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官員還在緬懷百年前技術!陳博志:前瞻

作者: s6210603 (小玉玉)   2017-05-31 20:49:01
官員還在緬懷百年前技術!陳博志:前瞻4200億軌道建設一定要緩下來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531004890-260407
2017年05月31日 18:07 徐秀娥/綜合報導
8000億前瞻計畫7月將在立法院臨時會闖關,但總統府資政陳博志日前接受媒體表示,經
費高達4200億的軌道建設並非最迫切,還批Uber、人工智慧、無人車都出來了,現在官員
還再緬懷一百多年前的技術,這樣真的不夠前瞻。陳博志認為,這個4200億元的軌道建設
一定要緩下來。
前瞻計畫挨批 蔡英文要求部會首長大聲辯護
根據信傳媒報導,陳博志目前是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也是總統府資政,他也是蔡英文競
選前《十年政綱》的執筆人,對行政院、國發會說前瞻計畫有關軌道建設的部份是衍生自
《十年政綱》,他表示,裡頭並沒提到要在首都圈之外去發展軌道建設。
陳博志說,以國際標準看台北捷運,路網已經夠密了,但台北還是一大堆人騎車,可見連
台北都無法用大眾運輸取代開車或騎機車,在這樣的環境裡,軌道建設要做非常困難。
陳博志表示,一個軌道建設要做到形成路網,大概需要花30年時間,但現在人工智慧、無
人車都已經出來了,20年後的汽車還會跟現在一樣嗎?新技術一直在進步,現在的政府官
員怎麼還再緬懷一百多年前的技術,緬懷歐洲跟日本的鐵路多方便呢?真的是不夠前瞻啊
,這個4200億元的軌道建設一定要緩下來。
陳博志建議行政院,前瞻當中的軌道計畫必須逐件仔細評估,要花多少錢?錢從哪裡來?
目的何在?效益何在?都要說清楚。如果評估結果效益不大,那這樣的軌道建設就不需要
做。對資源有限的台灣來說,現階段唯有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才能解決低薪的問題,而
這些遠比改善生活環境的軌道建設重要多了!
作者: jin062900 (jin)   2017-05-31 20:52:00
中時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31 20:54:00
陳博志說,以國際標準看台北捷運,路網已經夠密了,但台北還是一大堆人騎車,可見連台北都無法用大眾運輸取代開車或騎機車,在這樣的環境裡,軌道建設要做非常困難。所以是個大公路主義者啊 呵呵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7-05-31 21:11:00
軌道是不是100年前的技術不知,但此人是100年前的腦袋無誤
作者: geesegeese (毆)   2017-05-31 21:13:00
那三鶯線安坑輕軌淡海輕軌 萬大線信義東延都緩一緩吧東京蓋75年,你30年要形成路網,真敢講施工中日本新幹線路線是4x年前訂的,懂不懂?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17-05-31 21:22:00
前瞻應該拿去開發迅間移動
作者: watameki (猶罕)   2017-05-31 21:27:00
陳博志完整的意見要看另外一篇報導 其實他講的很中肯他沒有全盤否定軌道 只是要個案檢視 然後另外應該把心力放在智慧車輛而已
作者: coffeemilk (雷克)   2017-05-31 21:32:00
修改名字就好啦!基本國建,國家發展計畫用前瞻會引起疑慮的話
作者: go371211 (根本狗)   2017-05-31 21:46:00
忠屎正常發揮
作者: valkyrie3812 (鬥天使瑟蕾娜)   2017-05-31 21:50:00
博志你是EVA看太多了嗎??他大概覺得前詹計劃,應該學第三新東京市那樣通通做磁浮單軌,舊世紀的傳統鐵路應該通通消失。
作者: Archerfish (Af)   2017-05-31 21:52:00
所以其實是媒體斷章取義,才顯得這人言論很偏激(?
