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曹魏的農業弊病 & 為發展商業所應對的立場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11-30 06:35:35
這篇基本上順著asdf95大的論點,擴張一下一點想法,既然kea大問的是曹操
那麼曹丕、曹叡的農業建設其實不是沒有,這裡我就省略不提了
曹操興修水利,《魏書》裡就有〈夏侯惇傳〉的太壽陂
〈劉馥傳〉的芍陂、茹陂及七門吳塘諸堨(《太平寰字記》亦有茹陂、七們堰的記載)
手工業方面則有上黨、平陽的麻布,他的大才子兒子曹植所著之《表》:
"..夫千金尺玉至貴而不若一飧短褐者,物有所急也。欲遣人到鄴,市上黨布五十匹,
作車上小帳帷,謁者不聽。昔歐冶啟視,鉛刀易價;伯樂所眄,駑馬百倍"
雖非頂級奢華路線的貨,但肯定至少耐用之類的,否則也沒必要從上黨批來鄴賣了
其他像〈魏都賦〉提及:"錦繡襄邑,羅綺朝歌。綿纊房子,縑總清河。若此之屬,
繁富夥夠,非可單究,是以抑而未罄也"等亦為名產
民以食為天,有了復甦的農業、穩定發展的手工業做為基礎,自然而然帶動起商業
案曹丕在220年改大理為廷尉,故下面節錄之〈魏都賦〉的時間點,極可能為曹操時期:
"..設官分職,營處署居。夾之以府寺,班之以里閭。其府寺則位副三事,官踰六卿。
奉常之號,大理之名。廈屋一揆,華屏齊榮.."
即便非奢侈品也是廣為流通:"廓三市而開廛,籍平逵而九達..連軫萬貫,憑軾捶馬,
袖幕紛半,壹八方而混同,極風採之異觀,質劑平而交易,刀布貿而無算,財以工化,
賄以商通,難得之貨,此則弗容。器周用而長務,物背窳而就攻,不鬻邪而豫賈..」"
顯示鄴這個地方的商業是很興盛的,當然大都市如此,不代表偏鄉有相同的情況
商業部份暫時打住,下面會再講到,接著回歸農業主題:難道興修水利完全沒隱憂?
曹魏諸陂多遏流水所成,且專於修治的基層行政人才不足,故常發生潰決
其事證可見於《晉書傅玄傳》:"以魏初未留意於水事,先帝統百揆,分河堤為四部,
并本凡五謁者,以水功至大,與農事並興,非一人所周故也。今謁者一人之力,
行天下諸水,無時得遍。伏見河堤謁者車誼不知水勢,轉為他職,更選知水者代之。
可分為五部,使各精其方宜"
該傅玄上疏於剛篡魏的268年,"時頗有水旱之災",到晉朝如果沒有再編列更多吏、
民投入相關流程,難免會演變至雖收一時之利,卻逐漸讓百姓苦其所害
這篇一開始就講到的曹操所建諸陂,其積水所封淹之廣大土地,在地曠人稀時
自可當作尚存餘地以蓄水的心態
但隨著戶口漸增,則諸陂之封淹,只會增加耕地不足之恐慌,水利此刻反倒成了水害!
故傅玄才會接著說:"近魏初課田,不務多其頃畝,但務修其功力,故白田收至十餘斛,
水田收數十斛。自頃以來,日增田頃畝之課,而田兵益甚,功不能修理,至畝數斛已還,
或不足以償種。非與曩時異天地,橫遇災害也,其病正在於務多頃畝而功不修耳"
求重"量"不重"質"的廣種田地方式,正好最怕耕地遭淹沒
所以傅玄乾脆直接建議一勞永逸法:精耕細作,由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
藉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再來曹丕以後偏向士族的後遺症,愚見以為可視為劇化水患危害的人為因素
從晉代的杜預上疏可窺其一二,《晉書食貨志》:
"「自頃戶口日增,而坡堨歲決。良田變生蒲葦,人居沮澤之際,水陸失業,放牧絕種,
樹木立枯,皆陂之害也。陂多則土薄水淺,潦不下潤。故每有水雨,輒復橫流,
延及陸田...宜發明詔敕刺史二千石,其漢氏舊陂舊堨,及山谷私家小陂,
皆當修繕以積水,其諸魏氏以來所造立,及諸因雨決溢蒲葦馬腸陂之類,皆決瀝之..」"
畢竟人口這種數值只能當參考用,所以就不去跟吳蜀比了(年代也不盡相同)
滅蜀時的曹魏戶有66萬3千多,口有443萬2千多,考慮隱匿人口,口戶比應是不低的
基層行政人才在三國裡最少的曹魏,挪不出多餘的人處理土地問題
以致中低階層只能挑富家大族避之唯恐不及的低窪地區、或靠河比較近,容易受水害的
能安全住人的地方就那麼多,偏偏大家又都趨向住的集中,變成氾濫一來就一起受害
僅管也有〈鄧艾傳〉的反例:"正始二年,乃廣開槽渠,每東南有事,大軍興採,
泛舟而下,達於江淮,資食有儲,而無水害,艾所建也"
但其實鄧艾的無水害,也只是暫時性而已XD:"(傅)祗字子莊。父嘏,魏太常...
