16:14:00就跟苗栗一樣啊 他們就在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民主政治本來就是如此 不喜歡就想辦法去選舉把自己的理念上台去推廣
作者:
whyooo (.)
2017-05-07 16:45:00說一套做一套 破產後 再批台北就可以再拿到錢台北有 為何我們沒有
好個"自己會承擔",有本事自己負擔全部費用,一毛錢都不跟中央拿不是民眾今天說有需求政府就必須買帳。不然我也覺得自己出門有背LV包的需求啊,否則走在街上好自卑喔,政府怎麼不發個LV包給大家背呢?
作者:
tenrivers (tenrivers)
2017-05-07 17:42:00我也不讚成片地開花,但反正我住的縣市,我的區一定要有!這樣對吧!
要有建設很正常。只是規模該搞多大?台鐵簡易站也是軌道,輕軌也是軌道。高架地下中運量重運量,各種投資規模
重軌--輕軌--BRT--公車 應視自身財力選擇c/p值最高的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7 18:31:00前瞻計畫到底有哪條捷運是沒按自身財力規劃的?而且整天講承擔 就已經先預設蓋了就會破產我都不知道在這邊打嘴砲會比顧問公司跑的模式還要準 呵呵
北捷可以取消轉乘公車優惠跟悠遊卡優惠試試看,運量絕對會減少,每年自償費用20億,也是市府另外編預算幫忙,不是北捷自己賺的錢,相較1兆建造費用,北捷的償債能力趨近於零
作者:
wu3126 (想想)
2017-05-07 18:48:00如果顧問公司沒有被業主要求要灌水是很準能預測不到1/3的顧問公司 好像有耶
好幾條軌道現在連可行性評估都還沒委託顧問公司做咧哪來的報告可以看? 我一直都有看可行性評估報告的習慣甚至還主動跟市府索取 我是不知道qoo有沒有這樣用功啦來看看是誰在打嘴砲啊講"承擔"跟破產有必然關連嗎? 你的邏輯?就不要到時候又讓大家看到"OO捷運/輕軌瀕臨破產"的新聞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7 19:11:00沒有評估報告 就可以得知破產 原來這不是打嘴砲
我可沒說一定會破產啊 我只說不要到時候發現養不起又哭著找中央擦屁股這也不是我的意見 一堆交通專家也持相同看法 qoo儘管去說這些專家學者都在打嘴砲 反正就你最懂嘛把民主代議政治捧成這樣 政治學講的代理成本跟肉桶政治好像都不存在了呢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7 19:53:00你是說贏者全拿 人多票就多的肉桶政治嗎 呵呵
前瞻也沒保證案子過,可行性還是得審。所以運量自償與投資規模負擔能力還有的喬它只是把有可能加速蓋某種軌道的案子列一列希望地方加速推動以擴大內需消除超額儲蓄萬一之後卡關,也很正常。
現在就肉桶政治啊 呵呵一堆議員地都買好了 等著軌道經過呢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動Aaron)
2017-05-07 23:03:00樓上 你也可以去買地XD 這是資本主義 沒有透過不動產的炒作 哪來的熱錢帶動經濟發展 推薦高雄王的文 可以供您參考。watameki 捷運虧錢當然地方政府自己承擔 哪來中央十成?之前高捷虧還不是高雄市政府自己處理 請問中央有負擔?當然沒有 既然沒有 那各地要蓋就讓他們蓋。還有前瞻哪來遍地開花 苗栗 南投雲林嘉義宜蘭花東有要蓋捷運嗎XD 明明就只是蓋6都+基隆新竹而已 哪裡遍地開花?有些媒體在下標題的作法不太好 太有許多不單純的動機
不好意思喔 我家房地產還真的因為前瞻建設漲了不少呢^^問題是房地產是虛的經濟 台灣現在的經濟體質根本就是越來越弱 台股靠台積電跟大立光撐出近萬點假象 GDP一堆用炒房灌出來的 許多產業賺的不是本業而是炒地皮 ceca講的那套我當然知道 問題是那根本不是台灣該走的路高捷財務危機也讓高市府吃足苦頭了 拿173億出來補 請問173億在高雄可以養出幾條公車或BRT路線? 很多條吧窮人為了買LV包然後三餐吃泡麵 搞到自己營養不良 同樣的如果能用公車解決卻硬要用捷運/輕軌 勢必也會排擠到地方其他支出的額度 所以我只是想強調地方政府要量力而為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7 23:33:00這173億是本來就應該要出的 高捷是bot當初省下來的錢 最終還是要吐出來 沒什麼虧不虧的問題你會因為台北捷運興建成本比高雄多 就說多出來的錢是台北捷運虧的嗎?