作者: oaoa0123 (ball ^ω^ ice)   2017-05-31 22:13:00
我快笑死
作者: adort (dodo)   2017-05-31 22:26:00
都快要有任意門了 還在發展自動駕駛簡直落後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5-31 22:31:00
前瞻計畫這個名字是錯的 應該改名x年國建 還是 y大建設 都好不過路面電車是有可能輸給某些未來技術的,好險前瞻計畫幾乎沒有路面電車
作者: woodgatel (woodgatel)   2017-05-31 22:56:00
其實要貼信傳媒的報導比較能夠詮釋陳的觀點
作者: jin062900 (jin)   2017-05-31 23:04:00
放智慧車輛?如果政府又押錯寶我們是不是什麼都沒了
作者: watameki (猶罕)   2017-05-31 23:06:00
我覺得智慧車的ITS至少比國車國造有點搞頭
作者: geesegeese (毆)   2017-05-31 23:20:00
臺北新北先行,無人公車快上路
作者: watanmila (watanmila)   2017-05-31 23:23:00
以綠制綠?
作者: gigihh   2017-05-31 23:23:00
智慧車輛真正的挑戰是無專用道的普通道路,現在測試場警大部分都不再亞洲,尤其台灣、中國有大量機車與電單車,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31 23:24:00
自駕車明明就在沙崙試點 一堆人無視是怎樣......
作者: gigihh   2017-05-31 23:24:00
真的很期待趕快在台灣道路測試,測試結果再來談智慧車輛
作者: hinajian (☆小雛☆)   2017-05-31 23:24:00
民主的歷史少說也好幾百年了 別緬懷了 改天網吧(?)
作者: gigihh   2017-05-31 23:25:00
能否取代軌道。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7-05-31 23:25:00
但我看到滿多左膠拿這篇文章高潮的 說總統府
作者: gigihh   2017-05-31 23:26:00
還沒上普通道路實戰就抱以太大期望我覺得都太早了。我覺得頂多暫停軌道項目,其他項目對台灣真的都有急迫需要,例如數位計畫就跟自動車輛發展所需的網路環境有關,綠能計畫關係台灣在沒核電之後的能源,都很重要。而且以目前降低空汙的大趨勢,未來的車輛勢必要走向電動,有更多用電的裝置就需要有夠多的能源供應。
作者: jeter17 (smart1599)   2017-05-31 23:51:00
天龍人你怎麼看?廢除軌道改無人車取代?
作者: sbtiagr (星奇*天)   2017-06-01 00:09:00
我覺得軌道和無人車計畫可以並進 只是說實在無人車牽扯到的絕對不是只有智慧車輛技術研發 還要有其他基礎如5G無人車計畫絕對是一個跨產業跨部門整體大型計畫
作者: dotZu (良牙)   2017-06-01 00:11:00
下水道是千年古代技術,所以下水道不必蓋。(諷刺語氣)
作者: sbtiagr (星奇*天)   2017-06-01 00:11:00
"5G是台灣的最後機會" 這句話也不假 我們還停留於代工世代 現在再不趁此時建設十年後就沒你的份了至於軌道是否有前瞻的可能於想像 我認為作為骨幹是適合的* 可能與想像
作者: MonkeyCL (猴總召)   2017-06-01 00:17:00
都說是基礎建設了
作者: sbtiagr (星奇*天)   2017-06-01 00:17:00
軌道+市區智慧車接駁 效果會比只發展智慧車來的好
作者: gigihh   2017-06-01 00:30:00
推sbtiagr台灣只能代工的話永遠也升級不了,只要其他國家人力成本比台灣低,訂單就會移往其他國家,台灣很難留住。這現象在即將到來的大人工智慧時代會更嚴重,屆時可能比的就是誰的電費低,因為到時候一定大量用機器人。
作者: 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   2017-06-01 01:01:00
像輕軌這種沒彈性,效應又不高的東西的,大可直接用自動導引巴士去取代
作者: darkMood (瞬間投射)   2017-06-01 01:12:00
都已經射了,不可能收回去啦,有話要早點講啊
作者: sj4 (sj4)   2017-06-01 04:53:00
台北夠密了? 是沒出過國嗎?
