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世界上大部分的體育項目中,使用睪固酮/雄性激素等類固醇及其他體能增強藥物
都是違法的,但即使如此,每年世界上還是有超過數百萬人在施打各類非法類固醇藥物。
大家應該也經常聽說施打這類藥物會產生許多可怕的副作用,例如:雄性禿、皮膚痤瘡、
個性暴躁、視覺模糊、性功能障礙、賀爾蒙失調、心血管疾病等等。
那到底為什麼許多運動或其他健美選手還要使用雄性激素類類固醇?雄性激素類類固醇到
底是如何影響身體呢?本篇將為您做介紹。
-類固醇的歷史
最早在十九世紀就有醫生提倡使用動物的"睪丸萃取物"注射,但一直到了1930年代左右
,類固醇才開始真正比較普及在用於治療及各種醫療用途,而到了1950年代才發現某些類
固醇藥物能非常有效的大幅增加肌肉力量及肌肉尺寸,也開始在這段期間後許多運動員開
始使用相關藥物,因為這類藥物能夠給予他們超乎一般人的身體素質並大幅度提高他們的
運動表現,但這類藥物除了會危害運動員的身體也傷害了運動賽事的公平性,因此一段時
間後,約1980年代開始國際機構都開始將這些類固醇藥物和運動表現增強藥劑列為違法禁
藥。
目前在醫療界內此類類固醇主要只會拿來醫治一些可能會伴隨肌肉萎縮或退化的病症 (例
如:癌症),而使用也僅能在專業醫師的處方下小心施用,施打的劑量也是相比下也是微量
。
根據世界禁藥組織的報告,世界上絕大部分的非法類固醇施打者都是男性且大多數並非職
業運動員,而這些人施打類固醇的目標僅是為了追求能夠擁有更巨大的肌肉尺寸以滿足他
們對自身體態的追求,純粹為了滿足自己希望自己的身材能變得更強壯更精實的夢想。
#懂的人就懂
https://i.imgur.com/TgMlEbs.jpg
-類固醇科學研究的困難點
但由於類固醇的各種負面的副作用,非醫療用途施用類固醇在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地方都是
違法的,基於科學倫理的部分,就算是為了科學研究,學者們基於道德及法理上也沒辦法
讓研究受試者施打類固醇,即使真的有也僅會是極小的劑量或在相當特殊的情況下,因此
有關人體長期或大劑量使用類固醇的實驗報告或科學資料是非常稀少的,絕大部分的資料
也不完整,有關於類固醇相關的研究資料幾乎都是來自於動物實驗或是不具名的訪談或調
查。
https://i.imgur.com/tKyHqfq.jpg
-雄性激素類固醇是什麼?
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雄激素類固醇藥物應該為合成代謝類雄激素類固醇 (Anabolic-andro
genic steroids) ,而這類類固醇的是化學結構與天然的睪固酮類似的合成物,而睪固酮
為人體內最主要的雄性激素。
而雄激素類固醇主要分為三類:口服用、水溶性注射類與脂溶性注射類。
1.口服性的雄激素類固醇特色是具有較高的耐酸性 (要通過胃),不會因為胃酸而分解失
效,主要透過胃及小腸前端吸收,在經由肝臟的酵素分解代謝,因此研究報告超過6個月
的使用口服類就可能出現永久的肝功能的異常。
這類藥物的半衰期較短,代謝較快,因此為了維持適當的血藥濃度,服用頻率較高,甚至
可能會有一天內服用多次的情況,此類口服劑的單劑效用較低,但也因此有不肖業者販賣
此類低劑量的口服用代謝雄激素類固醇然後謊稱他們為"營養補充品"、"運動補劑"。
2.脂溶性注射類雄激素類固醇的特色是和水溶性和口服類相比具有很長的半衰期,而且經
由血管吸收的速度也較慢,因此相同劑量下對肝臟的負擔和口服劑相比起來較小,因此肝
臟疾病的發生機率和口服劑相比較也低。
其類固醇化學物脂溶性的特色,針劑除了類固醇還需要油基載體,常見的針筒內注射物可
能會是花生油、芝麻油等和酒精的混合物,而每針的濃度與劑量範圍也差很多,從25mg/m
L~250mg/mL都有,此類針劑會對注射處造成一定程度的疼痛,由於脂溶性針劑較長的半衰
期和較慢的吸收速度的特性,通常僅需1-4周注射一次即可維持血藥濃度。
3.水溶性的雄性類固醇注射劑半衰期介於脂溶性和口服劑之間,約1-2周需要施打一次,
因此和脂溶性針劑相比要更頻繁的施打,會造成身上容易有更多針孔,但相較脂溶性針劑
,對施打處的痛感會較輕微,因為和脂溶性針劑相比,水溶性針劑的注射劑黏性較低,但
其類固醇的分子狀結構和脂溶性基本上蠻接近,而水溶性的結構讓他能簡單的和其他水溶
性藥物或甚至維他命一起施打,因此常見的水溶性代謝雄激素類固醇針劑都是有混合其他
健美/運動表現增強藥物的。
https://i.imgur.com/10yPqnt.jpg
-藥檢為什麼驗不出來?
