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台灣的經濟問題&出生率問題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6-04-30 20:50:23
推 acidrain: 之前跟您討論的就提過了 不要說沒方向 自己回去看 04/30 09:47
→ acidrain: 題外話 小弟倒是想對您念茲在茲的提升出生率方法很有興 04/30 09:48
→ acidrain: 趣呢 請覺醒酸民您也提提方案吧 不然小的也覺得您在打高 04/30 09:49
→ acidrain: 空 跟口中的覺醒公民沒兩樣呢 04/30 09:49
被酸雨大點名,這邊就跟您報告一下我的想法
首先關於產業升級的部分
酸雨大之前提到幾點我整理一下
1. 產業多元性: 不該獨厚製造業,也不該獨厚電子業
現在資訊和資金流通太快了,國界與國界之間除了對岸和北韓外,幾乎都不太明顯。
這也造就了各種跨國大怪物企業可以輕易運用資金和專利等等擊潰可能有發展性的小公司
,基本上現在不管你是在軟體、設計還是科技上面有突破性的論文或理論出來,大公司馬
上就挖走了,你能怪這些人不愛國或是只重利嗎? 不能,因為這些跨國企業會給你一狗票
資金下去玩,這是台灣小企業做不到的。
我的想法是,現在不管要發展哪個產業,就是要集中全國之力下去做,分散力量到各個地
方去根本沒用,台灣有太多落後的地方了,只能從既有的基礎上先挑出一個,全力做到好
,做出第二個TSMC再來想第三個第四個。本國並不是一個天然資源非常多、錢也非常多的
地方,有太多虛胖的產值掛在房地產裡面,真的一弄破其實就只是一個瘦子,只能用全身
從頭到腳的肌肉下去拼一波,等到吃胖一點點再來找其它機會。否則最後只是錢砸到水中
,做了一堆半調子的東西出來。
2. 3. 研發與資金
每天都聽到國人說企業缺乏研發、研發能力不足、老闆不重視研發........
我們先不用講別的,台灣人自己重視研發了嗎? 研發是要錢的,研發成本很貴的,近年來
以終端消費性產品來說,我看到研發最好的東西叫做Gogoro (非終端b2b的產品太廣了,我
可能有沒看到的東西),結果研發出來的新東西比較貴,你看看被號稱高學歷高品質高覺醒
比例的PTT損成甚麼樣子? 拿去跟舊世代萬年GY6改一改的速克達比說很貴...這個觀念不就
是台灣從企業到民眾對於"研發"的縮影嗎? 我知道很多人又會噓我說中國紅的東西不值得
之類的,我也不怎麼喜歡王雪紅阿,可是就事論事的觀點下,Gogoro確實在該級距是全世
界最好的兩輪電動車,中國那狗票低等電動車就別說了,跟E-moving差不多。
那為什麼老闆不研發? 除了台灣房地產相關實在太好賺太保值外,國人普遍不接受"新世代
"產品會比較貴這個理由。 再者,台灣投資人一直都有非常糟糕的心態,對於研發所造成
的成本容忍度很低,會透過各種管道給管理層非常非常大的壓力,所以最後往往會走偏掉
。老實說大家最討厭的郭董其實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他內部創業給的資金算是台灣數一數