作者: jago (家狗)   2017-06-01 05:54:00
以臺北盆地的平地面積僅200多平方公里而言,這樣的路網已經算密了,所以就算什麼台北捷運的後期路網也幾乎沒什麼新線可言
作者: chou5566 (5566)   2017-06-01 08:05:00
作者: lovefion (愛愛貓)   2017-06-01 08:28:00
他是建議緩緩,多做些研究,噓的人是在高潮什麼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7-06-01 08:44:00
他講的技術都還在未熟研究階段啊 而且有過多不切實際的期待了吧 有點像幾十年前的人想像二十一世紀飛天車到處飛
作者: Lxr (鍵盤李組長)   2017-06-01 08:58:00
他不是大公路主義者一樓噓的是想帶甚麼風向?說錯,二樓
作者: 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   2017-06-01 10:08:00
自動駕駛車那邊不切實際了?都已經進入技術展示階段了
作者: kenro   2017-06-01 10:11:00
台北就剩環狀線比較需要,其他都較為其次
作者: 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   2017-06-01 10:16:00
事實上,就以台南規劃的PRT為例,現在也準備淘汰軌道,使用無軌系統,動力也改用車道無線充電,這些市場上都已經有工程樣品了
作者: gigihh   2017-06-01 10:38:00
台南不是說要蓋高架單軌?在自動駕駛發展成熟後,無軌的固定物縣運輸模式應該重要性會下降,因為固定路線,無法直達目的地,若台南prt真的放棄了軌道,那乾脆直接進階共享自動載具,車站的土建成本也省下來,民眾也可以直接點到點。路線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7-06-01 10:43:00
那是先進運輸系統的可能性之一吧? 最後還是用單軌送吧
作者: tyytt (踢歪歪踢踢)   2017-06-01 10:49:00
現在某些人的氛圍就是反對顯得自己比較聰明比較高尚啦
作者: 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   2017-06-01 10:51:00
自駕車可以使用大型車配專用道以固定路線模式營運,也能像ubike一樣做短程點對點。長程點對點則使用uber模式運作。不管怎麼說,效率較高,成本也會比固定軌道便宜
作者: watameki (猶罕)   2017-06-01 11:01:00
前瞻有幾條軌道想用TOD灌水自償率的 本來就該緩緩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7-06-01 11:12:00
自駕巴士瞄準的完全不是BRT/LRT市場 而是既有的PRT系統
作者: 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   2017-06-01 11:24:00
戴姆勒賓士的citypilot展示時,就是以類似BRT的營運方式在展示,誰和你講沒有?不要市府拿Easymile系統出來騙,你就以為只有這種
作者: velaro (下路雙組合)   2017-06-01 11:31:00
中時怎麼不講蒙內鐵路也是百年前的技術?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7-06-01 11:35:00
citypilot是BRT升級 但就非瞄準點對點彈性應用啊 把兩種概
作者: 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   2017-06-01 11:36:00
另外,法國的半自駕系統TEOR則直接被歸類到BRT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7-06-01 11:37:00
念混成同一種 然後說自駕巴士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好像太簡化了點 最終還是要拿類似BRT概念的產品去應付BRT等級的路廊e大您是清楚 但很多民眾容易混淆 以為那種自駕巴士就是一切問題/各種運輸與路廊需求的終極方案 事實上應該不是如此
作者: 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   2017-06-01 11:39:00
自駕"巴士"從來沒有針對p2p過,你以為是在開學生專車,單點就能塞滿座位?不要隨便自己腦補前面我就講了,針對不同情況,自駕車會有不同的應用型態。而自駕巴士就是用來打臉輕軌的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7-06-01 11:41:00
