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孫權其實是孫武的後代,怎不以此作宣傳?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3-07-13 00:33:30
※ 引述《teyao (河間獻王翟中虛)》之銘言:
:   漢人引讖,多不言〈稽耀鈎〉、〈括地象〉,而直言讖:
:    讖書又言:「堯母慶都野出,赤龍感己,遂生堯。」(《論衡‧奇怪》)
:    讖曰:「孫咸征狄。」今以平狄將軍孫咸行大司馬事。咸以武名官,應圖讖云。
:       (《漢書‧孫咸傳》)
:    讖曰:「水者,純陰之精也。陰氣盛洋溢者,小人專制擅權,妒疾賢者,依公結
:       私,侵乘君子,小人席勝,失懷得志,故涌水為災。」(《後漢書‧五行
:       志》)
: 某讖:
:    《春秋讖》曰:「戰者,延改也。」(《白虎通‧誅伐》)
:    《論語讖》曰:「五帝立師,三王制之。傳曰:黃帝師力牧。帝顓頊師綠圖,帝
:       嚳師赤松子,帝堯師務成子,帝舜師尹壽,禹師國先生,湯師伊尹,文王
:       師呂望,武王師尚父,周公師虢叔,孔子師老聃。」(《白虎通‧辟雍》)
: 引律,不言賊律、盜律、戶律,而直言律:
:    律曰「敢盜乘輿、服御物。」謂天子所服食者也。天子至尊,不敢渫瀆言之,故
:       託之于乘輿。(《蔡中郎集‧獨斷》)
:    廷尉直以為「律曰『鬥以刃傷人,完為城旦,其賊加罪一等,與謀者同罪。』」
:       (《漢書‧薛宣朱博傳》)
:    詔曰:「律云『掠者唯得榜、笞、立』」(《後漢書‧章帝紀》)
: 漢律:
:    漢律:民不繇,貲錢二十二。(《說文解字‧貝部‧貲》)
:   圖讖漢人所重,律令斷人死生,既然這些書不直接言書名、篇名,那麼《孫子兵法》
: 多稱為兵法又何足為奇?
不然﹐律具有唯一性﹐但兵法不是。
從漢書藝文志所收錄的名單來看﹐兵法書有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四大類﹐
共63家﹐1061篇。
與《吳孫子兵法》同為兵權謀的﹐還有《韓信兵法》、《太公兵法》、
《齊孫子兵法》(即孫臏兵法)、《吳起兵法》、《范蠡兵法》、《管仲兵法》等等。
看不出《吳孫子兵法》有什麼特殊之處﹐甚至﹐需要區分“吳孫子”與“齊孫子”﹐
就証明單獨說“孫子”﹐真的不會有大家都想到是“孫武”的証據。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63家兵法書中沒有《司馬兵法》﹐
因為漢書單獨將《司馬兵法》155篇從兵家中﹐移到六藝中的禮(制度)。
(漢書藝文志書單﹐按“六藝”、“諸子九家”、“其他”的次序排列﹐
兵家跟醫卜星相同在“其他”類)
這個情況是有原因的﹐在荀悅(與荀彧同個祖父﹐比荀彧大15歲)的著作中﹐
有記載漢武帝時“置尚武之官﹐以《司馬兵法》選﹐位秩比博士。”
這兩則都可以証明﹐在漢代﹐如果要說有一種兵法書﹐
重要到能夠簡稱“兵法”而大家都知道是哪一部﹐那也應該是《司馬法》。
結果這種重要到列入六藝經典﹐重要到漢朝用來作為選取官員的考試教材的書﹐
155篇的《司馬法》﹐還是失傳了﹐現代僅剩不知真偽的殘本5篇。
同樣﹐當時跟《吳孫子兵法》同列於《漢書藝文志兵權謀》的韓信、太公、
齊孫子、范蠡、管仲等兵法﹐在《兵形勢》的《魏公子兵法》(信陵君)﹐
這些同樣有名甚至更有名的兵法(譬如﹐《史記留侯世家》﹕“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
沛公善之﹐常用其策。”這樣威的太公兵法在漢代怎麼可以不出名。XD)。
這些全部失傳。
同樣有名的《吳起兵法》48篇(《吳子》)﹐現在也僅剩一個不知真偽的6篇。
(現存的《吳起兵法》版本最早見於宋代的《武經七書》﹐宋以前未見。)
可以說﹐漢代兵書不管比孫子兵法有名還是同等﹐早就在歷史長河中全軍覆沒掉了。
就連孫子兵法原先的82篇也大多失傳﹐唯一傳下來的版本就是曹操版孫子兵法13篇。
說真的﹐我是真心認為“沒有曹操就沒有孫子兵法”的。
沒有曹操﹐很可能我們要寄希望於從哪個古墓挖出來才看得到孫子兵法。
作者: tsgd   2013-07-13 00:58:00
看來書也是要有天命的 否則再多篇也是會佚失
作者: KevinR (Kevin)   2013-07-13 03:22:00
這麼多古籍失傳, 真是可惜
作者: siliver (奶茶貓~~號:)   2013-07-13 08:08:00
這也沒辦法,古書浩瀚如海,所用的文字辭意又古,若沒有高手詳加註釋,後世的人怎看的懂 XD 更別說古書的傳世的量本來就少,倒楣點遇到兵災火災就失傳了......
作者: KiSeigi (Kuroda.K.Masamura)   2013-07-13 17:22:00
說到失傳就要淚推華陀青囊書,只剩閹雞鴨的方法(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