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為什麼台灣人不愛閱讀?

作者: craniata (嘴泡哲學家)   2014-09-08 06:11:44
恩,為什麼「不愛」閱讀?
我覺得,是因為很多人覺得「閱讀」有壓力嗎?
我想,「閱讀」是可以很多元的,不一定只有從書報雜誌。
很多人或許很習慣在臉書上點一些朋友連結裡的短文看,
在我看來,這其實也是一種「閱讀」
但我想,大家想要探討的應該不是這方面
而是,拿著書本(不管是武俠 歷史 愛情 遊記 科普 等等的),
與作者進行一種「內心的交流」(誤)?
我覺得,「閱讀」應該是很有趣的一種「活動」
可是似乎很多人覺得,
「閱讀」就是該從頭到尾將一本書或文章看完,然後吸收,可以回答別人的問題?
這樣才算是有達到「閱讀」的效果?
這,似乎還是為了別人而閱讀?
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很厲害,而有優越感?
我覺得,一切都還是要回歸到自我的本身
到底「閱讀」這件事對自己有什麼意義,又為了什麼而「閱讀」
如果沒有透徹「了解」自我對於「閱讀」的想法,
那,最後似乎還是一場空?
對我自己來說,我對於「書」就是有莫名的愛好
最大的興趣之一就是逛二手書店(新書一般來說對我都太貴了,買太多負擔不起)
然後買一堆莫名其妙的書
不訝異的,一大堆書我根本都沒看完,有些甚至就一直躺在書櫃上
只有很三不五時才會去翻一下。 看個一兩段這樣。
但,我一直覺得
我們不該成為「書的奴隸」,而是應該依照自我的意識去「閱讀」
我常常覺得,如果我從這一本厚厚的書,
看到了一段或甚至一句可以讓我回味很久的句子,
那我就覺得,挖! 完全是值回票價!
大家對於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是怎樣的看法
我覺得「思」才是一個人的根本
而,當然要「學一點」才有得「思」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笛卡兒會說「我思故我在」吧?
hidexjapan 有提到
“沒有閱讀習慣最要命的就在於無法培養出良好的思辨能力”

我認為是,
「閱讀」再多,但沒有「思考」的過程,永遠沒有自我的思辨能力
只是人云亦云罷了,這對我來說不算是「思辨能力」
大家是為了什麼「閱讀」?
又是為了什麼而聚到這個「公民版」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