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時事] 高鐵延伸宜蘭計畫說明會簡報檔

作者: gga5858 (Hi)   2021-10-15 00:15:54
※ [本文轉錄自 I-Lan 看板 #1XQ4mPIX ]
※ 引述《sodragon (阿銀z)》之銘言:
: 站體高度甚至會超過伯斯飯店
:
: 以市中心的市容來考慮的話,的確是會造成疑慮
:
: 而且以周邊的交通來看,到時候聯外道路真的會塞成一團
:
: 以整體市容跟發展來看,也難怪交通部會想蓋四城
:
宜蘭高鐵站其實站體高度有很大的降低空間,
簡報中站體高度感覺很高,跟本是交通故意用不合理的車站設計配置,
人為大幅拉高站體高度,製造出不合理的假象。
簡報中宜蘭高鐵站售票大廳設置在地上二樓,
三樓為台鐵月台,四樓為穿堂層,五樓為高鐵月台,
交通部原案穿堂及售票大廳為「分層設計」。
而台灣目前所有新蓋的車站,
都是將穿堂及售票大廳配置在同一層的「同層設計」。
以台中車站為例,
售票大廳、穿堂層皆配在二樓,
三樓為台鐵月台,車站主要設施皆配置二樓同層。
南港車站和宜蘭站類似皆為三鐵共構 (高鐵、直鐵、台鐵),
地下一樓為高鐵月台,地下二樓為穿堂及售票大廳,地下三樓為台鐵、直鐵月台。
南港車站僅需地下三層樓的高度設計就可三鐵共構,
而規模較小的宜蘭高鐵站卻要蓋到地上五樓,
顯見交通部原案設計有惡意灌水之嫌,
用不合常理設計大幅拉高站體高度,帶錯誤且惡意風向。
參考西部各車站的設計,
宜蘭新站合理設計應為台鐵月台設置在地上二樓,
三樓設置穿堂、售票大廳,四樓設置高鐵月台。
此設計將減少站體一層樓高度,
車站總高降低至 20 多公尺,
將大幅降低都市景觀衝擊。
題外話
就算交通部堅持原案 32 公尺設計,
我認為對都市景觀衝擊也不如想像中大,
參考台中車站設計,由地面至車站頂棚高度為 37 公尺,
台中高架新車站比宜蘭交通部原案還高 5 公尺,
但台中站體設計流線,實際感受並沒有想像中的高。
作者: doraemon129K (小薛)   2020-10-14 23:44:00
https://i.imgur.com/maRJLp0.jpg這個跟細部圖的設計好像不太一樣,細部設計圖的就是集中在二樓穿堂、三樓台鐵四樓高鐵
作者: mnbvmnbv (音樂)   2020-10-14 23:49:00
交通部有說,看站體是不是可以在降低一點,理論上是可以降低的…
作者: forevergood (李弟兄)   2020-10-15 00:00:00
這篇說得太棒了!台中住七八年的大叔淚推,比起某些只會用景觀天際線來護航縣府站的邏輯更好,假如要守護景觀天際線,為何不設四城?不然設宜蘭高架共構還比設縣府站短得多,那根本就自相矛盾,然後扯專業的淨空高度又跳針無視,只為了自己的利益價值辯護,不
作者: armorblocks (package)   2020-10-15 00:03:00
新月50公尺高 要不要拆掉 天際線都扯得出來
作者: forevergood (李弟兄)   2020-10-15 00:03:00
能扯開私心,那就是很明顯犯了"本位主義"錯誤。台中車站12層樓高,偌大建築物和高架軌道擋住中區和和東區,有影響到景觀和天際線嗎?反而還發展出特色成為熱門的打卡拍照景點(像綠空鐵道),文創商圈及市集逐漸成形,拜鐵路高架之賜,宜蘭複製別人成功經驗!
