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軸重大是因為蒸汽機車鍋爐重,動輪數有限又不重連的話要用更重的鍋爐換馬力輸出,柴油機車或電力機車的輸出功率或牽引力比蒸汽機車大,軸重輕很多而且又分散到多動軸。其實軸重分配影響最大的是橋梁結構的設計。至於養路,平面段也可以舖無碴軌道日本一些繁忙路段沒有改用恐怕是沒有空檔中斷營運重鋪而且KS-18載重跟EA-18載重雖然都是動軸重18噸但是假設的輪軸配置相對位置/數量不同,算出來的結構承受的荷重(彎矩、剪力)也不同
http://tinyurl.com/pb2v7th 可以參考一下大正年間是有考慮要全線改成標準軌,所以建設標準從原本的E-33(KS-15)調整成E-45(KS-20),但是後來放棄了只了改軌計畫,建設標準又降成E-40(KS-18)。等內燃機跟電力機車進步,列車根本沒那麼重,標準太高只是白花錢而且講軌道街頭也沒道理啊,現在主線都用長焊鋼軌,採用的伸縮接頭車輪過去根本平滑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