不同類的代謝雄性激素類固醇體內代謝速度不一樣,但大部分來說,口服劑約2-14天停止
施用後就會被身體完全代謝排出,而針劑類的可能停藥後4-12周就能代謝排除乾淨,因此
預先知道比賽及藥檢食間的話,算好時間在比賽前停藥就能輕鬆地躲過藥檢,因此現在越
來越多職業比賽機構都採取突擊藥檢的方式,在比賽前後很長一段時間或賽季期間不定時
藥檢,以避免選手透過手段避過藥檢,而現在隨著科技進步也有了越來越多的藥檢手段,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仍有許多選手仍能找出藥檢漏洞繼續施用,此外,若選手提早得知
藥檢的方式,甚至能選用特定藥物繼續施用直接從藥檢眼皮下溜過。
#科學化健美戰隊
https://i.imgur.com/mMaTSvK.jpg
-如何施打類固醇?
施打類固醇的劑量和使用週期有許多不同方式,但絕大多數都沒有經過科學檢驗,通常流
傳於健美選手或運動員之間口耳相傳或藥頭的建議,但主要經過訪談調查通常有以下幾種
施打方式:
1.堆疊 (Staking, Blending, Shotgunning): 同時使用超過一種類固醇藥物,使用者同
時使用多種類固醇,甚至綜合口服、針劑、脂溶性、水溶性,有時也會連帶服用其他種類
的藥物(例如:消炎藥、止痛劑),他們認為這樣能帶給身體更大刺激,並最大幅度的綜合
增加肌肉的合成,而小劑量的使用多種藥物也比大劑量的使用單一種藥物安全,某些研究
也顯示透過小劑量的堆疊能幫助增加肝臟的耐受性,也透過多種藥物混打幫助增加體內血
藥濃度能長時間維持在高濃度下帶來更好的蛋白質合成效果,因此此種施打方式為健美圈
最常見的方法之一。
2.減量錐形 (Tapering): 從大劑量開始使用,但隨時間逐漸減少使用劑量。
3.平原型 (Plateauing):不更改劑量持續使用同一種藥物,但當藥物效果開始變得不明
顯就更換另一種藥物使用。
4.循環週期型 (Cycling):在一定週期內使用一種或多種不同藥物,通常6-12周為一個週
期,接著停止施用藥物一段時間後再重新開始使用。
5.金字塔型 (Pyramiding):在一定期間內使用最大劑量,接著將劑量轉換到最小劑量。
https://i.imgur.com/JpUJBUz.jpg
-雄性類固醇有什麼效果?