什麼叫"本來就該出"? 高捷BOT結果政府出資超過七成 已經成為BOT的檢討案例不然那你當初就不要用BOT嘛 用一個假BOT真工程採購幹嘛?但是即使回歸政府自行興建營運 高捷真正的問題還是出在實際運量跟預估運量落差太大啊 所以載具型式選了錯誤的重運量 才是導致初期嚴重虧損的主因 所以這不是證明了一開始就要謹慎評估需求、切勿數據灌水、慎選系統型式嗎?
https://www.pcc.gov.tw/epaper/9903/10years_5.htm 讓我們看一下工程會是怎麼檢討高捷的工程會是不是說謹慎檢視財務的切實性跟合理性?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8 00:02:00機電的三百億是民間出的 高雄市政府買回的就是這個 這錢沒用bot方式興建 本來就該出 怎會是虧而且紅線的運量選擇是對的 用高運量跑沒問題橘線東段則是失敗 可以檢討 但總是有人要拿這一段的規劃問題來放大高雄捷運的興建我是覺得呵呵
你覺得呵呵 你看看上面推文有多少版友是看著你推文呵呵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8 00:14:00所以你覺得紅線蓋的不好?
紅線OK 但是就算橘線全線運量跟紅線相同 了不起就35萬當初預估可是抓紅橘兩線99年、109年55.9萬、75.6萬甚至預估營運第1年每日運量約23.7萬人次
作者: windty (風) 2017-05-08 00:19:00
總是有人不去正視高雄公車路網 只把眼睛巴著捷運經費難道公車不是大眾運輸?兩條捷運搭乘率那麼低就知道沒那個本事有此運量 花錢先發展高雄公車提升搭乘率在蓋捷運我會很贊成只想蓋捷運不去捷運接駁問題只顯示這個政府在亂花錢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8 00:20:00那預估很明顯就有問題 我不懂一直講是想表達什麼你覺得現在的系統效能吃得下75.6萬一天嗎?三十萬就已經快到正常搭乘極限了
你運量實際上沒那麼多 就不要用這麼貴的系統啊 不然到現在一天連20萬都無法突破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8 00:23:00紅線30萬就要到系統效能極限了 選中運量的下場就是路網擴充人數往上跑的時候就會癱瘓
高捷三節車廂可以運到50萬沒問題 因為可以用密集發車解決 例如30秒就一班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8 00:26:00台北捷運跨年也可以運到300萬人次啊 講這種話這種搭乘品質你當捷運系統日常?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8 00:29:00高雄捷運最高紀錄才47萬 你跟我說50萬正常......
