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k1158 (小鹹)
2017-04-07 18:51:14威力大的背部肌肥大指南提到
每週20-25組 已經是一般人恢復的極限
如果以一週練背兩次 每次2-3個動作計算
工作組只有3-5組
注意到了嗎?
我的用詞是工作組
因為在正式進入工作組之前 還會經過熱身組和適應組兩個階段
(先來個名詞解釋
訓練量=重量x組數x次數)
熱身組
用極輕的重量 大概空槓或機械式插兩三格槓片 做1-2組15-20下的熱身
目的只是喚醒接下來需要作用的肌群
(在健力或舉重的領域 這時候可以複習專項動作的動作模式)
適應組
很多人都會誤以為適應組要算入20-25組裡面
而認為這樣的訓練菜單強度太低 一下子就結束了
適應組的目的是
1使肌群適度充血
2關節和軟組織適應重量
3且不使身體產生疲勞
故強度約在60%1rm以下
這樣的重量都可以做到15下以上
但執行時通常只做8-10下 意思意思而已
(健力和舉重的領域的適應組重複次數更少 約3-5下)
工作組
一週20-25組的訓練組數指的就是工作組
此時才有足夠的機械張力帶來刺激
從事最大肌力和爆發力訓練也要足夠的強度帶來神經適應
這時候每組的強度要落在6-12rm
也就是85-70%1rm
但如果要確保訓練品質而不提早進入疲勞
可以在每組預留1-2下的緩衝
且有充足的組間休息(整體來說 刻意縮短休息時間的效果不會比較顯著)
如此便能在不降重的情況下完成訓練
其他情況
假設某人硬舉1rm60kg
拿空槓熱身已經是20-30kg了
工作組的重量是42-51kg
這時候就會有適應組和熱身組幾乎重疊的情況
只要以後拉高1rm的成績 就能大概分出三個階段的差別
================================
這邊要提到一個名詞叫相對訓練量
假設滑輪下拉100kg只能做1下
60kg可以做20下才力竭(60x20=1200)
但因為這個重量還在適應組的範圍 所以你只做了10下 訓練量是600kg
相對訓練量卻只有600/1200
80kg做8下才會力竭(80x8=640)
但因為這個重量是工作組的範圍 所以你做了7下 訓練量是560kg
相對訓練量是560/640
很顯然前者的強度不但沒有足夠的刺激 更不會帶來疲勞
所以如果你有在excel或app上紀錄訓練量
追蹤強度和疲勞控管等等
只把工作組列入考量會比較恰當!
作者:
jacko1 (asd)
2017-04-07 18:55:00強。解說清楚明白
作者:
TINBING (TINBING)
2017-04-07 18:57:00推推推!!!
作者:
jacko1 (asd)
2017-04-07 19:02:00疲勞控管的APP我有興趣? 想請教C大是用哪款?是利用疲勞控管來設計deload(降低訓練量)的時機嗎]?
作者:
TINBING (TINBING)
2017-04-07 19:03:00請問一下,假設今天我要做胸及腿二個部位的安排,是熱身組胸腿,適應組胸腿,工作組胸腿,還是要胸(熱身,適應,工作),然後在接腿(熱身,適應,工作)?還是其實沒差?
作者: soulyo (yy) 2017-04-07 19:14:00
自從開始監控之後,越來越少一組超過12下了
作者:
fenriy (KEK)
2017-04-07 19:36:00我蔡粉我驕傲
作者:
jacko1 (asd)
2017-04-07 19:40:00選手就是強,感謝回復
適應組應當幾組才進入工作組?說作組80%的最常RM,做二組力量下滑很快,需降重量甚至已經降到適組的重量…是否是肌耐力不足更正:若做80%的最大RM,第二組後的力量降很快了解,謝謝CK大詳給解說
太猛了 推 原來我都把工作組跟適應組混在一起記 我秉粉我驕傲 學大大用fitnotes記錄後 每個動作都破pr
作者:
TINBING (TINBING)
2017-04-07 21:35:00推推!!
作者:
kuroda (hiroshi)
2017-04-07 21:55:00沒錯,工作組才是重點。大家都太容易對自己太好了XD
作者:
eq0eq (安豬)
2017-04-07 22:22:00推
作者: k279675219 (k279675219) 2017-04-07 22:36:00
推
作者:
alpafr (paspas!)
2017-04-07 22:39:00請問適應組間休息時間 和適應組接工作組的休息時間怎麼抓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芻)
2017-04-07 22:51:00我暖身 適應各只做一組
作者:
F1ower (花)
2017-04-07 22:54:00推
真是麻煩 就練到力竭就到了 算一堆有的沒的又不是選手 大家都練健康的 還拿EXCEL....
作者:
compaq624 (kengogogo)
2017-04-07 23:00:00所以機械式的夾胸,cable飛鳥那種難大重量的,都只能算適應組嗎?練胸我把平胸臥推 ,啞鈴上胸,雙槓稱體當作主要工作組,機械夾胸,cable當適應組收尾,這樣組合算合理嗎?單項來看平臥推如果我的6rm是80kg,我前面30~50kg只能算熱身或適應組,70~80才能算是工作組,最後可能平臥推練6~7組,工作組只能算3組了。不知道這樣理解對不對。
如果練完一個動作要練下一個時也會熱身適應才開始工作嗎
樓上要看動作的關聯性吧,深蹲完硬舉可以加很快,甚至直接60開始;深蹲完臥推就從20開始加。
作者: a10207530 (AgentCK) 2017-04-08 10:13:00
推
作者:
Leftree (KODTP)
2017-04-08 13:03:00這篇太實用了 解決我一直以來的疑惑
如果都是練背的動作 例如滑輪下拉練完要練坐姿划船的話 也會先熱身坐姿划船嗎
作者:
Wall62 2017-04-09 00:00:00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