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一場全馬本身就已經夠折磨人了,而跑一場因為準備不夠充分而毫無自信的全馬,
痛苦的程度好像又到了另一個境界,讓我從頭到尾都在盡力的對抗負面情緒。
今年上半年,因故連著幾個月不斷的往返於台、美之間,加上未滿一歲的女兒總是沒
辦法睡過夜、兒子的課外活動也越來越多,所以在調整時差和日常奔波之餘,跑量驟減。
從二月到六月平均月跑量大約80公里,其中六月甚至只跑了三次,加總20公里。
不過或許是因為今年發生的種種經歷,包括在家昏倒而生平第一次被急救,讓我的心境
也有了轉變,對於許多執著的事,也稍微可以放緩腳步,不強求要立刻達標。當然還是
有波馬夢,也仍舊想破三,但覺得慢慢練就是了,持之以恆,應該遲早有那麼一天。
總之,七月初返美後,立刻在家放了一台跑步機,這樣就算白天沒空,晚上還是可以
在小孩睡著後補跑。跑量因此得以慢慢拉上來,到九月甚至達到新高的290公里,十週
課表的long run也都有完成。雖然不確定能不能PB,但至少有信心可以完賽。
第五場全馬,其中芝加哥就佔了三場,但直到起跑那一刻之前,我還是很容易緊張,前
一晚也依舊失眠,到凌晨三點半才入睡,因而太晚進會場,只能在排廁所的時候稍微伸
展暖身。上完廁所後菁英組和corral A已經出發,我只能排在corral C的最後面,
沒辦法跟著pacer一起跑。
這一次的目標是新的BQ-3:05。依照前年的經驗,在芝加哥應該是相對容易跑
even pace或negative split的,我的策略是第一英里跑7:15/mile (4:30/km),再看看
當下的狀況檢視這次的目標是不是合理。
話是這麼說,一旦通過起跑感應點,不論是眼中還是心中,只剩下賽道、跑錶、配速貼
紙,還有盡力對自己證明所謂"tough"是怎麼一回事。但也同時是痛苦的開始,直到25英
里前,既便心率不高,也沒有撞牆期或是會抽筋的感覺,心裡就是不斷的浮現我撐不了
26.2英里的念頭。或許是因為太過專注於配速、補給,還有想辦法讓自己恢復正念,
所以整個過程,現在回想起來是很模糊的。只記得第六個膠含在口中遲遲難以下嚥,
第七個膠也只吃了一半,每次看錶,累積時間都在標準配速的上下震盪著。
最終時間是3:04:54,前半1:32:24,後半1:32:30。後半其實有略微掉速,但靠著最後兩
公里跑出當天最快的分段配速(4:16/km),「精準」的硬撐出期望的成績。
雖然以這幾年跑者進步的速度,就算跑出比新版BQ快三分鐘的成績,都不見得能真的參
加2026的波馬,更何況是區區的6秒鐘。但就像前面所說的,不管是三分鐘還是五分鐘,
就是把目標定在那邊,持續跑下去。
下一場很幸運的在連抽五年後終於抽到東京馬,目前的想法是不拼成績,好好的體驗
東京的景緻與熱情的群眾加油聲,感受輕鬆跑一場全馬是什麼樣的經驗。明年拼成績的
選擇,或許會是第四次踏上芝加哥賽道,也可能是去年考慮過的CIM。
最後分享一段我很喜歡的Emma Bates在這次賽後回顧所說的:
"I love that I have big goals, I love that I don't always hit them. It means
I continue to have something to shoot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