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712310033-1.aspx
為改善公立國中小老舊廁所問題,教育部推動整修計畫,由國教署每年編列2億元經費,3
年下來已補助1740間老舊廁所整修,進行排水、通風等修繕。
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為改善各公立國民中小學老舊廁所問題,提供校園師生乾淨
舒適、通風好、採光佳及省水節能的如廁場所,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每年約編列新台
幣2億元經費,辦理廁所設施設備改善工程,希望藉由教育資源與經費的挹注,有效改善
校園廁所環境。
「公立國民中小學老舊廁所整修計畫」至106年已執行3年,共計補助約540所國民中小學
,讓1740間老舊廁所進行整修。國教署指出,除了修繕排水、通風、衛生等來改善廁所環
境,不少學校還多元運用各種材質來美化廁所。
以桃園市石門國中為例,和平樓的廁所屋齡已達34年,廁間昏暗、日照不足,且通風效果
不佳,又因年久失修,處處可見磁磚破損及壁癌的掉落,讓學生對廁所有負面印象,進而
影響如廁意願。
在整修計畫中,校方著重增加採光及通風效益,利用中空造型擋板加大透光及通風面積,
在兼顧隱私前提下,設置隔間牆,遮蔽走廊行人的視線,並將舊有破損磁磚、壁磚換成鮮
豔的馬賽克磚,為陰暗的廁所披上不同色彩,讓空間煥然一新。
位於台南市濱海地區的北門國中,整修前的廁所為屋齡高達30年的老舊建物,天花板因年
代久遠、常處於潮濕環境中,造成破損、剝落,且舊有洗手台常於隙縫中積水,導致藏污
納垢、滋養青苔。
教育部表示,校方在整修計畫中採明管設計,直接於樓板中漆上面漆,釋放原本具壓迫感
的空間,並將洗手台材質改為容易清潔的人造石斜面設計,改善原本藏汙納垢的問題;由
於地方上以養殖漁業聞名,校方還特別以虱目魚形狀製作成廁所指示牌,將在地元素融入
廁所設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