自魏黃初大水之後,河濟汎溢,鄧艾嘗著《濟河論》,開石門而通之,至是復浸壞。
祗乃造沈萊堰,至今兗、豫無水患,百姓為立碑頌焉"
其次是經濟效益太差,該杜預的上疏乃針對兗豫諸陂堨之危害
但其實根據《水經注》載劉靖碑文,等到晉朝時,就連河北的戾陵堨也有了水患
重點是"灌田歲二千頃。凡所封地,百餘萬畝",顯示為了享受灌溉的成果
卻引來封閉更多土地之副作用,比例未免過於懸殊
《晉書劉頌傳》:"舊修芍陂年用數萬人,豪強兼並,孤貧失業,頌使大小動力,
計功受分,百姓歌其平惠",即使整治陂堨這種工程,也有豪強搶著要壟斷
不過仍可看出其勞師動眾的程度
所以才有《晉書食貨志》裡想效法的念頭:"間者流人奔東吳,東吳今儉,皆已還反。
江西良田,曠廢未久,火耕水耨,為功差易。宜簡流人,興復農官,功勞報賞,
皆如魏氏故事。一年中與百姓,二年分稅,三年計賦稅以使之"
OK,農業講完換講商業,茲以阮籍約在255年為東平相時所寫之《東平賦》,做個連結:
"..其土田則原壤蕪荒,樹藝失時,疇畝不辟,荊棘不治。流潢餘溏,洋溢靡之。
東當三齊,西接鄒魯。長塗千里,受茲商旅...是以其唱和矜勢,背理向奸。向氣逐利,
囚畏惟愆"
不難看出曹魏中期時,東平郡因洪患以致農業不興,轉向以發展商業為主
既然上頭已描述過鄴的商業,那身為首都洛陽的商業,自然也不能馬虎囉
先來看西域諸胡對貿易的態度,如何影響曹魏在豪族、小農之間,做出的決定
前一篇講過蘇則打從曹操時代,就在涼州金城扶植小農
涼州的這個政策到了文、明2帝都還持續著,那麼到底為何文、明2帝要打壓涼州豪族?
〈崔林傳〉寫到曹丕時期西域諸國:"各遣子來朝,閒使連屬,林恐所遣或非真的,
權取疏屬賈胡,因通使命,利得印綬,而道路護送,所損滋多。勞所養之民,
資無益之事,為夷狄所笑,此曩時之所患也。乃移書敦煌喻指,
并錄前世待遇諸國豐約故事,使有恒常"
顯然西涼豪族因護送不力的巨大損耗,讓官府不得不接手,斷了豪族一條財路
時序來到曹叡時代,〈倉慈傳〉:"太和中,遷燉煌太守...大姓雄張,遂以為俗...
慈到,抑挫權右,撫恤貧羸,甚得其理...又常日西域雜胡欲來貢獻,而諸豪族多逆斷絕;
旣與貿遷,欺詐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慈皆勞之。欲詣洛者,為封過所,
欲從郡還者,官為平取,輙以府見物與共交市,使吏民護送道路..."
同樣的結果在〈徐邈傳〉便呈現的是"西域流通,荒戎入貢"
顯然西涼豪族因護送不力的巨大損耗,讓官府不得不接手,斷了豪族一條財路
於是影響所及便是諸葛亮一出祁山,天水等3郡就起來造反
(洛陽的雜胡可參見〈傅嘏傳〉:"(河南尹)兼古六鄉六遂之士。其民異方雜居,
多豪門大族,商賈胡貊,天下四方會利之所聚...河南俗黨五官掾功曹典選職,
皆授其本國人,無用異邦人者,嘏各舉其良而對用之")
除此之外,徐邈還繼續"廣開水田,募貧民佃之,家家豐足,倉庫盈溢"
證明不再給豪族剝削的黑戶,也能擺脫依附豪族時的貧困
又"支度州界軍用之餘,以市金帛犬馬,通供中國之費。以漸收斂民間私杖,藏之府庫"
表示有錢人私藏好物的情況還算嚴重,而為了繁榮洛陽的商業,順便強化在涼州的控制力
讓曹丕曹叡硬起來,打破過去豪族聯合起來,隻手遮天的市場機制
至於并州的外族,則在平定高幹之亂後,"胡狄在界,張雄跋扈,(并州)吏民亡叛,
入其部落",沒有人潮就形同沒有發展商業的意義,也難怪曹操要拿并州外族來開刀了
看過了西域、并州諸胡,那幽州大外患之一 - 鮮卑對貿易的興趣有多少?〈田豫傳〉:
"文帝初,北狄彊盛,侵擾邊塞,乃使豫持節護烏丸校尉,牽招、解儁并護鮮卑。
自高柳以東,濊貊以西,鮮卑數十部,比能、彌加、素利割地統御,各有分界;
乃共誓要,皆不得以馬與中國市。豫以戎狄為一,非中國之利,乃先搆離之.."
雖然後來有鮮卑首領偷跑,以馬跟曹魏交易,導致發生軻比能等的鮮卑內戰先例
派兵征伐卻也未完全討滅,這代表貿易的行為,不知何時仍有可能被迫中斷
加上《魏書》似乎找不到幽州的外族豪強,有類似涼、并州那般,惹曹魏中央不開心
是以呼應了在下前一篇,曹魏沒有打壓幽州豪族、以為全力拉抬幽州小農而鋪路的必要
作者: alonzo701002 (宛如飛翔)   2018-11-30 09:56:00
作者: siliver (奶茶貓~~號:)   2018-11-30 14:04:00
推~~~~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8-12-04 14:4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