類固醇能透過改變身體內的內分泌環境和賀爾蒙濃度,提高身體的蛋白質合成速度與降低
蛋白質分解,極大化的讓身體在短時間內增加肌肉力量及肌肉尺寸,早期一篇研究中甚至
發現受試者施打雄激素後,即使不運動,10周後還是平均能增加3公斤除脂體重,且在不
運動的情況下1RM深蹲還大約進步了12%。
十周有進行阻力訓練者,有施打睪固酮者平均增長了約6公斤除脂體重,而沒施打者僅增
加約2公斤除脂體重,研究發現了不僅是打藥後的人訓練的肌肥大反應能遠遠超過自然的
情況,且連打藥後不運動肌肥大狀況都能比認真訓練的自然人還要好。
許多研究也指出類固醇除了能增加肌纖維尺寸外,還能大量地增加肌核 (myonuclei) 數
量也提高肌核在肌肉細胞內的比例,這一方面讓肌肉能對外在訓練的刺激 (stimulation)
更敏感,不但能大幅提高肌肉生長的潛力也幫助肌肉更容易長大,且提高正常自然身體
的自然肌肉生長上限,而透過類固醇得到的大量增加的肌核即使在停止施打類固醇後也不
會消失,因此藥物施打者透過類固醇得到的快速增肌效果,在停止施打類固醇後還是能夠
透過肌肉記憶(Muscle Memory)保留一部分透過類固醇獲得的"快速增肌"的能力,因此
施打過類固醇的人即使未來都沒有再使用任何藥物,他們的增肌效率和從來沒打過類固醇
的人相較也會更好。
#一堆自然健美只是現在沒打?
https://i.imgur.com/2SemvVP.jpg
-肌肉記憶(Muscle Memory)是什麼?
肌肉記憶指的是肌肉透過訓練生長後,在未來即使不訓練,增加的肌肉尺寸消失了,如果
再次開始訓練能夠比起沒訓練的人更快速地增肌回到原本的尺寸。
現在實驗結果指出了透過訓練後肌肉內肌核會大幅度增加,而目前有科學家提出了肌核與
肌肉記憶有關聯的理論,認為肌肉記憶這現象背後的生理機制是由訓練後得到的更多數量
的肌核所引起的。
*大家一般以為的肌肉記憶可能是說學過運動或像腳踏車學過之後,身體會一直記得怎麼
做,那是和神經肌肉系統的動作學習(Motor Learning)比較有關係。
https://i.imgur.com/Ds8X6KG.jpg
-肌核是什麼?
肌核(myonuclei)簡單來說就是肌纖維的細胞核是位於肌原纖維和肌膜之間空間的纖維
外圍的細胞核,負責肌纖維的生長、肌肥大與修復,而隨著訓練肌肉細胞尺寸不斷長大,
肌肉內就會相對應生長出更多肌核。
近年來一些新的研究顯示在動物實驗和老人的訓練中發現肌核越多,訓練後肌肉生長的幅
度也會越大。
因此有人提出了肌肉記憶是由肌核引起的,因研究發現肌肉內的肌核的數量和訓練後肌肉
生長的幅度和發展潛力呈正相關,而即使停止訓練肌肉萎縮後,肌核數量也不會減少,而
肌肉內有越多肌核就能再透過訓練長出肌肉且肌肥大生長速度也會越快,因此訓練後得到
的肌肉記憶效果可能就是源自於訓練後數量大幅提高的肌核。
但也有實驗顯示在未受過訓練的年輕人中,"先天"的肌核數量不會影響肌肉成長幅度,
因為先天肌核數量較少的年輕人,再阻力訓練後也能增加的肌肉內的肌核數量。
因此有學者推導出可能因為老年人在身體隨著老化後,肌肉透過訓練再增加肌核數量的能
力較年輕人相比減弱很多,因此若年輕時有訓練習慣而擁有較多肌核者,老年後要再透過
訓練重新增加肌肉會較年輕時沒有訓練經驗的其他老年人輕鬆。
研究也顯示了,即使停止訓練,肌肉縮小後,和透過訓練變更粗壯的肌纖維尺寸相比,肌
肉能很好的保存透過訓練得到的肌核,有訓練經驗者再長時間不訓練後,還是能擁有較沒
有訓練者更多的肌核,而因此有訓練經驗者在停止訓練 (Detraining)後,相較沒訓練經
