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eff0801 (TheYellowRain)
2021-01-04 18:42:47※ 引述《risk ()》之銘言:
: 怪獸講堂的專業度是不是屌打其它YT?
: 如果是指全世界YouTuber的話,絕對不是
: 但如果只跟其他台灣YouTuber比較的話
: 聽/看完何老師的影片會讓我思考,其他台灣YouTuber對我是娛樂(尤其是蓋伊的影片
)
沒辦法,跟歐美比起來,亞洲在運動科學這塊就是比較落後
畢竟運動風氣跟職業比賽的市場就差很多了
歐美一堆實務經驗超豐富學術背景又是運科博士開的頻道
但YT本來就是娛樂平台,講得太學術本來就沒什麼流量,畢竟專業人士本來就很少
要找資源也是看文獻或期刊,不太會看YT
拍專業內容不如當小丑爽賺,國外一堆專業頻道流量可能還沒蓋伊多
: 會讓我思考的原因,就是何老師會指出問題,但不一定有答案
: 拿中老年人肌力訓練為例,我同意何老師的觀點,這絕對會影響未來台灣的長照需求
: 但要如何推廣?何老師提出的方法我就不太能認同
練了一陣子也教學過一陣子,發現其實大眾幾乎都是白癡
要的都是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所以沒什麼用的減肥藥、賀寶芙屹立不搖
因為他們很簡單,號稱只要吃藥、喝奶昔就會有好身材
不用飲食控制、不用嚴格訓練,很簡單的方法
然後一個禮拜就掉肝醣脫水少2、3公斤,好像很快就看到效果了
但實際上有效嗎?沒有嘛
但有差嗎?還是數不完的白痴前仆後繼的去買
為什麼?因為簡單嘛 大家都想要用簡單的方法解決複雜的問題
但現實社會中,複雜的問題並沒有這種萬能單一簡單的方法就能解決
你要有好身材本來就是作息、營養、訓練都要去調整
但好麻煩而且又要花一段時間才會看到效果
所以真正去做的人很少,而成功做到更沒幾個
我蠻好奇你這邊要的所謂的答案是什麼
何博士提出了用肌力訓練去解決老年失能的問題
這樣的答案還不夠明確嗎?
還是因為重訓、阻力訓練方式這麼多種
你要手把手的教你一套萬能的訓練方法?配好的課表?無敵教學模式?
任何一個稍微有點程度的教練都知道這不可能啊
個體之間差異這麼大,怎麼可能一套訓練課表用在每個人身上
但當然,如果你只是要安全有運動到,不追求訓練成效和效率的話,當然可以
像健康操,對健康有益處,有動總比沒動好
: 高血壓可以重量訓練嗎?特殊疾病該怎麼做運動評估?【SBD怪獸講堂 S2 ep.5】
: 這我覺得只是把評估的責任推給醫生而已,實際上並沒有解決問題
: (我也很想問烏烏醫師自己敢不敢/有沒有資格開立如此詳細的證明文件)
呃 你有聽過專業分工嗎?
評估本來就不是教練能做的事情
什麼叫把責任推給醫生?
還是說在台灣看到教練幫學生量血壓測血糖是一件正常的事?
還是覺得教練收一個小時1500好像很貴,所以應該所有事情全包辦嗎?
