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一下,漢語語彙的促音化主要是來自於中文的「入聲」
所謂入聲字,指的就是/k/、/t/、/p/結尾,結尾短而急促的音
如果想知道哪些是入聲字,用台語唸唸看即可知道。
漢字傳入日本後,由於日語是屬於「開音節」語言,也就是母音結尾的語言
因此在入聲字的結尾又補上了開口度較小的「低母音」,也就是/i/或/u/
因而形成了「-き」、「-く」、「-ち」、「-つ」的漢語讀音
這些入聲字在日文中,如果後接無聲子音(/p/、/t/、/k/、/s/),則會促音化
從某種角度來看,可以看做是從開音節化後的發音回復成閉音節的入聲韻。
而「十」這個字,它在中文裡面本來也是入聲字,它在日文的古音為/jipu/
後來因為「圓唇退化」現象,逐漸演變成現在的「じゅう」的發音
也就是說,原本/p/結尾的入聲字,在現代日語當中全部都變成了ウ段長音
但它還是保留了入聲字的特徵,也就是在後接無聲子音時,還是會產生促音化現象
只是「十」的促音化現象現在基本上只有在後接助數詞時才出現
而不像/k/、/t/兩者那麼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