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機捷做成傳統鐵路會不會更好?

作者: w7402wone (Bismarck_Yang)   2018-07-21 12:11:12
機捷的發車點就在臺北驛與北門之間,似乎再拉一點點距離,當台北的第五月台也不會很突兀。
而且路線本身那麼多彎道,最小轉彎半徑才一百公尺,用窄軌跑會比較順吧?
而且現有的電聯車與機電系統可以馬上供應,可以省去招標的麻煩。
直達與普通車以現有的自強、區間分類,也很適當,對吧?
是不是當年捷運正潮,大家紛紛投懷送抱?
看到窄軌和電車線就感到厭煩?
作者: w7402wone (Bismarck_Yang)   2017-07-21 12:11:00
我是指招標不會因為要面臨新系統而麻煩
作者: james2266 (我是小黃)   2018-07-21 12:15:00
最早籌備階段是交給台鐵經營的,後來在各方角力下,才脫離台鐵但一開始雖然是給台鐵,但也是採用新系統
作者: flytofish (小魚干花生)   2018-07-21 12:20:00
機捷目前路線最大坡度49.2‰,如果改成傳統鐵路,可能就要重新選線了
作者: garyihu (Hegawa)   2018-07-21 12:20:00
傳統鐵路也可以是1435+第三軌+短站距,桃捷就只是被定義成捷運的城際鐵路而已
作者: happytravell (快樂天堂阿咸)   2018-07-21 12:21:00
本線列車誤點,機場線一定受影響,旅客飛機趕不上,要怎麼賠...現在的獨立系統才是正解好嗎
作者: hinajian (☆小雛☆)   2018-07-21 12:32:00
「一點點距離」用講的真的很簡單耶
作者: Odakyu (青蛙騎士 瀬戸幸助)   2018-07-21 12:39:00
可是窄軌的電動機不好做 保養維修也比較麻煩而且交流電車需要的設備很麻煩 隧道淨空也要加大而且台鐵的八國聯軍車加上天兵維修工人 很容易故障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07-21 13:01:00
我寧願用18m級2.8m寬 然後架空線軌距仍然是1435mm加速度3.5減速度4.0(km/h/s) 不 改成4.0和4.3最高速度100km/h轉彎半徑可以小 而且仍然有高加減速與高速性能
作者: whistlerhu (Howard the Whistler)   2018-07-21 13:05:00
那樓上那樣用1435的意義為何?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07-21 13:05:00
喔不一定要架空線 隧道半徑考量的話第三軌也可你仔細看原本給的規格 跟某紅白電車其實差不多
作者: whistlerhu (Howard the Whistler)   2018-07-21 13:06:00
應該說,這樣的轉彎半徑跟1067的20m車比起來如何?
作者: Odakyu (青蛙騎士 瀬戸幸助)   2018-07-21 13:08:00
機場捷運的轉向架不知道有沒有主動操舵功能?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07-21 13:08:00
只差最高速沒到120而已 但機捷這條線沒那個要求
作者: Odakyu (青蛙騎士 瀬戸幸助)   2018-07-21 13:10:00
是的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07-21 13:11:00
關節式轉向架會讓動軸不夠用目前有8組 如果要相同數量 則要組成7節編組然後…車長82m/7=11.7m 我以為這是新交通…機捷需要全M車 大概不能用關節式…
作者: Odakyu (青蛙騎士 瀬戸幸助)   2018-07-21 13:14:00
可是連接車軸重會比較大,黏著狀況會改變且不足之動力可加強電動機功率來彌補
作者: duodeviginti (XVIII)   2018-07-21 13:16:00
機捷怎麼看都是很傳統的鐵路 是臺灣法規自作聰明分鐵路法/大捷法
作者: Odakyu (青蛙騎士 瀬戸幸助)   2018-07-21 13:17:00
韓國也是分兩個法規管 普通鐵道靠左都市鐵道靠右
作者: agh386690 (tong)   2018-07-21 13:45:00
上林口那段 區間車勉強可以,莒光跟pp怎麼辦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07-21 14:10:00
韓國靠左靠右如果直通要怎麼分XD
作者: ultratimes   2018-07-21 14:52:00
掛補機
作者: julianscorpi (各打五十大板流 免許皆傳)   2018-07-21 14:55:00
然後2040年才通車,每天早上晚上準時誤點半小時
作者: w7402wone (Bismarck_Yang)   2018-07-21 14:58:00
普悠瑪?