如果愛惜自己或自己的家人朋友的話
遇到這種教練自己替特殊族群做健康評估的狀況,拜託不要找他上課
特殊族群、手術後的病患等,要開始找教練訓練正常正確的一般流程本來就是
醫生評估、治療
↓
(依情況可能轉介物理治療或職能治療)
↓
教練依照醫師囑咐狀況去做判斷才設計訓練方案
這不是把評估的責任推給醫生,一個正常的教練本來就不能評估病情
不太清楚你是不尊重醫生物治職治專業還是真的以為教練是神
簡單分享我的經驗,越不專業的教練,會想辦法一次做越多的事情
畢竟不夠專業,會想辦法讓你覺得物超所值,什麼都會
把醫生評估、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訓練、訓練後放鬆、營養師飲食菜單等等
全部都濃縮在一堂課,然後跟你講要一次買多少課,因為.....理由
還會有白吃覺得這種教練很專業 "哇 教練怎麼什麼都會"
媽的低能兒,明明就是因為什麼都不會
上幾堂研習、上網看一點影片隨便講就好像很專業也沒人發現
然後出問題了再靠北說健身教練都怎樣
尊重專業OK? 教練的專業就是"訓練"
教練該做的評估是"動作"上的評估
看過頭深蹲(OverHead Squat)的膝內夾、足底外翻、聳肩、圓背或
弓步走(Lounge)脊椎的排列、膝跟踝的相對位置等等
這些才是教練應該以及可以做的評估
病情的評估應該交由專業的醫護人員去做
再重申一次,如果你的教練替你或長輩做"健康檢查"
那是代表這個教練有多麼的"不專業"而不是專業的象徵
: 如何說服長輩訓練?【SBD怪獸Podcast問答集 ep.1】
: 這我覺得這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 如果肌力訓練很容易取/獲得、如果肌力訓練本身就很吸引人,根本就不用說服長輩訓
練
: 強迫自己父母去做他們不喜歡做的事根本就是不懂得尊重他人(強迫小孩也是一樣)
: 如何讓肌力訓練很容易取/獲得?如何讓肌力訓練吸引長輩?這才是我想知道的
: (尤其是肌力訓練很難找到跟自己實力相當的同伴一起練)
: 以我父母為例,他們每天可以免費/便宜地去運動中心游泳或去附近國小上團體課
: 游泳/上團體課還可以跟其他人社交,這類活動讓他們很快樂
: 為什麼我要強迫我父母去做他們不喜歡做的事呢?
: 我當然知道肌力訓練很重要,對我自己而言也很有成效
: 但光有健康的身體,沒有快樂的心情,人活得會很痛苦吧!
這個部份我認同你某部分的論點
個人認為何博士在這方面為了行銷自己的訓練、健身房有點太過頭了
我認同肌力訓練是為了維持老年人的生活品質、避免長照困境是必須的
但怪獸的訓練標準又訂得太高,反而會讓很多人不敢踏入健身房
要能深蹲自身體重2.0倍、能單手持自身體重1.0倍走25公尺...等
這些標準是某些派系所謂的"運動員"的"強壯"的標準
但我覺得基本上一般人可以只要能做好深蹲自身體重0.8倍的
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遇到什麼肌力不足的問題
甚至老人家如果能夠抱著16公斤壺鈴做好深蹲10下
基本上你說他/她會有需要坐輪椅嗎?
當然肌力是越多越好,但相對應的風險跟投入的時間與金錢也要考慮
我能理解很多老人一到健身房看到很多大重量就會嚇得不敢開始訓練
推廣及改善一般大眾健康,真的從有運動習慣開始會比較好
家裡的老人家只願意嘗試輕重量或徒手訓練也很好,至少願意開始動了
循序漸進,再慢慢說服開始加入阻力會更能夠引起他們對訓練的興趣
: 科學證明重量訓練無用?【SBD怪獸Podcast ep.12】
: 我自己也待過學術界,非常認同要注意學術文章中的樣本數跟實驗時間長度
: (也可以用這評估標準去看Peeta的)
: 我只能說,我們對於肌力訓練的瞭解還是很有限
: 不必浪費時間討論哪個門派才是正確/更有效的(如果是想發表學術文章就另當別論)
: 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並且持續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阻力訓練、肌力訓練已經被研究超過半個世紀了
比起什麼筋膜、RPR等等東西
應該算是運動科學裡面被研究的最透徹的了
肌力訓練的效果及效用在這半個世紀都有無數的證據證明它的有效性
並且肌力增加背後的機制也幾乎都有相關文獻能說明佐證了
肌力訓練真的是在"增加、維持肌力"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式
但訓練的方法百百種,選自己最喜歡的訓練,然後能持之以恆就好了
或是也可以同時都練,如果目的是身體健康
訓練中不要逞強,大概一周2次能持之以恆維持訓練習慣就很好了
作者:
sea130281 (都顯示帳號要暱稱幹嘛)
2021-01-04 18:53:00對我而言,這個何專業的確夠高,讓我不爽的是他行銷過頭,才讓我如此反感,好像沒有肌力訓練就是世界末日這才是讓我感到厭惡的原因,但他專業部分的確不容質疑
作者:
ppc ( )
2021-01-04 19:30:00推
作者:
wed3qla (阿川)
2021-01-04 19:36:00這串討論下來我最好奇的是何博士的體脂
作者: moneypack3 (錢包三號) 2021-01-04 19:39:00
肌力夠強肌肉量夠多,還是比一堆假瘦子真肥宅健康吧
可能與相撲選手差不多?相撲選手體脂其實也比很多不運動的人低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芻)
2021-01-04 19:54:00家裡老人生活可以自理 可以免去你照顧的麻煩 不好嗎?