驗者還是能夠以較快地速度回到原本的水平。
https://i.imgur.com/FZGe9dT.jpg
-類固醇與肌肉記憶
了解肌肉記憶及肌核的機制後,各位應該就能理解當施打類固醇後,藥物施打者的身體已
經被藥物根本上的大幅強化過了,因此即便停藥後體內已經將類固醇藥物代謝完畢,但未
來不論過了多久的時間,甚至即使長年不活動讓肌肉量退化至沒訓練前的肌肉量,只要他
們再重新踏入健身房舉起重量,相較於從沒使用過類固醇藥物的人,他們的肌肉也會對訓
練更敏感更容易生長,只要透過一般的訓練就能擁有比起一般人更大更好的增肌效果及肌
肉量。
因此許多研究人員指出被驗出使用禁藥的運動員應終生禁賽,因為不論禁賽幾年,他們的
身體素質都已經被類固醇永久地影響了,對於沒使用藥物的運動員來說,他們就是一輩子
擁有透過藥物獲得的不公平的身體素質上的優勢。
https://i.imgur.com/TgKteAr.jpg
-使用雄性類固醇的副作用
但當然,即使雄性類固醇能夠讓施打者獲得超越自然效果的增肌效果及神奇地提高肌力及
運動表現,類固醇也有許多可怕的副作用,且這些副作用也如同前述類固醇對肌肉的影響
是不可逆也是永久地,並且儘管只是短期的施打類固醇藥物也會對身體造成終身的影響,
因此不可不慎。
雄性類固醇帶來的最常見的嚴重副作用為: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凝血問題、黃疸、癌
症 (最主要為肝癌)、肌腱損傷、精神和行為影響 (除侵略性增強外,也有調查指出可能
會導致罹患精神疾病機率增加,但由於研究限制,個人認為這些研究尚無法確認單純是類
固醇藥物導致精神疾病發生機率增加還是背後有其他因素造成,只能說統計結果上施打類
固醇藥物者有罹患精神疾病的比例較一般人高,但我認為無法直接斷言類固醇藥物會引起
精神疾病)、男性生育力下降、性功能障礙、性器官病變(主要男性睪丸與女性陰蒂)、
女性毛髮過度生長和男性女乳症等。
幾乎所有報告都指出雄性類固醇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相當大的危害,尤其是左心室的病變
,研究也顯示即使短期使用類固醇也會對心血管造成永久不可逆的危害,此外長期施用類
固醇藥物也會對體內膽固醇造成影響,進一步的提高心血管疾病與意外,例如:中風與心
臟病,發生的風險。
對於男性類固醇使用者而言,許多報告也指出會嚴重影響精子數量及品質,並且有許多類
固醇男性使用者指出在停止施用後出現性功能障礙。
對女性來說,使用雄性類固醇也會造成不可逆的"雄性化",包含聲音變低沉、臉部毛髮
增生、侵略性提高、性器 (陰蒂) 尺寸肥大及造成月經失調或停經。
而雄性類固醇的使用在不論男女性都能觀測到侵略性的增加、較衝動的行為和對周遭的敵
意增加 (Increased hostile behaviour)。
一篇研究調查了有使用類固醇的運動員和沒使用的運動員相比,發現不論何時有使用類固
醇的運動員在運動場上都有更多帶有侵略性與敵意的行為,其中一位匿名調查者甚至在調
查中承認施打類固醇期間曾"意圖謀殺"其他人。
此外由於大部分使用類固醇藥物的使用者都是沒透過醫療專業人員 (醫師、藥師),自行
施用的,而施打的劑量通常也是正常醫事人員會使用的數倍甚至數十倍以上,因此副作用
和風險又會隨著劑量的增加變得更為可怕。
https://i.imgur.com/5DkvI1N.jpg
-究竟是否值得使用藥物?