作者: lawyer94 (背包客)   2021-10-15 00:19:00
台灣鐵路高架不知道為什麼都要架那麼高,日本一堆高架鐵路也才1層樓高而已
作者: forevergood (李弟兄)   2021-10-15 00:23:00
樓上去看法規好嗎?鐵路法規定限高門4.2公尺以上,所以高架鐵路下面至少要保留4.2公尺高度,還有你扯日本,你知道京都車站高東海新幹線多高嗎?三層樓高。
作者: spiritman (偏要用一卡通<3)   2021-10-15 00:30:00
浮洲站感覺就沒那麼高…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21-10-15 00:32:00
京都站這裡不久前才討論過 新幹線三樓 近鐵二樓 其它在來線都在地面... 日本其實行車地下道也用的很多
作者: dosoleil   2021-10-15 00:35:00
因為日本軌道交會處很多有限高啊(不然就是道路也立體化增加淨空) 台灣高架是朝無障礙看齊的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21-10-15 00:35:00
總之 站體設計的那麼高確實很奇怪 根本沒這種必要其實有點看不懂 lawyer94 指的"1層樓高"是指什麼
作者: lses6211 (噶瑪蘭心湄)   2021-10-15 00:44:00
交通部惡意誤導宜蘭站的高度,其心可議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21-10-15 00:47:00
開 google map 查了幾個熟悉的點 橋下都有 4.2m 以上(像南海本線的標示是橋下 4.4m)因為日本的習慣橋下空間是不會浪費的 會拿來開店車站入口通常也在一樓(站內空間常常也會租給商店)所以高度沒有個起碼四米多 根本沒辦法這樣用
作者: t7101271328 (HPY)   2021-10-15 01:03:00
不太懂為何要蓋那麼北邊 這樣要拆遷的民宅不是更多?
作者: Ailin   2021-10-15 01:09:00
日本還有鐵路高架下方是兩層樓的電器賣場,不知道一層樓是只指哪段
作者: james732 (好人超)   2021-10-15 01:18:00
https://reurl.cc/mvrbW1 簡報檔檔案裡面有講到要北移的原因不過那個32公尺高的圖真的挺謎的...https://i.imgur.com/bYTbDPc.png 一定要蓋這樣嗎
作者: dosoleil   2021-10-15 01:32:00
台鐵又沒尾軌限制 交錯或平面設計就不怕彎道了吧 再者尾軌也不用隨著台鐵轉彎啊 若續行應該還有空間吧(麻煩的設計當然是要吵才有機會 看居民想不想吧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21-10-15 01:42:00
淨空4.2公尺也不高啊 大廳放一樓就好了可以採用多重大廳的方式 不用全部集中
作者: forevergood (李弟兄)   2021-10-15 02:11:00
淨空高度跟限高門是不同東西,去看看鐵路法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21-10-15 02:21:00
台灣的法規應該是, 只有橋下不到 4.2m 才需要裝限高門日本也沒裝限高門, 但是有標示出橋下的高度
作者: princesummer   2021-10-15 02:49:00
前後剖面還不一樣 笑死
作者: assanges (秋豚老湿)   2021-10-15 04:54:00
會不會是因為雙鐵共用一個大廳會降低商業開發空間而故意用五層但32公尺就太奇幻 XD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21-10-15 07:14:00
大廳可以做三個啊 月台前中後各一個 分散人潮或者是直接大片付費區大廳 販賣店都在裡面 再做多處通往不同方向的閘門
作者: lses6211 (噶瑪蘭心湄)   2021-10-15 07:51:00
為了商業開發硬拉高樓層太不合理了,這樣拉高可能會連蓋都蓋不成,簡直是拿石頭砸自己腳
作者: Johnnyyang (Johnnyyjy)   2021-10-15 09:32:00
交通部根本沒專業的人,純粹是政治操作,10年內能獲得動工就奇蹟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21-10-15 10:00:00
所以這是在質疑專業評估嗎?還是你在質疑交通部的版本不專業?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21-10-15 10:02:00
那個爛設計圖沒辦法說服誰吧在這種事情上面放大絕 一點幫助也沒有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21-10-15 10:04:00
除非你從事相關行業,或是參與評估作業,不然你有什麼站得住腳能說服大家的說法?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21-10-15 10:05:00
有人好像忘了 一般人也有常識 違反常識的才需要解釋上面那兩張圖就是很好的對比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21-10-15 10:09:00
你可以質疑啊!但不代表你說的是正確的,很多細節設計可能是我們不清楚的,因為沒有參與其中,當然不會知道。設計站體本來就是專業,誰在跟你常識?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21-10-15 10:10:00
這意思是顧問公司不專業嗎? 那張概念圖本身才是笑話拿這種東西出來想用專業混過去 是能唬的了誰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21-10-15 10:11:00
拿兩張圖相比可以啊!但說實話在座的各位能清楚知道兩者差異和設計理由嗎?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21-10-15 10:11:00
你知道你講啊 講不出來就是沒有 扯什麼專業為什麼要莫名其妙多一層樓? 是畫上去的人要解釋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21-10-15 10:12:00