作者: tupnino5421 (KenKai) 2021-01-04 20:01:00
健康跟體脂相對無關 跟肌力與肌肉量比較有關係
作者: tudnste (飛蚊) 2021-01-04 20:23:00
他體脂最好只有15,30差不多
作者:
mbdd (mbdd)
2021-01-04 20:39:00呃...其實近20年來亞洲的中日韓才是運動科學研究的大國。尤其是競技訓練方面
鍛鍊肌肉可以增加肝醣存量 可以稍微緩衝飲食的影響但中心肥胖很大的機率是內臟脂肪高對於健康的影響更甚
作者: tupnino5421 (KenKai) 2021-01-04 21:00:00
所以說相對無關 跟肌肉量相比的話 並不是完全無關
作者:
kuloda (kuloda)
2021-01-04 21:06:00你補充的這點我十分認同的,也就是身材跟體脂不是只影響外觀跟運動表現而已,還影響很多內科層面的健康,像是心血管、腦血管、糖尿病等等,這也是必須要相當注意的重視體脂肪控制的人,可不是只重視「外型」這麼狹隘而已
哪有啥體脂跟健康相對無關的論點...換個角度講肌肉量跟健康才可以說是相對無關170cm/100kg 體脂肪30% 跟170cm/65kg 體脂肪15%肌肉量哪個高 相信是100kg那個吧 但會比較健康嗎?
作者: tupnino5421 (KenKai) 2021-01-04 21:58:00
那體脂過低的人 沒有肌肉量 也是不健康阿
一般而言在自然狀態下不會體脂過低沒有肌肉量所以可以不用考慮極端狀態,很多你看到的所謂肌肉量過低的通常是其他問題引起的 像長期臥床或糖尿病患
作者: tupnino5421 (KenKai) 2021-01-04 22:04:00
體脂高的人如果他肌肉量大的話 會比沒肌肉量但體脂低的人來的好
會來到你所謂沒肌肉量跟體脂過低基本上就是長期臥床的人才會,而會長期臥床剔除外在意外如車禍等很多時候是因為健康因素引起而這健康因素跟體脂訪就很有關聯了
作者: tupnino5421 (KenKai) 2021-01-04 22:07:00
很多老人就是體脂低且肌肉量少 所以何老師才推崇老人做肌力訓練那老師為什麼會是這種身材是因為他認為肌肉量大的人體脂多寡並不是造成影響健康的主因
可以有專業教練來做肌力訓練當然更好,但我認為可以老人散散步爬爬樓梯其實已經相對足夠了
作者:
leojoe11 (leojoe)
2021-01-04 22:40:00何老師之前來體大演講有說體脂肪20上下
樓上,的確是啊~但男生不會到20%上下就是不健康啦
作者:
leojoe11 (leojoe)
2021-01-04 23:18:0020以內都是男性醫學定義上的標準,以健康的角度體脂肪只要沒過高不用刻意減,但是出現在網路上的幾乎都是健美專長,所以大眾被誤導健身體脂肪就是要15甚至10,但是其實10並不一定比20健康
不要看何老師體型這樣,看過他本人,動作靈活的不可思議程度和身體強健度屌打肌肉版九成鄉民
作者:
asukaka (阿酥咔咔)
2021-01-04 23:31:00無法感受很多人覺得他行銷過頭欸..他有說找他買課嗎?
