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開始學日文, 有同樣的疑問, 最常見到的是エレベーター
: 我在想, 難道日文或漢字, 沒有電梯的詞嗎? エレベーター很長耶
前年學泰文的時候,一直記不住「門」的泰文單字 (pratu)
那時候還在想,看看日文就叫ドア,多好記啊!
後來認真想想,才覺得連「門」這種基本物品都使用外來語,竟然沒有固有詞,
好像其實應該是日文太奇怪吧XD
其實在日文,隨著外來語的輸入,這些名詞常常意義被細分了。
ドア:通常指西式、有門把,人通過的門
扉:通常指比較豪華的內外開式大門 (或是櫃門等非由人通過的門)
戸(引き戸):通常指拉門
ふすま:日式和室的紙門
門:出入口 (不限定要有遮蔽物)
* 當然也是有混用的情況,像電車門是電動滑軌式,不是內外開,還比較接近拉門
但通常是講ドア、扉,就是不太講 戸。
就好比睡覺的床在日文稱ベッド,這也是因為日本傳統上是睡在地板上的,
漢字「床」這個字已經被借用為地板的意思了,所以西式床就用外來語稱ベッド。
或是常舉的例子還有牛乳通常指鮮乳,ミルク通常指鮮乳以外的所有奶類。
例如在麥當勞要跟店員要奶精,就是說ミルクを下さい。
他就會給你奶球,絕對不會給鮮奶,大可放心XD
和食配的白飯稱ごはん,凡和食以外,西餐、中華料理的白飯通常都講ライス。
其實回到前面,要問泰文的電梯怎麼講,其實就是lip(來自英式lift的外來語)。
泰文也是充滿外來語的語言。
以電梯這個詞來說,或許使用外來語的語言其實才是大宗也不一定。
日文:エレベーター erebe-ta-
韓文:el-li-be-i-to
泰文:lip
馬來文:lif
印度文:lift
本來外來語就是很自然的語言行為,
尤其是對本來自己的文化所沒有的東西,
與其硬造新詞,不如直接吸收外文原詞最快。
只是中文的特性上音譯還會糾結要怎麼選雅字之類的,
相對於其他語言,比較不容易進行音譯而已。 (但音譯
越南文是:Thang may,也是個意譯
不愧是漢字文化圈,也是語言特性上比較不容易音譯而有喜好意譯的傾向。
日本則是不只語言特性上容易音譯(雖然變音很大)
而且日本更擅長借用音譯,來表達與固有詞之間微妙不同的ニュアンス。
P.S.
19世紀末,明治維新初期,日本當年也是崇尚把大量概念翻譯成漢語或和語。
例如,freedom、liberty都被翻譯成自由,此譯法又影響了中文。
結果,在中文、日文語境,freedom與liberty的概念就一直是混淆不清的。
(你所追求的民主自由,是freedom還是liberty?)
如果想要區分這兩者,最快的方法或許就是直接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