二的,你敢要他就敢給。所以我說台灣要研發甚麼,就是政府直接介入扶植,介入等級甚
至要超過當年的TSMC,讓上下游供應鏈全力支持,才有跟國外巨獸硬拼的等級。
台灣本身目前基礎還是不夠穩固,若不這樣做基本上本土市場根本不足以支持這樣的燒錢
程度,出不了亞洲就先被對岸或韓國幹暴了。千萬不要想著要多條線下去燒,燒不過去的

還有個更好玩的,近兩年來台灣對於外商直接進口課稅也是很扭曲,也造就了外商在台灣
不斷縮減規模的原因。
4. 資本利得稅
資本其實和上述資金是有連動的,基本上我覺得資本利得稅有太多漏洞可以鑽,也有太多
實施上的困難。我之前就提過了,直接針對實際市值課資本稅最實際,無差別掃掉各種漏
洞,多課的稅可以減免營業稅、綜所稅...等,這樣讓有產出的人/法人並不會實際多繳稅
,可是當你拿去持有資本但營業/產出沒有等比增加的時候獲利會大幅下降。如此同時可以
讓房地產等資本價格正常化,也可以把資金市場洗乾淨,看有多少是虛胖的汙泥。鼓勵增
加交易、活化整體資金、減少閒置資本持有。
總結: 每次談到這個產業問題,我就不斷的在說,一個賺錢的產業不在於你的東西多新多
炫,大家永遠只對於可以看到的終端消費性產品有感,對於B2B的產品無感。
公司怎麼能把東西賣高價? 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事情就是把東西做好
什麼叫做好? 一個軸承、一個油封、一根金屬.....只要你東西做得好,賣的貴人家三五
倍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台灣人本身從小地方就知道事情不太願意花心力做好,我舉過N次
的例子,就是騎摩托車戴的安全帽....某些地區連安全帽都不太戴真的是不值得談的,會
戴的大多數也都戴個檢查用的瓜皮,撞擊下甚至風吹就不知道噴到哪去了,一個攸關自己
生命的基本防護大多數人都可以因為很多理由去敷衍法律,你覺得這個民族性有沒有問題?
回到產業要怎麼升級? 基本的東西先做好吧,一狗票數值擺在那邊,大家都知道怎麼做,
可是用同樣的設備與機台,日本人就是能做的比你好,這是哪個問題呢?
好吧接著一定會扯到這是黨國體制下狗黨留下來的教育遺毒,結果既然一堆人知道這是遺
毒了還是看不太出自己從生活上的小地方有什麼改變。
酸雨大還點名我討論另外一個議題:生育率。
其實我覺得這都是連動的阿,我應該斷斷續續有提過,最先要解決的就是居住問題。別跟
我扯啥租房也可以養,兩個成人的確是爽搬哪就搬哪,小孩有學區等等問題,根本沒那麼
簡單,那至於怎麼讓房地產回歸正常化,我想我上面資本稅就有說了。
現在麻煩的問題就是: 生育率的問題是不能等的,而且其實優先程度應該高於所有議題,
適孕年齡每天都有人在超過,高齡產婦社會要花更多成本下去支援,所以不管是誰上台,
這議題都是要一兩年內解決的,不然這勞動力大瀑布只會越挖越深,到時候就是現在的中
產和未來的台灣玉石俱焚。
這問題有多嚴重? 我因為工作關係有認識蠻多位醫生的,除了世家外,有幾位年薪超過三
百的也坦承買不太起台北房子,至於我這種兩人年薪只破兩百的根本不用奢望。問題是看
一看大部分同輩,年薪三百多根本就是稀有等級的,這問題不嚴重嗎?