嗯嗯 那你去問當初寫評估的顧問公司啊 這數字他們算的上面你還嗆我說顧問公司比較厲害 結果顧問公司算出55.9萬跟75.6萬 你又覺得不可信了XD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8 00:33:00你想用顧問公司計算錯誤來論証高雄捷運系統但很明顯的你沒有時間在高雄長時間搭乘捷運所以才會認為50萬是個可以輕鬆達標的數字就算顧問公司算錯 紅線的系統選擇還是正確中運量現在來看都會是個錯誤的選擇當初決定預留擴充很正確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8 00:36:00是足夠應付現在的需求 但沒辦法吃下環狀線跟台鐵捷運化 已經黃線興建後的人潮 這顯而易見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7-05-08 02:34:00ch大 北捷取消公車轉乘優惠跟悠遊卡優惠 運量也不會減少多少 就像之前高鐵漲價 隔壁板某id很討厭高鐵的也這麼看衰高鐵過 但事實證明乘客的習慣被養成後 漲價幅度有限的情況下 是不會輕易改變交通習慣另外北捷的重置基金幾乎都來自租金,所謂的市府編預算幫忙,比例根本非常非常非常之低"這173億是本來就應該要出的 高捷是bot當初省下來"..但別忘了高捷修改合約之前還拿了"60多億"的政府平準基金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8 02:52:00平準基金的來源是當初土建的工程款 拿了60億這些錢也不是興建完另外編預算給的 更不要提民股當初的三百億幾乎燒光 這些錢都是政府省下來的 那平準基金來講 你不覺得自打臉嗎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7-05-08 03:00:00平準基金那兒是土建工程款 這些錢是政府另外編列高捷民股304億,其中198億還是向銀行聯貸來的,修改合約政府又要負擔資產移轉的長貸約170億及每年1.7億利息,最後還花263億買回
作者:
jago (家狗)
2017-05-08 03:25:00平準基金說來自工程款 XD 所以法院也判罰高捷要補繳10多億稅一個失敗的高捷BOT原本就花政府1500多億,修改合約買回(含承接長短負債超過400億),居然還低價租給高捷(剩下的經營年度約22~23年,租金12億,台北捷運一年租金卻20多億。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動Aaron)
2017-05-08 03:56:00watameki不可能30秒一班好嗎==高捷紅線高運量是必要的 而且現在3節實質上只是中運量規模營運 再來我國捷運系統最短就是中運量90秒一班 高運量是約2.5分鐘一班 沒辦法再加密了 像之前跨年47萬系統就有點負荷不了(班距已最密)是有必要預留空間來做彈性規劃。
作者:
edos (DOS)
2017-05-08 04:05:00文湖線每列車運量約456人,高捷紅線每列車運量約1005人。高捷紅線每列車的運量是文湖線的二倍多。高捷紅線跟文湖線都是24站,文湖線日運量約22萬人,高捷紅線日運量約13萬人
https://goo.gl/mwZlQ9 全面加掛捷運車廂,必須平均日運量達四十萬人次,預計要花五十億元才能完成四十二輛列車加掛車廂;且行控中心、機電系統要全面重組,六節車廂列車也要試運轉測試安全過關才行。 基本上中短期內高捷加掛車廂是沒有太大可行性跟必要性。環狀線每列車運能600多人(文湖線六節 運能也是600多人)高捷三節車廂的運量(約1000人)已經還是超出中運量一段距離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動Aaron)
2017-05-08 10:00:00樓上但高運量班距最密大概3分鐘一班 中運量可以加密到90秒 實際算下來其實運能是差不多的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08 10:38:00平準基金是當初編列的工程款提撥6%出來的合約白紙黑字黑是這樣寫 還能夠硬掰別的東西來亂扯 也是很敢說啦
作者: FakeMan (Traducteur) 2017-05-08 16:57:00
如果是提昇花東鐵路運量和改善臺鐵效率,我非常贊成
作者: kenro 2017-05-08 17:07:00
這次就有改善東部的台鐵計畫,這個倒是需要
作者:
DDJJ1069 (DJ Tom)
2017-05-08 17:57:00沒有規定重運量班距3分鐘,像山手線尖峰班距就可以到2分鐘一班
作者:
edos (DOS)
2017-05-08 18:41:00尖峰小時單向運量2萬人次以上就算高運量的範圍,文湖線如果80秒班距可以連續一小時=每小時單向運量2萬人=文湖線尖峰時段的運能已經算高運量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