ewings:...也能像ubike一樣做短程點對點。?或許我誤解了吧
作者: 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   2017-06-01 11:43:00
我那段話有三句,你偏偏能挑出錯誤的一句,國文不好我是救不了你的。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7-06-01 11:44:00
如有誤解向您致歉 就看自駕巴士/智慧BRT未來的發展吧但我不認為明明是兩三種規格產品就可以說成是單一解決方案
作者: 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   2017-06-01 11:47:00
事實上,easymile自駕"巴士"在英文新聞裡是沒有"bus"這個字,是國內翻譯自己擅自加巴士兩個字上去。結果就真的有人誤會真的要講,現在高雄市府把捷運當成一堆問題的唯一解,這樣還比較腦殘。現在對前瞻(錢沾?)的質疑就是,明明有一堆即將上市的大眾系統技術可用,偏偏要挑最貴,而且被那些先進技術磨刀霍霍準備幹掉的軌道運輸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7-06-01 12:20:00
首先宣布要試用easymile系統的也是高市府吧? 他們也是有開始嘗試其他可能性啊 但骨幹還是很難取代吧 畢竟其他兩套說穿了也就是BRT的進化版本啊
作者: 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   2017-06-01 12:23:00
要這樣講,輕軌也只是鋼輪版,而且劣化過的BRT阿自駕技術能帶來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準點到站,車距與時間控制在現在的自駕巴士開發時就已經寫入演算法中,比起輕軌更像真正的捷運看到買的數量,高雄引進easymile與其說想解決交通問題,還不如說是和鴨子船一樣用來騙騙觀光客的。如果更惡劣的去解釋,還可以想成是為了造成別人對自駕巴士的錯誤看法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7-06-01 12:39:00
演算法也能帶入輕軌系統吧? 但乘坐感就沒辦法寫入囉 至於到底第一印象如何就看乘客啦 我是覺得如果抱怨輕軌很慢的話 easymile的20~25KPH營運時速(還不是平均速度)可能會讓人感覺更慢吧:P 畢竟實驗性還蠻強的...
作者: 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   2017-06-01 12:45:00
現在的輕軌系統,除了動力外,和百年前差異並不大,想把自駕系統套上去是非常困難的。要說乘坐感,高雄輕軌還不如廈門BRT,軌道鋪設品質沒多好citypilot的營運速度可以到達70公里,法國的半自駕巴士也差不多,還是可以屌打輕軌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17-06-01 17:00:00
輕軌運量太低 但土建等沉沒成本與鐵路MRT等相若真的搞BRT會比較便宜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7-06-01 17:12:00
每個縣市都蓋PRT,夠前瞻了
作者: globeMIX (心焦難耐)   2017-06-01 17:38:00
對某些人而言,地面上鋪兩根鐵條讓車子跑就是落後
作者: 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   2017-06-01 17:57:00
鐵軌不見得落伍,但是用落伍的規劃去做,就是落伍了
作者: dotZu (良牙)   2017-06-01 18:43:00
「自駕技術帶來準點到站」!!??真是交通史上的大發明果然是人有多大膽,就能講得多偏啊。
作者: 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   2017-06-01 20:20:00
人大不大膽不曉得,但是有人只會看些政府喂的思想垃圾,沒去找資料看看國際交通技術發展怎麼樣,到是滿多的。自動駕駛控制速度比人類好,這個應該50年前才知道,這樣的內容對你來說也許太新了
作者: waynedd (加西莫多)   2017-06-02 09:53:00
那木柵線可以停準一點嗎??
作者: spector66 (天氣預報)   2017-06-03 22:57:00
好會嘴的陳博志 不愧是工業局最敬重的陳大師
作者: velaro (下路雙組合)   2017-06-04 19:12:00
要不要說公路也是百年前的技術說自動駕駛,捷運幾乎可以自動駕駛了,比公路車還先進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