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6-04-30 20:50:23推 acidrain: 之前跟您討論的就提過了 不要說沒方向 自己回去看 04/30 09:47
→ acidrain: 題外話 小弟倒是想對您念茲在茲的提升出生率方法很有興 04/30 09:48
→ acidrain: 趣呢 請覺醒酸民您也提提方案吧 不然小的也覺得您在打高 04/30 09:49
→ acidrain: 空 跟口中的覺醒公民沒兩樣呢 04/30 09:49
被酸雨大點名,這邊就跟您報告一下我的想法
首先關於產業升級的部分
酸雨大之前提到幾點我整理一下
1. 產業多元性: 不該獨厚製造業,也不該獨厚電子業
現在資訊和資金流通太快了,國界與國界之間除了對岸和北韓外,幾乎都不太明顯。
這也造就了各種跨國大怪物企業可以輕易運用資金和專利等等擊潰可能有發展性的小公司
,基本上現在不管你是在軟體、設計還是科技上面有突破性的論文或理論出來,大公司馬
上就挖走了,你能怪這些人不愛國或是只重利嗎? 不能,因為這些跨國企業會給你一狗票
資金下去玩,這是台灣小企業做不到的。
我的想法是,現在不管要發展哪個產業,就是要集中全國之力下去做,分散力量到各個地
方去根本沒用,台灣有太多落後的地方了,只能從既有的基礎上先挑出一個,全力做到好
,做出第二個TSMC再來想第三個第四個。本國並不是一個天然資源非常多、錢也非常多的
地方,有太多虛胖的產值掛在房地產裡面,真的一弄破其實就只是一個瘦子,只能用全身
從頭到腳的肌肉下去拼一波,等到吃胖一點點再來找其它機會。否則最後只是錢砸到水中
,做了一堆半調子的東西出來。
2. 3. 研發與資金
每天都聽到國人說企業缺乏研發、研發能力不足、老闆不重視研發........
我們先不用講別的,台灣人自己重視研發了嗎? 研發是要錢的,研發成本很貴的,近年來
以終端消費性產品來說,我看到研發最好的東西叫做Gogoro (非終端b2b的產品太廣了,我
可能有沒看到的東西),結果研發出來的新東西比較貴,你看看被號稱高學歷高品質高覺醒
比例的PTT損成甚麼樣子? 拿去跟舊世代萬年GY6改一改的速克達比說很貴...這個觀念不就
是台灣從企業到民眾對於"研發"的縮影嗎? 我知道很多人又會噓我說中國紅的東西不值得
之類的,我也不怎麼喜歡王雪紅阿,可是就事論事的觀點下,Gogoro確實在該級距是全世
界最好的兩輪電動車,中國那狗票低等電動車就別說了,跟E-moving差不多。
那為什麼老闆不研發? 除了台灣房地產相關實在太好賺太保值外,國人普遍不接受"新世代
"產品會比較貴這個理由。 再者,台灣投資人一直都有非常糟糕的心態,對於研發所造成
的成本容忍度很低,會透過各種管道給管理層非常非常大的壓力,所以最後往往會走偏掉
。老實說大家最討厭的郭董其實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他內部創業給的資金算是台灣數一數
二的,你敢要他就敢給。所以我說台灣要研發甚麼,就是政府直接介入扶植,介入等級甚
至要超過當年的TSMC,讓上下游供應鏈全力支持,才有跟國外巨獸硬拼的等級。
台灣本身目前基礎還是不夠穩固,若不這樣做基本上本土市場根本不足以支持這樣的燒錢
程度,出不了亞洲就先被對岸或韓國幹暴了。千萬不要想著要多條線下去燒,燒不過去的
。
還有個更好玩的,近兩年來台灣對於外商直接進口課稅也是很扭曲,也造就了外商在台灣
不斷縮減規模的原因。
4. 資本利得稅
資本其實和上述資金是有連動的,基本上我覺得資本利得稅有太多漏洞可以鑽,也有太多
實施上的困難。我之前就提過了,直接針對實際市值課資本稅最實際,無差別掃掉各種漏
洞,多課的稅可以減免營業稅、綜所稅...等,這樣讓有產出的人/法人並不會實際多繳稅
,可是當你拿去持有資本但營業/產出沒有等比增加的時候獲利會大幅下降。如此同時可以
讓房地產等資本價格正常化,也可以把資金市場洗乾淨,看有多少是虛胖的汙泥。鼓勵增
加交易、活化整體資金、減少閒置資本持有。
總結: 每次談到這個產業問題,我就不斷的在說,一個賺錢的產業不在於你的東西多新多
炫,大家永遠只對於可以看到的終端消費性產品有感,對於B2B的產品無感。
公司怎麼能把東西賣高價? 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事情就是把東西做好
什麼叫做好? 一個軸承、一個油封、一根金屬.....只要你東西做得好,賣的貴人家三五
倍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台灣人本身從小地方就知道事情不太願意花心力做好,我舉過N次
的例子,就是騎摩托車戴的安全帽....某些地區連安全帽都不太戴真的是不值得談的,會
戴的大多數也都戴個檢查用的瓜皮,撞擊下甚至風吹就不知道噴到哪去了,一個攸關自己
生命的基本防護大多數人都可以因為很多理由去敷衍法律,你覺得這個民族性有沒有問題?
回到產業要怎麼升級? 基本的東西先做好吧,一狗票數值擺在那邊,大家都知道怎麼做,
可是用同樣的設備與機台,日本人就是能做的比你好,這是哪個問題呢?
好吧接著一定會扯到這是黨國體制下狗黨留下來的教育遺毒,結果既然一堆人知道這是遺
毒了還是看不太出自己從生活上的小地方有什麼改變。
酸雨大還點名我討論另外一個議題:生育率。
其實我覺得這都是連動的阿,我應該斷斷續續有提過,最先要解決的就是居住問題。別跟
我扯啥租房也可以養,兩個成人的確是爽搬哪就搬哪,小孩有學區等等問題,根本沒那麼
簡單,那至於怎麼讓房地產回歸正常化,我想我上面資本稅就有說了。
現在麻煩的問題就是: 生育率的問題是不能等的,而且其實優先程度應該高於所有議題,
適孕年齡每天都有人在超過,高齡產婦社會要花更多成本下去支援,所以不管是誰上台,
這議題都是要一兩年內解決的,不然這勞動力大瀑布只會越挖越深,到時候就是現在的中
產和未來的台灣玉石俱焚。
這問題有多嚴重? 我因為工作關係有認識蠻多位醫生的,除了世家外,有幾位年薪超過三
百的也坦承買不太起台北房子,至於我這種兩人年薪只破兩百的根本不用奢望。問題是看
一看大部分同輩,年薪三百多根本就是稀有等級的,這問題不嚴重嗎?
既然租房法律看來在台灣很難推行,不如就直接讓房地產硬著陸,這會痛個三五年,可是
絕對不會太久,本來就不存在的價值就是不該存在,體質濫到有剩的銀行本來就該給他死
。無差別的課稅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反彈,可是也會讓政府的稅基正常很多,不然價值都卡
在房市裡面,又課那種與市值相差甚遠的稅基,根本搞笑。說難聽些,無差別課稅可能衝
擊最大的會是生活在地很久的無產老人們,這可以用社會救助下去安置,可能被迫離開很
久的家鄉,可是他們的犧牲換得是台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