作者: Odakyu (青蛙騎士 瀬戸幸助)   2018-07-21 15:22:00
4號線與果川線交接處有個立體交叉+中性區間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18-07-21 15:28:00
用台鐵規格的話唯一好處是可以直通到花蓮吧既然不知道怎樣選 何不雙鐵齊下?樹調搬到桃機 原址就用來蓋公宅或炒地皮感覺不錯
作者: evanzxcv (左蝦餃.易釩斯)   2018-07-21 16:11:00
台鐵牡丹坡有時候都要掛補機了,機捷用台鐵的車跑還得了太魯閣號不知道爬不爬得上林口?
作者: ultratimes   2018-07-21 16:57:00
太魯閣號又沒特別強 這條線會拿800去跑吧800的爬坡能力應該是台鐵目前列車中最強的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18-07-21 17:25:00
是說當初林口沒考慮地塹或直接地下化?
作者: komachi275 (笨笨熊)   2018-07-21 18:15:00
800有爬不上苗栗南的紀錄,那裡才20/000喔...
作者: access (office)   2018-07-21 20:08:00
地下化林口那路線,月台要地下幾層可能10層以上跑不掉
作者: spiritman (偏要用一卡通<3)   2018-07-21 20:27:00
若跟何文田差不多的話覺得還可以接受XD
作者: w7402wone (Bismarck_Yang)   2018-07-21 20:58:00
樹調該改去桃機,原地改成住宅,好像不賴
作者: atb (Transition)   2018-07-21 21:47:00
Skyliner都能為160km/h的前提去修正線路了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07-22 00:00:00
skyliner明明就是用原本留給成田新幹線的路廊
作者: atb (Transition)   2018-07-22 00:12:00
湯川成田那都是新建的路線
作者: duodeviginti (XVIII)   2018-07-22 00:15:00
湯川成田的所謂新線 就是成田新幹線的已徵收/預留土地拿來活用
作者: Chungli28   2018-07-22 08:26:00
台鐵路線擴充就是得買車,買車一樣要招標
作者: NiChu (氵尼~~魚禾火~~)   2018-07-22 10:08:00
交給台鐵其實應該也沒啥選線問題、改善林口線即可、只是後續營運…台鐵本業不是賣便當的嗎……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07-22 11:53:00
會有台鐵林口線誤點嚴重,然後”再”蓋另一條機捷
作者: ruoshi (13年大提琴)   2018-07-22 13:28:00
林口線至少對非台北人比較友善...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7-22 15:22:00
回應文末的問題: 此案的起源是西武提的線性馬達"捷運"http://www.ptt.cc/bbs/MRT/M.1271008123.A.98E.html至於架空線,因為隧道路段短,2003年實在可考慮採用架空線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07-22 16:59:00
線性馬達幹嘛要架空線…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7-22 17:29:00
西武案1994年就結束了,2003年重新評估系統時可考慮啊
作者: kcl0801 (kcl)   2018-07-22 18:47:00
做鐵路是無所謂 但要看哪種路權 再來就是千萬別跟其他路線搞直通 除非想誤點到天邊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8-07-22 20:59:00
直通到東部是三小啦wwwwww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8-07-23 00:26:00
東部搭飛機啊 雖然需求量應該不高…倒是如果直通用普悠瑪 花蓮的飛機航線…啊不對 國內線國際線沒關聯
作者: valkyrie3812 (鬥天使瑟蕾娜)   2018-07-23 11:34:00
台鐵台北地下段隧道表示:交通部上頭叫我分一半給高鐵了啦東幹 西幹 區間很堵了,機場線別來擠!!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8-07-24 07:49:00
fly大 有二種方式,一是照現在路線,林口臺地跟高鐵一樣打隧道(1.林口不設站 2.林口設地下車站)。二是改線走龜山桃園南崁到桃園機場,距離多4公里,但以快鐵模式,台北到機場約30分鐘初頭而已,而且市場又比較大最不可行的就是走林口線(桃林鐵路),因為那代表台北~桃園要跟縱貫線共用,不僅壓縮容量,也增加待避誤點風險
作者: cuttleufish (熱帶魚)   2018-07-25 14:38:00
做好轉乘規劃比較好+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