我是不知道啦!但你們說的也只是說說,還是要專業人士說明吧!所以交通部的不專業囉?是交通部版本沒有專業人士或是沒有請專業人士來做嗎?對啊!你們怎麼知道交通部版本就沒有請專家來評估設計?搞不好有耶!那是這兩家專業在互打臉嗎?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21-10-15 10:15:00
很簡單 因為顧問公司的版本看起來很一般 沒太多疑問至於交通部那張圖 根本沒人看的懂原因 "專業"是原因?要怎樣畫都可以 但是會讓人滿頭問號的都應該附上解釋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21-10-15 10:19:00
那你們有看到交通部的解釋了嗎?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21-10-15 10:20:00
可能是因為太專業 所以連那張圖沒人看的懂都完全無感你也看不懂不是講 嘴什麼專業?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21-10-15 10:20:00
等到交通部解釋站體設計後,再來比對質疑還不遲。所以這篇沒啥幫助,因為根本還不清楚事情的真相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21-10-15 10:21:00
"簡報"本身就是用來解釋的 再做一個簡報解釋這個簡報?你沒發現沒人質疑顧問公司的設計嗎 因為正常狀況不需要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21-10-15 10:27:00
如果有需要呢?等交通部解釋再來討論這問題吧!我是不評論兩者差異,但看你們評論這議題,就好像交通部的版本是刻意拉高讓宜蘭站設址增添難度~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1-10-15 10:29:00
現在這樣看要說交通部不是故意增加宜蘭站難度…很難吧既然交通部嘴巴都說想要降低宜蘭站高度那公聽會幹麻不用顧問公司的圖?反而用自己的圖然後說宜蘭站蓋很高會破壞景觀?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21-10-15 10:31:00
是不是,等交通部解釋後再評論啊!我也不否認有這可能,但我非專業人士,也沒有站體設計規劃原由,所以我無從得知~先別急著否定,等事情真相清楚後再來批評也不遲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1-10-15 10:34:00
交通部有說什麼時候要解釋嗎?公聽會都過多久了還是j大有辦法請交通部針對這個問題回答?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21-10-15 10:38:00
哈,我才沒這麼神通廣大,去找委員比較快~倒是參與公聽會的民代及大眾,是沒有這方面疑問嗎?如果當場有提出來,交通部就會解釋吧!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1-10-15 10:39:00
公聽會沒有展示顧問公司的圖啊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21-10-15 10:41:00
那就事後問囉!與其在這討論交通部版本是刻意刁難,還不如直接問交通部為何這樣設計你們有疑慮的也可以寫信箱看看啊
作者: dosoleil   2021-10-15 10:43:00
設計站體很專業啊 但台灣車站可以有風有雨 柱子卡樓梯真的很專業 凡人嘴巴閉閉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21-10-15 10:43:00
看交通部怎麼回答這問題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1-10-15 10:43:00
那就麻煩J大幫忙囉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21-10-15 10:45:00
你們去啊!我又沒這方面的問題,我前面就說過不評論兩者差異。想知道為什麼,自己去找答案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1-10-15 10:45:00
笑死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21-10-15 10:49:00
在這裡就是鬥鬥嘴,你們也沒向交通部求證,知道這一串在“笑死”嗎~
作者: dosoleil   2021-10-15 10:50:00
爭議點就只是穿堂層的必要性啊 雙鐵互轉有需要單獨一層分流!? 搭車還不也是全擠在大廳出入 那大廳夠嗎 擴大一or二樓的大廳不是比蓋四五樓容易嗎(32m模擬圖 真的看不懂地面層在哪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21-10-15 11:04:00
我有資格講話了吧http://i.imgur.com/h9CzreD.jpg補個笑死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21-10-15 11:23:00
讚!S大力求真相實際行動,這才是實事求是的典範!直接問有用多了,不用我們在這裡瞎猜
作者: james732 (好人超)   2021-10-15 12:01:00
推直接問,希望官方好好說明不要打官腔
作者: ben811018 (Booo)   2021-10-15 12:03:00
重點是之後的細部設計吧 綜合規劃還不會算到那麼精細他只是個評估供決策者決定要哪一個方案而已
作者: james732 (好人超)   2021-10-15 12:05:00
但那個32m的圖他們應該是有什麼考量才畫成那樣(我個人是不希望解讀成不想搞共構故意畫又大又醜啦...)
作者: Tahuiyuan (mata)   2021-10-15 13:23:00
4.2m沒多高啊,一般住家單一樓層都有3m吧?比住家的一層樓再挑高而已,真的還好。
作者: lawyer94 (背包客)   2021-10-15 16:02:00
http://i.imgur.com/ehaXh2q.jpg這個也是日本的鐵路高架化啊
作者: birdy590 (Birdy)   2021-10-15 16:10:00
3.7m 其實也只是稍矮一點~ 就算按台灣法規也不是不行這一樣算是在二樓, 而且底下商店似乎有往下挖深
作者: notredray (不是紅ray)   2021-10-16 00:27:00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