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在西幹線電氣化後,曾有一段班表不穩定的時期,似乎是因電氣化後輸送能力大幅增
加,但又要面對公路局、野雞車的激烈競爭。所以開始想各種花招
今天去翻過去資料,看起來挺精彩的
資料來源:Railtimes精華區、鐵道情報
有錯還請指正
1. 自強號
電氣化後的招牌列車自強號,其運行模式經過多次變遷:
1979年7月北高電氣化後排的5往返,行駛山海線的班次不均等,南下有2班但北上只有1班
。當中山線的1往返停靠站較多,北高要4小時50分(與現在水準相當),海線直達1往返
(只有暫先訂點沒行駛)4小時以內跑完北高,剩下1班南下的海線與2往返山線則是半直
達車
1981年3月,取消這種變則的運行體制,4往返山線與1往返海線都是半直達車,行駛時間
大約在4小時10分 – 20分之水準。
1982年12月,又恢復一往返海線直達車,北高之間再度縮短到4小時內
(中間沒資料,跳好幾年)
1987年時直達的列車只剩下南下1009次,北高之間剛好4小時,雖然因為EMU200加入而增
班,但整體而言自強號停靠站是增加的,行車時間也增加
2. 跳蛙式停靠站
1981年3月改點開始實施跳蛙式停靠站,不知其用意是要增加中途站便利性,還是縮短
行車時間?其取消時期不明。
觀乎1981年3月的時刻表,並沒有屬於較直達型態的莒光、莒興、復興
各列車北高之間都在5小時多一些,但1982年12月時,又有半直達莒光號了,所要時間縮回
5小時內。
3. 復興號
復興號早期運行體系與莒光號差異不大,北高間所要時間大約在5小時出頭。1981年夏季起
增加2往返直達復興號,經海線只停台南,只要4個半小時,根據鐵道情報所述還附送麵
包。但只開了一年多,1982年改點時消失。大概是因為集客困難的關係,要填滿600個座
位,相當於15台客運車的分量,從台北直達南部,挺困難的。
新山線通車前,北高間最直達列車普遍行駛海線,以避開山線的急陡坡與頻繁交會
這些列車在海線內普遍不停站
而海線其他的優等列車,通常是較低等級的列車
(很早期只有平快行駛、電氣化施工時很多列車改走海線較熱鬧
後來是復興為主、近年來才較多自強號以及復興升格的莒光)
但走海線不經台中集客能力較差,所以沒辦法大量開行這種列車
- -
現在自強號停靠站與當年莒復不相上下甚至可能更多,其行車時間也只少一些
莒光號大概跟對號快車、平快車差不多Level,北高之間六個多小時
該說是進步還是退步?往好處想中間站的自強號班次變多,班次選擇變多
壞處是行車時間拉長,除非假日大塞車否則真不想搭長距離
明天去翻暢流吧,看能發現什麼新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