儘管許久以來,大多數運動機構和研究人員都表達強烈禁止使用類固醇類藥物,但類固醇
藥物的使用不論在職業、業餘運動甚至一般健身房內依然層出不窮,許多運動員為了得到
競技上的體能優勢且心存僥倖認為能逃過藥檢,為了獲勝選擇使用非法藥物。
而除了運動員外,可能源於健美、健身圈或影視娛樂中,社會上仍常有著對男性身材的不
真實的期待,認為男子氣概就應由壯碩且有著巨大肌肉組成,而因此讓許多人投入自己的
金錢與健康去換取不自然的超量肌肉生長以期透過這樣的身材轉變獲得其他人的認可。
而隨著社群網站發展,網路上許多人對健美身材的不健康追求和幻想,導致了展現健美的
身材和巨大的肌肉與力量的照片和影片在網路上能夠很快速吸引一般人的關注,施打藥物
後得到的極速身材轉變也能很好的吸引到不明事理的群眾與淺在客戶,因此有許多人被其
背後的名利給誘惑了,因而選擇投身使用雄性類固醇以獲得這種不自然的強效訓練成果。
https://i.imgur.com/mlEwvJr.jpg
但這些東西是否值得施打藥物的風險呢? 因為類固醇類藥物是一種難以控制的藥物,伴
隨著許多未知的狀況,再者,由於類固醇的施打是非法的,一般人難以透過正常管道得到
類固醇類藥物,而類固醇類藥物販賣者也非專業人士,大部分也是為了利潤販賣此類藥物
,因此對於這類藥物的使用方法與風險也通常很難得到正確的資訊,大部分的類固醇藥物
都不是透過合格的藥師或醫師開立與配方,絕大多數藥物也是沒經過政府機構核可的藥物
,甚至我曾聽說過無良的藥頭供給動物用藥物給下游施打,而這些類固醇藥物本身就會對
使用者身體產生嚴重的副作用,更不用提藥物的品質未經監督且來源不明的情況下,使用
類固醇藥物將對使用者的健康與安全有著極大的風險。
可笑的是由於這類藥物的查獲風險與被抓到的懲罰相較走私毒品來說風險極低,但利潤卻
可能和販賣走私毒品差不多,因此越來越多健美藥頭提供這類藥物給對健美身材有追求的
人,聲稱只要做好Cycle和劑量控制,這類藥物就沒有副作用,更甚者宣傳這類藥物只是
"補充品"欺瞞不知情的人讓他們施打,一篇國外調查甚至發現僅有4.4%的健美運動類固
醇使用者在施打使用這類藥物前獲得對於此類藥物的正確資訊及了解到使用藥物的風險,
因此也在此呼籲政府機關如:衛福部或食藥署,應更加重視國內這些非法藥物的走私進口
、施用與販售的狀況,不要縱容無良商人傷害國人的健康。
最後,在此我建議如果最後閱讀完本篇文章,仍對使用雄性類固醇藥物有興趣,請務必先
諮詢有經驗的專業人員的建議,包含:營養師、醫師等,而不是僅憑某位"健身教練"或
"健美選手"的片面之詞就選擇使用這類藥物,也建議各位對自身身材與力量的追求應以
"合理"及"自然"的角度去追求,並明白健壯的肌肉與身材並不是一蹴可及的,需要長
時間的體能鍛鍊與飲食的控制結合生活作息,良好的身材應該是您健康的生活的映照,而
不是反過來為了追求身材傷害自己的健康,也祝福各位能透過訓練中找到最好的自己。
本文由愛丁堡劉教練, Jeff Liu撰寫
References
1. Bruusgaard, J. C., Johansen, I. B., Egner, I. M., Rana, Z. A., & Gunde
rs
K. (2010). Myonuclei acquired by overload exercise precede hypertrophy and ar
e not lost on detrain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7
(34), 15111-15116.
2. Bhasin, S., Storer, T. W., Berman, N., Callegari, C., Clevenger, B., P
hi
ps, J., ... & Casaburi, R. (1996). The effects of supraphysiologic doses of te
stosterone on muscle size and strength in normal me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
edicine, 335(1), 1-7.
