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https://goo.gl/wVbJFp
原文:
屢屢挫敗…「怯志工作者」達3.9萬人 近四年高點
我國工作年齡人口去年起開始減少,使勞動力短缺風險增加,然而據主計總處最新調
查,今年我國因尋職失利而退離職場的「怯志工作者」達3.9萬人,達到近四年最高。「怯
志工作者」屬於非勞動力,顧名思義,並非沒有意願投入職場,而是屢屢挫敗後、喪失信
心,才決定退離職場。
主計總處指出,工作年齡人口會因為求學及準備升學、料理家務、高齡以及「想工作
而未找工作,且隨時可以開始工作」等原因,成為非勞動力;但若「想工作而未找工作,
且隨時可以開始工作」這群人,過去一年曾找過工作,因認為無工作機會,或本身資歷限
制無法找到合適工作機會而放棄找尋工作者,就會成為「怯志工作者」。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說明,怯志工作者被視為非勞動力中態度比較沒那
麼正面的一群人,背後除了個人因素,很可能也參雜社會問題,如產學落差、產業結構等
因素,如果產業技術不斷升級,求職者本身技術卻沒有跟上、所學不符合需求,就可能在
尋職過程屢屢碰壁,導致「怯志」的情況發生。
據主計總處最新發布的2017年人力運用調查,今年怯志工作者達3.9萬人,不只較上年
增加約七千人,更升至2014年以來高點。不過潘寧馨表示,今年怯志工作者人數雖較前幾
年略有成長,幅度並不大,趨勢上可視為「持平」,不須太過擔心。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我國去年起工作年齡人口開始下滑,為維持勞動力,政府
將透過健全公托、長照體系及改革技職與高教制度,希望提升婦女、青年、高齡者的勞動
參與率;「怯志工作者」可能因個人因素成為非勞動力,但也或許是因教育體制造成的學
用落差,產生怯志心理,這是政策必須要努力的方向。