而且他的館也就兩館,是能賣多少課?蔬菜賣的課更多吧
作者:
leojoe11 (leojoe)
2021-01-04 23:44:00我覺得如果只是看怪獸講堂系列因為時間太短,對運動科學了解不深的人可能會造成誤會,聽podcast或是實際演講才會真正理解他想表達的
作者:
tukry (托奇)
2021-01-05 00:58:00推這篇
作者: qazws08 ([戲言]) 2021-01-05 00:58:00
單純看建議體脂的話,男生下限從未低於14,建議值一般都是18-23。不是網紅選手的話,硬是長期讓自己低體脂追求切割度未必是什麼好事,更不用說練健康了
作者:
KY1998 (HAN)
2021-01-05 01:08:00大家本來就愛看水管生活影片,連阿滴都說英文教學影片比阿滴生活點閱率還低,講太正經的東西沒人看
作者: jeff007 (000) 2021-01-05 06:18:00
何老師!快用你那無敵的慈姑觀音救救那爆表的體脂肪!
作者:
ISNAKEI (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
2021-01-05 07:16:00不會有醫生願意扛這個責任的
作者:
helloman (.......................)
2021-01-05 07:33:00怎麼會覺得一個教練可以評估病情? 用通靈的嗎?
這篇真的不錯。也講出很多現在台灣人為啥會覺得教練課貴的原因。事實上 有些重訓的人 特別是玩自由重量的 都有一種 依樣畫葫蘆的感覺 一些該出力的肌肉都沒出力 不過也是有些教練專業知識不足所導致的。這是我的親身經驗
給1樓,你如果知道未來台灣長照人口的壓力,而重訓可以讓大量的失能老人人口減至最低,你也會感到憂心何立安推廣的是較沒成就感的中老年重訓,如果你已經是健身者,怪獸講堂訴求的是有效訓練,這網路上也很多網路上教健身的人愈來愈多,但推廣中老年人重訓,的確是台灣仍然缺乏觀念,我是很樂見有這麼強的人肯出來推廣這件事,如果出來推廣的人不夠強,還不是會被嘴沒資格,先把自己練好再出來講。
作者:
Bz5566 (只剩協志和仁甫的5566)
2021-01-05 16:40:00我就講了,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我看完何立安的講述第一反應是鼓勵家裡老人多運動,再想辦法帶進健身房重訓至於有些人看完無動於衷,也不願意改變家人作息,甚至惱羞成怒上網攻擊講者,那也是自己的決定,自己承擔
作者:
Moirae ( ...... )
2021-01-05 18:03:00那邊主要賺錢對象是教練們呀,開團課,付出時間短,報酬高重點根本不是一般民眾。
作者:
rivet (累~~~)
2021-01-06 12:44:00這篇不錯,推一個!
整個討論串看下來,總感覺何立安是擋人財路,還是遭人嫉妒,又或者是一堆人只健嘴不健身。批評的點全都不是在理論或實務上進行批判。
作者:
ASHDAC (wATer BoYz)
2021-01-06 21:17:00樓上,人紅遭忌啊。這討論串超有趣,比低能卡還低能。
作者:
Takiko (*小菜蟲*)
2021-01-06 21:54:00不知為何推廣中老年人運動明明就很吃力不討好,但很多人氣得要命(?)
作者:
uwmtsa (補刀)
2021-01-07 02:31:00標準訂太高就是不專業了啊,我把智商最低標準都訂上台大這樣的標準有參考價值?什麼問題都推說他要賣課,然後再說其實他很專業那是等於說他背棄專業在搞錢?
是怎麼樣標準訂太高?舉一根棉花棒的標準太高?你真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