既然租房法律看來在台灣很難推行,不如就直接讓房地產硬著陸,這會痛個三五年,可是
絕對不會太久,本來就不存在的價值就是不該存在,體質濫到有剩的銀行本來就該給他死
。無差別的課稅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反彈,可是也會讓政府的稅基正常很多,不然價值都卡
在房市裡面,又課那種與市值相差甚遠的稅基,根本搞笑。說難聽些,無差別課稅可能衝
擊最大的會是生活在地很久的無產老人們,這可以用社會救助下去安置,可能被迫離開很
久的家鄉,可是他們的犧牲換得是台灣的未來。
作者: acidrain (一作品一本命推廣)   2016-04-30 21:35:00
出生率總歸來說是錢的問題 所以之前許多社運團體要求進行房市實價課稅跟社會住宅 蔡總統選前有承諾要解決這問題 那就看520以後會推出怎樣的政策處理第二個是幼兒教育問題 現在雙薪家庭是主流 基本上是沒有辦法在家中帶小孩 目前有兩個解決方法 其一是父母輪流請育嬰假(能有這制度的很少) 其二是將小孩帶到工作場所(先前有女立委提案 可將小孩帶到議堂就是此問題) 這部分我還沒看到新政府有很具體的解決方法(前者勞基法執行 後者提案尚未成立) 另外 保母制度也是很大的問題 這部分需再檢討 保母證照制度 如何確保有證照保母的品質然後2-1 三至六歲幼兒學齡前教育問題 現在公托名額基本上是不足的 父母只好把小孩送去更加昂貴的私立幼托 且品值也不像正統教育體系一樣有很好的評鑑標準 新政府必須及早針對此點進行改善第三個是勞工過勞(生理 心理)問題 現在因為責任制過度濫用 勞工基本上長期處於過勞狀態 且勞基法不論立法(對違法企業的懲罰)與執行面 都有很大的問題 立法院需盡快針對勞基法進行翻修 時代力量有提案最低工資法 算是第一個試金石 除了最低工資法以外 現行勞基法的罰則沒有一案一罰制度 營收比例罰鍰制度 對於違法企業的嚇阻力過低另外 勞檢員的不足 造成無法對於企業有效的督導與稽核蔡總統在昨日有承諾會改善此方面了 就看執行面如何改善住宅 教育 過勞(低薪) 這三項全部改善 生育率才有改善的可能 若做不到 我對於出生率提升保持悲觀的態度 要解決這問題真的必須從真因做起 否則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政策另外回覆關於產品品質的看法 現在台灣產品品質上不去 卡在兩個方面 政府認證濫發及複檢機制不足 導致人民對於品值的不信賴 另一個是內部對於產品品質的要求不夠高這個還是必須由政府去改善才行 針對於品質劣化的公司 收回標章 使其喪失政府的保證 另一個必須去推動品質提升的意識 鼓勵消費好的產品來良幣汰除劣幣 以近期食安事件來講 台灣的食品業的確有開始在改善其產品 消費者也不再只以價格導向為唯一選擇標準 這就是一個好的循環回覆關於守法問題 我不認為人民的犯罪率跟品質提升有非常高的正相關 以美國及南歐來說 犯罪率是有名的高(美國兇殺案 搶劫案 經濟犯罪很多 南歐的扒手也是世界有名的)但是 義大利的汽車工業世界有名 美國FDA及各產業協會的檢驗標準也是非常的高的 差別在哪裡? 差別當然不是人民要不要好產品(當然是越高越好) 而是業界有沒有互相競爭的意識 及人民尊重專業的意識您提到民族性的問題我認同 不過您提的真因我認為非真正的真因 而是對於"專業"的尊重 及專業對於自己的尊重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日本他們對於專家(匠人)是非常尊重的 社會地位也很高 歐美同樣也是這樣子 而同樣的 這些專家會精益求精 並對於自己的產品有非常高的品質要求 良性循環下 才造就出專業的文化 台灣在這點就顯得不足了而且歐美的協會 對於旗下企業有共同的規範來約束 在台灣我還沒看到這樣的要求 同樣延伸到政府法律上 現在很多人說台灣法律夠嚴了 只是執行面不足 真的是這樣嗎? 除了最近很熱門的詐騙外 不管是環境法 勞基法 或是金融犯罪的法條 仔細看裡面的內容 其實罰則都不重 當然給人有敷衍的動機了 反正罰了錢又是一條好漢 更別提執行面了我不是很喜歡提陋習跟心態 因為一來需要時間改善 二來要解決 還是要從制度面下手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不斷的從體制面來檢討 因為先有"規範" 再有"規範執行" 才能改善品質異常問題 道德沒有規範 每個人的標準不同 但是法律就沒有這問題 再來就是執行面 一視同仁的執行 不會抓A放B 再由第三方來評鑑執行者的品質是否達標 這樣才能確保品質的完善 現在台灣一是缺規範 二是缺執行 三是缺評鑑執行者及淘汰機制 三個都缺怎麼可能有良好的品質呢歐美日的品質好 基本上也是整個規範執行及品質評鑑的體系好才能辦到 而且也難保有漏洞 看近期各國汽車業頻頻爆發出造假數據醜聞 就知道還是有改善的空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