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談話的部分我一直無法與鄉民有太多共鳴,提幾個看到的問題。
http://bit.ly/1kdwGxW
被指缺乏政見 柯文哲:更重要的是願景
「證嚴法師說得很好,如果方向對,慢慢走還可以走到目的地,方向不對,走
再快也沒有用。
.......
柯文哲的「願景」究竟又是什麼?柯表示,他希望台北市變成的模樣,可用
6大理念來說明:公義社會、文化城市、健康安全、關懷分享、社區營造、
公開透明。其中,「公義社會」就是要建立一個可讓大家做對的事情的社會
,而不是對錯大家都知道,對的事情卻沒辦法做,錯的事情每天還在錯。」
這是七月七日的發言,幾乎是把二月講稿照背一次。
很標準,不過我覺得換個工作人員去回答也可以。
這講話內容跳針實在跳太大,說實話比起聞名的舉球手連戰還扯,
加上網路工作員也都講差不多的話,這跟直銷業其實有點類似。
理論上同是業務性質,但因為公司可能無法提供深入訓練,只好使用固定話術。
再來柯文哲的講話方式就是典型「沒有要好好講話技術人員」的模樣。
對於這類型的批判,賈伯斯升天前後網路向來不缺,
諸如「工程師思維為何不能應用在小便」、
「蘋果紙盒給我們的一萬兩千種啟示」
「如何在產品灌注設計師的靈魂」
經典造句包括「啊你這個不行啦」「這個我們看多了啦」「我以前怎樣怎樣的時候」,
會產生什麼問題已經被寫爛了,這種文滿天飛我懶得google請自己找。
至於講話對象方面,有幾種難溝通的。
1.社運界
當然社運人士很難搞,人也不多,他們也許是眾醉我獨醒的自戀者,
不過柯文哲每次針對相關議題發言都可以得罪人,實在很了不起。
雖然是非常化約的說法,不管是什麼理由,所謂「進步思想」向來都有特別指涉,
什麼死刑、同志、娼妓、遊民,反正總是有人會認為社會邊緣垃圾要掃乾淨。
站反方的通常就是所謂進步思想,而答不出來的就是永遠答不出來。
我不是說答不出來有什麼不對,畢竟大部分人,尤其在台灣,幾乎都答不出來。
改答案被很多人解釋為成長,但都五十幾歲的人,就別講這種會心虛臉紅的話了。
忘記是誰說的,「連你老爸都沒辦法改變了,還妄想改變別人的老爸」
2.法律界
除了他本來就不重視這塊外,理由通常也很簡單。
第一、醫學院本來就把法學院當世仇,搜尋去刑事化就可以看到醫學院的一貫主張。
第二、柯文哲不是那種有能力深入法政議題的醫師,賴清德有講過他在醫院幹什麼嗎?
第三、偏建制派的法律人通常都會投國民黨。
3.商業界跟金融界
這也不用解釋,鄉民早就綁好稻草人。
此外柯對錢的概念很不敏銳,不是作太小就是吹太大,
之前那篇敵意里長訪談就很清楚,里長隨便一算就知道一百億根本連塞牙縫都不夠。
然後是五萬戶公屋這點子,這又是無視台北市財政狀況的吹過頭。
更不要說十個經濟學者有十一個會被嚇跑。
4.藝文界不確定
有些人表態很明顯,就不再破壞團結了。
晚期阿扁被汙名化為蠢笨的台灣土人,實際上阿扁當年選舉場旁甚至有解瑄站台,
而活動的格調也絕對高於國民黨死氣沉沉的救國團式活動,
不管內容如何,柯文哲應該考慮至少先做個漂亮的廣告。
學運時的美學能量只要能收編十分之一,不會是今天這種結果。
市井小民方面,提一個對照組:謝長廷在基層的人氣向來較低,
他思考快,只要一動腦眼睛就會跟著動,看過聰明人的都知道這是常態。
而傳統台灣民眾向來不喜歡這種眼神閃爍,因此「奸巧」的說法總是離不開謝長廷。
台灣基層對菁英的高傲其實很敏感,柯文哲的真誠幾乎都是他自己講的,
雖然很反常識,不過批踢踢看多大概就信了。
反正都提名了,真要作人身攻擊也太傷感情,
上面講的有些是先天限制,但有些是努力就可以改掉的問題。
指責別人破壞團結之前,還是希望柯團隊的在野大聯盟真的有嘗試團結,
廣納各界意見,不要天馬行空,以為一開口就能解決問題,這樣只會嚇跑選民。
台北市是台灣最好最強最高級的首都是民進黨的傳統認知,
台北市議會的問政水準是全台最高,台北市官員的行政能力是全台最佳,
而最優秀的居民往往向台北市移動,(當然台北市最優秀的人可能就往外跑了....)
即使反於鄉民常識,但再怎麼嘲笑台北市,都不會改變這些鐵錚錚的事實。
家裡有人從政的通常政治敏感度較高,同樣的,有錢的對金錢敏感度較高,
連勝文兩者兼備,鄉民再怎麼嘲笑神豬,也不會改變這本質上的超大優勢。
連洪智坤都說過連勝文不是好惹的對手,
如果放任團隊四處散佈連勝文無能的謠言,實在是不安好心。
兩者都沒有,應該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而不是鍵盤開群嘲。
也不要怪民進黨老人不會上網不知覺醒,
畢竟上一個在台北市被媒體狂吹造神的醫師叫周百鍊。
「在故鄉的時候說故鄉的壞話,到東京就說東京的壞話,
我的初戀怎麼會是你這種氣量狹小的人啊!」(天野秋,2013)
同場加映:賴皮大約十年前的文章
http://bit.ly/VTNRik
「『青年』用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國家的資淺公民,因為資淺,
所以好騙,不只政客想騙,資本家也想騙,一堆學棍學霸也想騙
。特別是現代,只要掌握了青年的消費慾望就掌握了青年,
掌握了熟悉的廣告語言就掌握了青年,『時代責任』、『國家棟
梁』、『知識份子的良心』這一類東西,和『作你自己』、
『做你平常不敢做的事』、『年輕不要留白』都是同樣層次
的廣告語言。」
http://bit.ly/VTOvfT
「不是潑您冷水,如果您在職棒版,看到某人貼了一篇抱怨文,
說看了某部棒球漫畫之後,終於領悟了真正的熱血球魂,對於
現在中華職棒死氣沈沈感到不滿,同時請問『青年』應該怎麼拯
救國內的棒運。你會勸他怎麼做?
想打球的,從基層球隊開始,磨練自己的球技,然後加入職業球隊
成為練習生,慢慢爭取登場的機會。想走管理路線的,請加入職棒
公司從小業務幹起,二十年後說不定能升上球隊領隊,這樣你就可
以實現自己的球魂理想。不然光有熱血可以讓你一登版就投出160km/hr
的魔球嗎?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不就是應該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