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igihh ()》之銘言:
: 看到前幾天台鐵又在招標新車,雖說這次是把之前兩案合併而來,
: 以這次設定10輛編組,很明顯是要取代莒光號,
: 當初700開始買8輛編組就是因應通勤站的設計長度,統一長度確實可減低成本。
: 而目前的莒光號大約為9節左右,所以設定10輛是很接近這個需求,
: 問題是這款車的座位設計會是哪種?
: 台鐵喊車種簡化很多年,最希望簡化為城際、區間兩種,
: 但是莒光號當初的座位設計就是長途車的設計,區間車的座椅不適合長途搭乘,
: 而因應通勤、城際兩種需求在車內配置上會完全不同,一個強調立位數量一個強調搭車舒
: 適,
: 所以區間車的椅背設計成固定,並且盡可能靠車窗兩側以容納立位空間。
: 長途列車的座位通常就是可以躺下,材質上也會較柔軟以增加搭車舒適度,
: 更長途的例如跨國列車甚至有更好的座椅和臥鋪等,
: 而且區間車通常也會設置較多的車門,整體上較接近都會捷運的配置,
: 但台鐵似乎又不想設定介於兩者之間的車輛型式,可能還是把區間車當區間快跑,
: 不然這問題其實早在emu700引進就該討論,那有可能找出兼顧兩者的座位設計嗎?
: 或許打造兩類車廂是可以考慮的方式,有幾節車廂採用長途車的配置,
: 其他車廂仍維持現有區間車的模式,大家覺得新車座椅設計該如何調整呢?
: 若取代莒光號的變成了區間車的設置,個人是覺得有點差了,
: 畢竟台鐵搭稍微長途的人還是有的,應該是有介於兩者間的需求。
: 至少對我來說要座區間車的椅子超過1小時就覺得有點不舒適了,
: 尤其是無法靠到頭會更明顯,例如在非字中間或背後有窗戶,
: 甚至搭北捷台北-淡水也會盡量選可以有東西靠頭的位子。
: 而就算椅背可以靠頭,無法調整椅背再搭更遠也會產生不舒適感,
: 偶爾台北-基隆搭國道,雖僅約半小時,但也很多人會調椅背,
: 以這次採購的數量,應該台鐵未來二三十年給人的搭車印象就大致底定了吧!老車都快退光了。
: 當初沒認真考慮區間快車的內裝需求實在很可惜,很希望有好的座椅設計出現。
區間快車開太多對鐵路局營收很傷很吃虧
所以鐵路局還是希望乘客多搭乘優等列車
那些剩下來的莒光號要嘛停靠站拉掉變自強 要嘛降格區間車站站樂
理論上區間車座位越難坐對鐵路局越有利 甚至像捷運一樣用塑鋼座位最好
但區間車平均乘車距離較捷運長
假設以台鐵平均乘車距離25公里 區間車表定40km/h計算 平均每人要搭三十多分鐘
偶爾區間車還需要支援假日波動運輸的需要 所以才有這次開標座位設計的出現
座位舒適性要看兩個部分 靠背與坐墊
當然是高靠背>低靠背 靠背角度不要像是EMU700一樣90度垂直
有一點斜度就好了 不一定要可調整 有斜度才能relax時支撐背部分擔屁股的負擔
坐墊部分,當然是像205系一樣軟軟的好
但是軟的座位泡棉會比較容易壞 所以以鐵路局觀點來說,硬梆梆的比較好
(EMU700不僅靠背垂直 坐墊也是奇硬無比)
比較高竿的座位設計,會讓大腿的部分比屁股部分高
這樣比較多重量會落在屁股而非大腿上 大腿比較不會痠痛
如果坐墊面能沿大腿延長一點那更好 但這樣會排擠車內空間
座椅面料的話 塑膠布與絨布各有優缺 但像高鐵一樣的布應該不適合通勤車使用
結論就是安裝公車用的座位?不過公車座位不同牌子有差,這點我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