3. Choi, P. Y., Parrott, A. C., & Cowan, D. (1990). High-dose anabolic st
eroids in strength athletes: Effects upon hostility and aggression. Human Psyc
hopharmacology: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5(4), 349-356. doi:10.1002/hup.4700
50407
4. Egner, I. M., Bruusgaard, J. C., Eftest鷲, E., & Gundersen, K. (2013).
A cellular memory mechanism aids overload hypertrophy in muscle long after an
epis
odic exposure to anabolic steroids.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591(24), 6221-6
230. doi:10.1113/jphysiol.2013.264457
5. Eriksson, A., Kadi, F., Malm, C., & Thornell, L. (2005). Skeletal musc
le
Hypertrphology in power-lifters with and without anabolic steroids. Histochemi
stry a
nd Cell Biology, 124(2), 167-175. doi:10.1007/s00418-005-0029-5
6. Graham, M. R., Davies, B., Grace, F. M., Kicman, A., & Baker, J. S. An
abolic steroid use: patterns of use and detection of doping. Sport s Med. 2008
; 38
(6): 505-25. doi: 10.2165 (Vol. 5). 00007256-200838060.
7. Kam, P. C. A., & Yarrow, M. (2005). Anabolic steroid abuse: physiologi
ca
nd anaesthetic considerations.Anaesthesia, 60(7), 685-692.
8.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2020, July 24). Anabolic steroids d
ructs. Retrieved February 18, 2021, from https://www.drugabuse.gov/publication
s/
drugfacts/anabolic-steroids
9. Nieman, D. (2009). Side effects of anabolic androgenic steroids abuse.
Ybook of Sports Medicine, 2009, 174. doi:10.1016/s0162-0908(09)79453-x
10. Nieminen, M. S., Ramo, M. P., Viitasalo, M., Heikkila, P., Karjalainen
,
, Mantysaari, M., & Heikkila, J. (1996). Serious cardiovascular side effects o
f large doses of anabolic steroids in weight lifters. European Heart Journal,1
7(10), 1576-1583. doi:10.1093/oxfordjournals.eurheartj.a014724
11. Pysny, L., Pysna, J., Petru, D., Ctvrteckova, K., & Aismann, J. (2019)
.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motivations for anabolic androgenic steroid use among
non-competitive bodybuilders in the Czech Republic.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
ion and Sport, 19(1), 560-566.
12. Psilander, N., Eftest鷲, E., Cumming, K. T., Juvkam, I., Ekblom, M. M.
,nding, K., ... & Gundersen, K. (2019). Effects of training, detraining, and r
etraining on strength, hypertrophy, and myonuclear number in human skeletal mu
scl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3. Saeidinejat, S., Hooshmand, E., Zahra, H., & Najar, A. V. (2018). Eval
uang the pattern of anabolic androgenic steroid use and its relation with ment
al health of male members of bodybuilding Clubsof Iran, in 2015. Asi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9(1).
14. Snijders, T., Aussieker, T., Holwerda, A., Parise, G., van Loon, L. J.
,Verdijk, L. B. (2020). The concept of skeletal muscle memory: Evidence from a
nimal and human studies. Acta Physiologica, 229(3), e13465.
15. Strauss, R. H. (1985). Anabolic steroid use and perceived effects in T
EN
eight-trained women athletes. 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
ation, 253(19), 2871-2873. doi:10.1001/jama.253.19.2871
16. Torres-Calleja, J., Gonzalez-Unzaga, M., DeCelis-Carrillo, R., Calzada
-Schez, L., & Pedron, N. (2001). Effect of androgenic anabolic steroids on spe
rm quality and serum hormone levels in adult male bodybuilders. Life sciences,
68(15), 1769-1774.
17. Urhausen, A. (2004). Are the cardiac effects of anabolic steroid abuse
in strength athletes reversible? Heart, 90(5), 496-501. doi:10.1136/hrt.2003.
0157
19
18. Yates, W. R., Perry, P., & Murray, S. (1992). Aggression and hostility
in anabolic steroid users. Biological Psychiatry,31(12), 1232-1234. doi:10.10
16/0006-3223(92)90344-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