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 102-2 林俊宏 中國政治哲學二 期末考

作者: bambootsai (小菜)   2014-06-20 00:39:02
課程名稱︰中國政治哲學二
課程性質︰必修
課程教師︰林俊宏
開課學院:社會科學院
開課系所︰政治系
考試日期(年月日)︰103.6.19
考試時限(分鐘):110分鐘
是否需發放獎勵金:是
(如未明確表示,則不予發放)
試題 :
一、以下是《莊子》書中的一些語句。請以這些語句為本,試圖勾勒出莊子思想的形象。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
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臣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
,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
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閒,而
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以解,如
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
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
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
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之謂大戒。是以夫事其親者,不擇
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擇事而安之,忠之盛也。」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無用之用也。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
立乎不測,而遊於無有者也。」
無為名尸,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體盡無窮,而遊無朕;盡其所受乎天,而無
見得,亦虛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混沌之地,渾沌待之
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
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二、荀子與韓非都主張一種「善假於物」的概念。請討論這樣的「物」在各自的思想中分
別代表什麼?透過這個「物」又如何達成他們的政治思想?
三、墨子與韓非似乎都主張一種「審慎的自利」,卻導致不一樣的政治主張,請以這樣的
「自利」為出發點討論他們如何消解「個別的利」與「公利」之間的衝突。
四、《老子》主張「無為」,請問,他的「無為」是什麼樣的形態?又這樣的「無為」與
「虛、靜」有何關連性?
以上四題,第一題必答。其餘三題請擇一回答。計答兩題。暑假快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