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olamonster (可樂怪)》之銘言:
: 因為三國時期的大將軍基本上不是只管打仗的
: 他們的實際職權類似首相或行政院長
在下認為最主要在這點,也比較像東漢的大將軍(而非西漢霍光以前的
大將軍),像司馬師、司馬昭先後以大將軍把持朝政自不用說,蔣琬、
費禕也是以大將軍地位執行空懸的丞相職權,另外魏明帝原本打算託付
朝政給曹宇並拜其為大將軍,後來改變心意轉為曹爽也仍有此一頭銜。
另一方面大將軍則象徵一種位階,其上的位階僅有相國、丞相、太傅、
大司馬、上大將軍等數種,例如像大將軍諸葛恪成為孫吳唯一的太傅,
大將軍蔣琬成為蜀漢唯一的大司馬(劉備在名義上是屬於東漢王朝下的
大司馬),衛將軍司馬昭成為曹魏帝國唯一的相國(鍾繇、華歆是東漢
帝國內的魏王國相國),至於大司馬曹仁、曹真先前均居大將軍之位。
在諸葛瑾做為孫吳大將軍的時期,位居其上的尊榮地位僅有丞相顧雍與
上大將軍陸遜兩人;諸葛瑾逝世後,空懸四年沒有人繼任大將軍,直到
赤烏九年才一次補齊了左大司馬朱然、右大司馬全琮、上大將軍呂岱與
大將軍諸葛恪,這也就象徵諸葛瑾的尊榮僅次於顧雍、陸遜,諸葛恪的
尊榮僅次於步騭(繼陸遜為丞相)、朱然、全琮、呂岱。值得提出是把
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銜都列進來考慮,做為不打仗的榮譽地位
便更明顯。
(進一步想最適任於空懸的蜀漢大將軍之位,自非關羽莫屬。)
: (孫吳的例子比較特別,丞相跟大將軍同時存在,
: 然後又有上大將軍 所以職權應該不如魏蜀兩國來的大)
: 所以你看這三人有一個共通點 「人和」
: 夏侯惇自己推薦了不少人才,曹操也拿魏絳比喻他
: 費禕在諸葛亮時期就是丞相府裡的潤滑劑
: 諸葛瑾是孫權找來專業搓湯圓的
: 基本上能做上大將軍,倒還不一定是看軍功
: 人際關係與政治手腕也往往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