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星期五@台中】─「你期待什麼樣的『台中影展』?」
網路直播:https://livehouse.in/channel/151945
一個好的影展,是看見世界的一扇窗。觀眾可以透過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參展影片,看見不同人群的故事,看見不同文化的差異,進而更加認識這個世界的多元性。一個好的影展,也可以讓一個地方及其文化,因為影展的舉辦,而被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與者看見、認識。
在過去十年,台灣每年上院線的國內外電影總數,大約是四百部。在年度的總票房市場佔有率,光是「好萊塢電影」就佔了差不多七、八成。院線映演系統基本上是一種商業機制,並非所有的影片都能進到此系統,被觀眾選擇、看見。相較之下,每個影展雖然各自都有自己的參展規則及選片機制,基本上,還是提供了世界各地許多優秀電影工作者作品可以被看見的管道。對一般在地觀眾而言,影展增加了觀影選項的多元及豐富性,補足了商業市場「發行映演」系統過於單調的口味。
台灣每年從北到南,大小影展、電影節少說也有三、四十個。北有「金馬影展」、「台北電影節」、「女性影展」…等。南有「南方影展」、「高雄電影節」等。台中,中台灣最大城市,在過去十年、規模最大的影展,要算是從2006年到2012年間,舉辦了四屆的「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只是這個原非台中在地「長出來」的影展,因緣際會被「嫁接」來到中台灣之後,似乎有點「水土不服」,非但未如預期「長出甜美果實」,甚至還有點「營養不良」無法「扎根長枝葉」。最後「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還是在2014年移回北部,調整後成為「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重新出發。長期以來,台灣的觀影資源多半集中在大台北地區,近十幾年來,透過「南方影展」、「高雄電影節」、「高雄市電影館」的努力,南部的觀影資源也逐漸多元、豐富。
那反觀中台灣,台中呢?
中台灣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影展?如果中台灣要「長」出一個「台中影展」,那應該長成什麼樣呢?本週五,「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策展人林木材,將來到「哲學星期五@台中」的現場,分享他的策展經驗、與國際各大影展交流的觀察,談談影展對城市文化的交互影響;台中在地的電影愛好者-老丹,也要和大家聊聊民間自主籌辦小型影展的點滴,以及一個市民對台中這個城市影展活動的期待。歡迎大家一起來想像、討論我們可以有個什麼樣的「台中影展」!
【時間】2015/04/03 (五) 19:30 ~ 21:30
【地點】好伴共同工作空間
【地址】台中市中區民族路35號
【主持】許文烽 | 獨立製片工作者
【與談】林木材 | TIDF策展人、影評人
陳致豪(老丹) |「靛影展」發起人
【主辦】哲學星期五志工團@台中、慕哲社會企業
【參考資料】
【電影‧人生‧夢】
http://woodlindoc.blogspot.tw/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http://www.tidf.org.tw/zh-hant
【你期待什麼樣的「台中影展」?】
http://www.match-cafe.com/2011/12/19/taichung_film_festival/
「雙年展」消失了
https://wehavedf.wordpress.com/about/
結束的紀錄片影展:「消失的雙年展」
http://www.thusbook.com.tw/?p=2430
【哲學星期五@台中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aichung
【Café Philo─哲學星期五】
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w
【哲學星期五官網】
http://www.5phil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